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试卷B1012

环境影响评价试卷B1012

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D编制环境影响登记书
B 现场调查法
D 遥感法
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
5.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乙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 )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 )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
A 10、6
B 8、2
C 8、3
D 10、3
6. 取得乙级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可以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评价范围之
内,承担()的编制工作。

A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B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
C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D 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
7. 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的意见。

A 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 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
C 所在地政府
D 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8.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 工程分析
B 工程调查
C 工程预测
D 工程管理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A 规定防治措施
B 指出污染的目标
C 指出环境质量标准
D 划定污染影响的范围
10.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A 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人民政府
D 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1.某建设项目COD的排放浓度为30mg/L,排放量为18000m3/h,受纳水体COD标准为20 mg/L,地表水COD浓度为18 mg/L,流量为50 m3/s,则其ISE为()。

A 2
B 1.5
C 2.1
D 2. 5
12.下列选项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正确的是()。

A 可以替代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
C 对于建设项目,只需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即可
D 主要针对环境影响登记表
13.据污染源中心点()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高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A 2km
B 5km
C 10km
D 15km
14.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 十日
B 十五日
C 三十日
D 六十日
15.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A 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 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C 就新出现的情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 改编原有的环境影响评价
16. 对于粒径大于200微米的颗粒物,地面浓度采用()扩散计算。

A 气体高斯扩散模式
B 斜烟流扩散模式
C 弹道计算模式
D 衰减扩散模式
17.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
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4类:()、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热污染。

A.重金属
B.有机污染物
C.致病微生物
D.持久性污染物
18. ()不属于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A 遥感法
B 物理模拟
C 类比调查
D 数学模型
19. 长期气象条件指达到一定时限及观测频次要求的气象条件。

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

A 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B 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C 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D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二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20.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二、多项选择题(共24分,每题3分)
1.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方法有()。

A 物料平衡法
B 排污系数法
C 类比法
D 实测法
2.地面水环评工作等级划分中()不计入污水排放量。

A 间接冷却水
B 循环水
C 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D 热量大的冷却水
3.“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 同时立项
B 同时设计
C 同时申报
D 同时施工
E 同时投产使用 E 同时竣工
4.联合频率是指由()构成的组合频率。

A 风向
B 风速
C 混合层高度
D 大气稳定度
E 不利气象条件
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主要有()。

A 建设项目的排污量
B 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C 地表水域规模
D 地表水水质要求
6.工程分析的方法主要有()。

A 类比法
B 物料平衡计算法
C 查阅资料法
D 遥感法
7.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中,监测点的布设较为关键,一般应该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A 拟建项目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流经途径的下游方向
B 可能影响附近地下水水质的关心地点
C敏感地区及对照点
D 拟建工厂厂区
8.采用等标污染负荷进行污染源评价时()。

A 毒性大、在环境中易于积累的污染物就是主要污染物
B 主要污染物的确定要依据区域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值而定
C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要依据区域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值而定
D 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为主要污染源
三、简述题(共10分,每题5分)
1. 简述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

2. 简述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四、计算题(共10分)
向一条河流稳定排放污水,拟建项目污水排放量Qp=0.5m3/s,BOD5浓度为52mg/L,河流流量Qh=6.5m3/s,河水平均流速v=0.4m/s,现状监测结果:BOD5本底浓度为0.4mg/L,下游2km处BOD5浓度为0.3mg/L,下游10km处BOD5浓度为0.4mg/L。

假定下游3km处有小镇排放生活污水Qp=7m3/s,BOD5浓度为50mg/L,试预测项目建成后排放点下游2km、10km处的BOD5浓度。

并结合现状和三类水体要求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

五、论述题(16分)
结合我国现状,论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