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分析

二、试题分析
1、学校整体成绩的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共有六个教学班。参考人数252人,参考率100%,校均分42.18分,优秀率45.273%,及格率95.77%。从全市成绩相对比来看,这次我校的历史考试成绩尚可,下面我以所带班级的成绩为样本,对这份试卷做了一些分析。
2、个别选择题由于注重情境设置,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选项的设置上增加了难度,因而错误率较高。失分率较高的有第1题、第4题、第7题、第11题、第13小题。
4、书写不规范
后续跟进学生辅导案例
(就上述分析反映的问题,包括普遍性或个别典型问题,就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供措施或策略)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紧扣课标,夯实基础。
中考历史试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很多,但重点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而且是主干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阅读感知,探讨分析,学会记忆,对《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线索、阶段特征等熟记于心。
试卷分析及跟进辅导方案参考表单
基本信息
学 科
历史
年 级
九年级
教 师
浦慧慧
单 位
启东市东安中学
课 题
中考模拟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学生答卷总体或局部答题情况的数据统计或典型例子,对存在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一、试题总体评价结论:
(一)试题题型及分值比例
题型
分值(分)
所占例(%)
选择题
30
40
非选
择题
简答题
8
2、构建体系,关注整体。
知识教学要从整体走向部分,尽量避免将学习内容肢解的支离破碎,要梳理整合教材内容,将其问题化、系统化,层次化、图示化,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体系。
11
材料分析题
10
13
分析说明题
12
16
探究题
15
20
1、试题的题型与我市往年中考试题题型设置基本一致,且与今年的中考说明吻合。选择题部分:采用了陈述式选择题、材料式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等。非选择题部分:采用的题型有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和探究题等。
2、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数量以及分值也与我省往年中考试题一致。
选择题解题的策略:
1、熟记历史知识,灵活运用。
全面、扎实、系统
2、做题小心谨慎,不盲目求快。
审题时应注意:
首先看时间和地点的限定,特别是时间的限定。
二要看条件范畴,原因或结果、主观或客观、政治或经济等。
三要注意关键字眼。
3、材料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遗忘现象严重
2、历史概念混淆不清
3、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3、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例题,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做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还要加强历史学科
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学习识记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结合教材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包括历史地图、表格、图表、路线图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计活动,训练思维,提高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综合应用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