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易错题难题训练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
【答案】(3n+1)
【解析】【解答】解:①为4个★,②为7个★,③ 为10个★,④为13个★,
通过观察,可得第n个图形为(3n+1)个★.
故答案为:(3n+1)
【分析】观察图形,先写出①②③④的★的个数,通过找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的★个数。
3.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售出件数763545
售价(元)+2+2+10﹣1﹣2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4.股民老黄上星期五买进某股票1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注:用正数记股价比前一日上升数,用负数记股价比前一日下降数)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涨跌+2.4﹣0.8﹣2.9+0.5+2.1
(1)星期四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2)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多少元?最低价每股多少元?
(3)根据交易规则,老黄买进股票时需付0.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0.15%的手续费和0.1%的交易税,如果老黄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答案】(1)解:
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涨跌+2.4﹣0.8﹣2.9+0.5+2.1
实际股价37.436.633.734.236.3
星期四收盘时,每股是34.2元
(2)解: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37.4元,最低价每股33.7元
(3)解:买入总金额=1000×35=35000元;买入手续费=35000×0.15%=52.5元;
卖出总金额=1000×36.3=36300元;卖出手续费=36300×0.15%=54.45元;
卖出交易税=36300×0.1%=36.3元;
收益=36300﹣(35000+52.5+54.45+36.3)=1156.75元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列式计算,就可求出星期四收盘时每股的价格。
(2)根据表中的数据,先求出每天收盘时的每股的价格,从而就可得出本周内最高价股价和最低股价。
(3)根据题意分别求出买入总金额、买入手续费、卖出总金额、卖出手续费、卖出交易税,再求出收益,就可得出答案。
5.如果,那么我们规定 .例如:因为,所以 .
(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若记,, .求证: .
【答案】(1)3;0;-2
(2)解:依题意则
∵
∴
【解析】【解答】解:(1)(3,27)=3,(4,1)=0,(2,0.25)=-2,
故答案为:3;0;-2【分析】根据新定义的算法计算出根指数即可;由新定义的算法,得到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证明出结论.
6.服装厂买来一批布料,如果全部用来做上衣,刚好可以做60件。
如果全部用来做裤子,刚好可以做90条。
现要用这批布料来做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组成的套装,可以做多少套?
【答案】解:1÷(+)
=1÷
=36(套)
答:可以做36套。
【解析】【分析】把这批布料看作单位“1”,然后用分数表示出做一件上衣用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表示出做一条裤子用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用1除以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用几分之几即可求出共做的套数。
7.、、三瓶盐水的浓度分别为、、,它们混合后得到克浓度为的盐水.如果瓶盐水比瓶盐水多克,那么瓶盐水有多少克?
【答案】解:设C瓶盐水有x克,则B瓶盐水为(x+30)克,A瓶盐水为100-(x+x+30)=70-2x克。
(70-2x)×20%+(x+30)×18%+16%x=100×18.8%
14-0.4x+0.18x+5.4+0.16x=18.8
0.06x=19.4-18.8
x=0.6÷0.06
x=10
70-2×10=50(克)
答:A瓶盐水有50克。
【解析】【分析】设C瓶盐水有x克,则B瓶盐水为(x+30)克,A瓶盐水为100-(x+x+30)=70-2x克。
等量关系:A瓶中盐的重量+B瓶中盐的重量+C瓶中盐的重量=混合后盐的总重量。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A瓶盐水的重量。
8.有甲、乙、丙三个容器,容量为毫升.甲容器有浓度为的盐水毫升;乙容器中有清水毫升;丙容器中有浓度为的盐水毫升.先把甲、丙两容器中的盐水各一半倒入乙容器搅匀后,再把乙容器中的盐水毫升倒入甲容器,毫升倒入丙容器.这时甲、乙、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各是多少?
【答案】解:列表如下:
甲乙
浓度溶液浓度溶液开始
第一次
第二次
丙
浓度溶液
开始
第一次
第二次
答:这时甲容器盐水浓度是27.5%,乙容器中浓度为15%,丙容器中浓度为17.5%。
【解析】【分析】在做有关浓度的应用题时,为了弄清楚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的变化,尤其是变化多次的,常用列表的方法,使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浓度=盐的质量÷盐水质量×100%,盐的质量=盐水质量×浓度。
9.蓄水池有一条进水管和一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进水管需小时;排光一池水,单开排水管需小时.现在池内有半池水,如果按进水,排水,进水,排水……的顺序轮流各开小时.问:多长时间后水池的水刚好排完?(精确到分钟)
【答案】解:小时排水比1小时进水多,
各开3小时后还有的水量:,
再开1小时进水管后的水量:,
拍完这些水需要:(小时)=54(分),
共需要:3×2+1+=(小时)=7小时54分。
答:7小时54分后水池的水刚好排完。
【解析】【分析】进水管每小时进水量为,排水管每小时排水量为,这样就可以计算出1小时排水比进水多的分率。
假设两个水管各开了3小时(实际共6小时),用1小时排水比进水多的分率乘3求出排水量,用原有水量减去排水量即可求出剩下的水量。
此时
该开进水管了,每小时进水后实际还有剩下的水量加上。
然后开排水管,用此时的水量除以每小时的排水量即可求出剩下的水需要的时间。
然后把总时间相加即可求出刚好排完的时间。
10.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小时,单开丙管需要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小时,单开丁管需要小时,
现在池内有的水,若按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的顺序轮流打开小时,问多少时间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答案】解:甲乙丙丁顺序循环各开1小时可进水:,
循环5次后还空的水量:,
这项水量要甲注需要:(小时),
溢出的时间:4×5+(小时)。
答:小时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解析】【分析】四根水管交替循环开关,每个循环的进水量是,每个循环4个水管
各开1小时,共开4小时。
开5个循环后水池的水距离溢出还需要的水量,这部分水量该甲来灌水,用这部分水量除以甲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注满这部分需要的时间,然后再加上5个循环需要的时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