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心理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心理

第六章领导心理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意识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环境和时代背景下,科学有效地管理好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各级组织,自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对居于组织决策层的领导者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在领导活动过程中,领导者的行为始终要受到其心理的影响、制约和支配。

本章探讨的就是有关领导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领导个性心理一、领导者的气质(一)气质及其基本类型1、气质。

气质俗称脾气、性情,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特征;亦即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进程中,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关于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习惯性等方面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的气质主要有先天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三个特点。

2、基本类型。

按照心理学的传统,人的典型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1)胆汁质。

胆汁质是以强而不平衡的神经活动类型为基础的气质类型。

其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但持久性较弱,在动作和言语上也比较猛烈和迅速。

这种类型的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性情急躁,但积极热情。

(2)多血质。

多血质是以强而平衡灵活的神经活动类型为基础的气质类型。

其特点是热情亲切,情感发生迅速,动作上迅速敏捷,对一切现象都容易产生情绪反映,但变化较快。

(3)粘液质。

粘液质是以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神经活动类型为基础的气质类型。

其特点是性格内向,缺少主动性,伤感,动作发生得比较缓慢,情绪不外露,自制力强。

(4)抑郁质。

抑郁质是以弱的神经活动类型为基础的气质类型。

其特点是情感深刻稳定而不外露,不易老化?,敏感性很高,主动性、平衡性较差,极不活泼,多愁善感,常常表现得孤僻、胆怯和刻板。

以上四种气质类型在各种职业的人中都能找到,但是,单纯属于这四种中的一种典型气质的人是很少的,常常是两种或多种气质并存于一个人身上。

(二)领导气质的修养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对领导者来说,都各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

领导者工作成就的取得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作为气质本身不能决定领导者的活动价值。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在于是哪种气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发挥了气质的哪些方面。

胆汁质的人既可以成为热情、主动、积极向上的领导者,也可能成为急躁、冲动、感情用事的组织带头人。

而同是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人表现上同样也会大不相同。

有许多领导者实际上是各种气质的综合型,如果他综合的是各种气质的积极方面,就会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最优秀的心理品质;反之,如果他综合的是各种气质的消极方面,那必然会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最糟糕的心理品质。

因而,一个领导者要想让自己的气质给领导活动以好的影响,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以便能充分发扬自己气质的长处,扬长避短。

领导者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气质修养:一方面,领导者必须知道自己的气质类型,清楚该气质类型的优缺点,注重自己在实际领导工作中的气质表现,注意自身气质长处的发挥;另一方面,领导者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进行气质修养。

比如,胆汁质的领导者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冲动,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多血质的领导者要注意培养自己严谨、踏实、稳重、精益求精的作风;粘液质的领导者要着重培养自己反应迅速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抑郁质的领导者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耐受力,使自己经常保持开朗和乐观。

总之,领导者的气质修养就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气质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领导者的性格(一)性格的含义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诚实、虚伪、勇敢、懦弱、谦虚、骄傲等都被认为是性格特征,性格就是一个人的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①。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客观世界总要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久而久之,这些影响就会使人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这就是性格。

人的性格是其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受特定思想、环境、文化、意识、宗教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

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生活道路各不相同,因此就显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在一个人的先天生理特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具有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二)领导者应具备的四种性格品质1、宽容大度。

宽容大度是指胸襟宽广、气量宏大,不斤斤计较的性格品质。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非原则问题上能够让步。

第二,摈弃前嫌,能与和自己有矛盾的人较好地合作共事。

第三,在对待下属和他人的态度上,善于进行换位思考。

第四,在对待能力强于自己的人的态度上,能够做到不嫉妒,举贤荐能。

2、谦虚谨慎。

谦虚就是谦恭、虚心、不自我满足;谨慎就是严以律己、慎重行事。

领导者谦虚谨慎的性格品质主要表现在: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尤其尊重自己的下属;有自知之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不骄傲,敢于承认错误和面对失败。

3、诚实正直。

诚实正直是指诚实守信,公正坦荡,实事求是的性格品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无论何时何地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讲真话,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另一方面,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客观地认识和对待自己,如实地反映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成绩,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

4、自信。

自信是说充分相信自己,深信自己有能力和水平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具体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坚信自身的力量,对自己能够带领整个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其次,充分相信自己所领导组织的群体力量。

(三)领导者性格品质的调节与培养领导者自身是一个高度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才能起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者是在其所从事的领导活动中不断地塑造着自己的性格。

因此,领导者自身需要有一种“性格自我锻炼”的独特动机,以此来发现自己性格的优缺点,拟订自我调节计划,有意识地调节与锻炼自己的性格。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性格缺陷,时常提醒自己、检查自己,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有针对性地塑造和培养。

同时,领导者还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性格修养的老师,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性格榜样。

比如,领导者本人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研读历史小说和观看电影等多种形式从杰出的领导人物、英雄豪杰和商业名家身上找寻难能可贵的性格品质,也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以及和具有良好性格品质的人交朋友等方式在周围的同志和朋友中找到自己性格修养的楷模。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将会大大加速领导者自身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

三、领导者的能力(一)能力的含义和类型1、能力。

能力就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上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关系到能否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领导者的能力一般是指领导者个体完成领导活动的本领。

能力总是和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表现出来,活动的速度和完成的质量是能力的两种标志。

2、能力的基本类型(1)智力。

又称为智能或智慧。

就是指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中心。

它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基本能力。

诸如观察、判断、逻辑、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人最基本的、最一般的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需具备的能力。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就是指适合各种专门职业和特定岗位需要的特殊能力,如驾驶能力、射击能力、侦察能力、绘画能力和诊断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在特殊领域发生作用的能力。

(3)创新能力。

又称为创造力。

就是指适合创新活动要求的智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善于解决各个领域中的新问题。

(二)领导者能力的培养领导者的能力是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不断提高的。

领导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能力,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

因此,一方面,各级组织部门和各级领导者在提拔一个新领导后要大胆放手,让其尽快地适应新的领导工作;另一方面,被提拔的领导者自己也要打消顾虑,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尝试解决和处理各种新的疑难问题。

领导者要想在活动中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还必须注意自我开发,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向超过自己能力的新目标挑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要求,扩大提高能力的范围。

从事新的工作是培养、提高领导者能力的最佳办法,这将使领导者的能力迅速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领导者的意志(一)意志及其基本特征1、意志。

意志就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种种困难而最终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通过意志行为表现出来,反过来,意志行为又受意志的支配和调节。

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的目的,根据自己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和分析,排除一切干扰,克服一切困难,扫清一切障碍,对客观存在进行改造的活动称为意志活动。

一个人在其意志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意志特点,就是这个人的意志品质。

2、意志的基本特征(1)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经常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符合已确定的目的。

领导者高度的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能够确定明确的目标;其次,能独立支配自己的行动,不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奋勇向前;再次,能吸取他人正确的意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动,努力使自己的行动和确定的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2)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而非优柔寡断。

领导者的果断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善于把握时机,及时做出决定,并立即采取行动;其二,危难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应急的决定;其三,当情况、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或发现决策错误时,能够立即改变已做出的决定,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

(3)顽强性。

顽强性是指一个人为了完成预期的目标,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毫不退缩,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毅力。

所谓毅力就是一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持久性和耐久力。

在困难面前,只有意志顽强的人才能坚忍不拔,不屈不挠。

领导者只有具有坚韧的毅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事业上才会取得成功。

(4)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一个人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领导者的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危难时刻和紧要关头,能沉着冷静,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第二,面对他人的善意批评,能虚心接受,而在那些别有用心的阿谀奉承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三,在利益和荣誉面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做到不为之所动。

(二)领导者意志品质的培养领导者要想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正确认识意志品质自我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领导者必须一切从事业和工作出发,要真正清醒地认识到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是自己事业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