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言1称为“生产可能线”或生产可能性边界。

2利用。

3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从局部、个别的经济体制就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来研究经济学)。

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⑥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4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与经济增长理论;④开放经济理论;⑤宏观经济政策。

5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6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1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3方倾斜,用图形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4①商品本身价格;②其他商品的价格;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政策;④消费者嗜好;⑤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⑥政府的消费政策;⑦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的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6、【TK】在图像上,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化则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7、【XZ】户计划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变动。

例如,鸡蛋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增多,这就是需求量增加;但如果是,居民收入增加,购买鸡蛋增多,就是需求增加了。

8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

9的变动;⑤生产要素的价格;⑥政府的政策;⑦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即供给量随着商品的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11变动。

调节经济。

13③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

14动可以调节供给;④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15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导致产品积压。

16最高价格。

导致供给不足。

第三章弹性理论1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3Ed=0(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例如胰岛素,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②需求有无限弹性,Ed→∞(价格为既定时。

需求量是无限的)例如,银行对黄金的需求无限大,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③单位需求弹性,Ed=1(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例如,报纸,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线;常见的:④需求缺乏弹性,1>Ed>0(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例如,生活必需品盐,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⑤需求富有弹性,Ed>1(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例如,奢侈品,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4①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②商品的可替代性;③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④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⑤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5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6p70-717、需求的交叉弹性: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索引的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XZ】交叉弹性——负值——互补商品——弹性绝对值越大——互补关系越密切;交叉弹性——正值——替代商品——弹性绝对值越大——替代关系越强;交叉弹性——零——没有关系。

8动的反应程度。

9、【JDp76-77“薄利多销”告诉我们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与企业总收益反方向变化,商品价格下降,企业总收益增加。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企业总收益,所以,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谷贱伤农”告诉我们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与企业总收益同方向变化,商品价格下降,企业总收益减少。

“谷贱伤农”意思是说,粮食丰收了,由于粮价下跌。

农民的收入减少了。

其原因在于粮食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

由于粮食丰收使粮食供给量增加,造成粮价下跌,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并不会使农民的收入同比例增加,从而农民的总收益减少,农民反而受损失。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234加的消费单位中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6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①是一条向右下放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②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但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③无差异曲凸向原点。

斜率递减;④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8一种商品的消费之比。

[递减]9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10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特别要受广告宣传的影响;③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它会给社会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利益,真正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③正确认识社会消费风气的影响,防止超前消费;④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采用多学科研究。

12费;④对提供某些劳务的人的素质进行必须的限制;⑤在价格管制政策中分析的限制价格政策,也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保护;⑥建立“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第五章生产理论1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带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他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3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一种变化的合理区间在哪。

P128-1294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5、【【JD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④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⑤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6【78[]9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③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④等产量线是一条凸10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11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及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1p149 图片是重点。

【理解】23边际成本MC。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1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③资源完全自由流动;④市场信息是通畅的;⑤市场上个别厂商仅仅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⑥没有非价格竞争。

足或过剩,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②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这说明通过完全竞争与资源的自由流动,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③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也是最低的,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从以上看来,完全竞争市场是最理想的。

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③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科技创新;④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引起垄断。

4完全垄断;③某些产品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即可满足全部要求;④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资源或者矿藏;⑤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

5者为了能购进每一单位产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

②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的价格。

③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者实行不同的价格。

6费;②社会福利的损失;③垄断者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超额利润加剧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也阻碍了技术进步。

以追求垄断利润为目的,会给社会带来好处;②对于完全垄断下的技术进步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意见认为,垄断厂商具有更雄厚的资金与人力,从而能有有力的促进技术进步。

78p188①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不同,完全竞争下——三条线合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垄断竞争——需求曲线与完全收益曲线重合,但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则为平均收益曲线下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线;②长期平均成本不同,完全竞争下——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垄断竞争下——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是最低点[存在浪费];③价格不同,完全竞争下的价格<垄断竞争的价格;④产量不同,完全竞争下的产量>垄断竞争的产量9本特别是广告成本增加;③总体上是利大于弊,而且在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

第八章分配理论1要素的需求;②是一种联合的需求,相互之间是互补的,也是可以替代的。

2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②生产技术状况;③生产要素的价格。

3、【TK是由于劳动者对收入和闲暇的偏好的变化造成的。

4、【JD利息是资本的报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少消费,多储蓄,从而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②利息的存在可以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③当一个经济社会出现通货膨胀时,提高利息率可以压抑对可贷资金的需求,达到抑制通货膨胀。

5、【XZ6、【JD更好的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②又创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这种创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③有风险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从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事业;④追求利润的目的是企业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生产,努力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在整体上符合社会的利益;⑤整个社会以利润来引导投资,是投资与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的需求。

7、【TK】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1场价值的总和。

2GDP=C+I+G+(X-M)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总和。

3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p254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C—消费,Y—收入,C=f(Y)。

2p254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S—储蓄,Y—收入,S=f(Y)。

3、【TK向越高,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4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p2605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p2626、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呈反方向变动。

p2657、总供给曲线:表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三段情况:p267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