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第一节音乐课的设计
音乐这门学科作为一个素质教育学科是没有硬性的考核要求和标准的,各个学校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习不同学校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也大相径庭,因此进入到高中阶段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一下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便于更好的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
但是如果音乐的第一节课就是是死板的试卷测试学生会非常的排斥,这就需要老师用心的思考和设计,尽可能的做到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能保证轻松愉快地课堂气氛,为此,我冥思苦想了许久,最后我是这样设计的。
上课铃响起,师生互相问好,教师花点心思进行一番自我介绍,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情况,最后总结:“小学阶段注重的是音乐基本技能的培养,到了初中阶段除了加强音乐的基本技能外开始加入了欣赏,而到了高中阶段随着你们心理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丰富,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对你们欣赏能力的培养。
”
接下来要求同学们拿出课本,大声的读出课本封面上的四个大字:音乐鉴赏!师:很好!那么,怎样才算是鉴赏?师发问:“同学们有看过《鉴宝》栏目的吗?”同学异口同声回答:有!找一个学生讲讲这个节目的内容。
师给予肯定并延伸道:“没错,鉴宝就是专家鉴定一件文物的真假及其价值,那音乐鉴赏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耳朵听到音乐并不是真正的鉴赏,充其量也就是听音乐,音乐也需要我们鉴别
鉴定,虽然我们不是专家,可是我们可以不断的努力,朝着专家的目标前进,大量的欣赏乐曲,慢慢学会做一个音乐的鉴赏者。
今天,我们先不进行鉴赏,我们要先做好准备工作,这节课我们就先来预预热吧!”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个节目现场的情境,让学生感觉是在参加知识性的节目现场而不是在课堂上,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
老师首先宣布这节课的上课模式:音乐类现场节目。
听到这个名词学生会充满好奇和期待,这时教师即刻进入状态,说道:“欢迎大家来到《我和音乐有个约会》节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刘丽,今天来到现场参加节目的是我们高一(×)班的全体同学,欢迎大家来到本期节目中,大家掌声欢迎一下自己!节目开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音乐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说喜欢,这时老师追问:“既然喜欢想不想跟音乐来场约会呢?”学生当然回答“想”,主持人接着说:“如果是这样,那么今天你们就来对了,今天的这期节目叫《我和音乐有个约会》,今天就让我们相约音乐,携手音乐,来一场浪漫的约会吧!
首先进入到节目的第一个环节:畅谈音乐——音乐之于你我。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畅谈音乐,学生看到这个环节都会有些茫然,因为题目太大,有些无从下口,为了能让学生能更好地更容易的谈音乐,教师为学生提供几个具体的关于音乐的主题,比如:《让我难忘的音乐记忆》、《我所喜爱的音乐款型》、《我的学琴之路》、《我最崇拜的音乐家》、《我的音乐梦想》、《我与音乐》,学生可以挑选一个最有话说的
题目进行自由畅谈,学生可能会有些紧张羞涩,老师要充分的进行鼓励,最后对所有畅谈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赞扬。
第二环节:音乐知识考一考
这个环节准确的说就是一个考核环节,由于学生一开始就被带入了现场节目的情境中,自然就淡化了考核的紧张和生硬,在问答时再适当加入一些游戏方式的抢答和奖惩,还能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我把它分成了音乐名家问答、音乐名曲欣赏、乐器音色听辨、识谱能力检测四个部分,通过这个音乐知识的问答测试,回顾以前学过的音乐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并掌握学生们之前的音乐学习情况,便于以后更好地开展高中的课程。
第一部分:音乐名家知多少
通过一些名家的问答题测试一下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音乐家们的了解,在设计题目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倾向,所以除了一些国内外的古典作曲家之外同时也加入了一些流行音乐家。
具体题目有:西方音乐之父——巴赫、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世界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中国流行音乐的开创者——黎锦晖、20世纪亚洲歌坛最璀璨的星光——邓丽君、中国大陆流行乐坛不倒翁——刘欢,让学生先思考可以互相讨论,然后分组进行抢答,回答对多的一组获胜,获胜的一组由教师现场送一个小礼物(教师亲手折叠的千纸鹤)。
第二部分:音乐名曲听一听
这个环节重在掌握学生对名曲的熟悉程度,教师挑选了几首学生在小
学初中阶段课本上学过的古典和民族乐曲,让学生听完后能唱出其主旋律,说出乐曲的曲名及作者。
第三部分:乐器音色辨一辨
这个环节我挑选一些代表性的西洋的和民族的乐器的小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听后说出是什么乐器,我在挑选时除了选择了西洋的小提琴、长笛、钢琴以及民族的二胡、古筝、琵琶等几件常见的乐器外同时也加入了两件特色乐器排箫和埙,适当的增加了一些难度,听辨后将民族管弦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成员图出示给学生复习复习。
第四部分:音乐曲谱唱一唱
这个环节我专门挑选了当下最流行的通俗歌曲《小苹果》的高潮部分,课件出示小苹果的简谱,学生并不能一下子就判断出是小苹果的曲谱,而是通过视唱谱子一句一句的唱下来,一点一点的熟练,才会慢慢发现是歌曲《小苹果》,这个时候他们会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开心。
第三个环节:分享音乐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的设计是让学生放开的唱起来,鼓励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会唱的,或者自己写的歌曲唱一唱跟大家分享,最后教师也把改编后的《小城故事》送给学生,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