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他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重点)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
【课堂内容】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自然界中的生物,有些也是不易被观察到或者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人们通常将它们分为、、。
【对应训练】
1、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学会了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智能机器人 B.变形金刚
C.溶洞中不断生长的石笋
D.石头上的青苔
2、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等生物归为一类。
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每个特征下面的内容,把课本上的图片及图片下的文字学以致用并思考然后回答下列内容:
1、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说明了什么?
2、判断对错:绿色植物不需要营养。
()
3、人时时刻刻都要喘气,不论睡觉时,还是运动时;不论白天还是黑夜。
天热时或者运动比较剧烈时,人还经常出汗,知道这都是什么原因吗?
4、鲸鱼有时在水面上产生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鱼在干什么?
5、你见过含有草吗?它为什么叫“含羞”草?
6、假如现在有人喊:“地震了,地震了……”,说一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什么反应?
7、体育课上,同学们对老师的哨声有什么反应?
8、人能由小孩变成一个大人,小树也能变成一棵参天大树,这都是什么现象?
9、母鸡能够产卵,给它一个适宜的条件,小鸡能从鸡蛋里面破
壳而出,这都说明了什么?
10、民歌中唱到:“种了一粒籽,发了一颗芽。
”这些现象都说明
了什么?
11、青蛙能在水中产卵,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变成青蛙,青蛙长
大后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青蛙的那一生命现象?
12、天冷了,好多人都得了感冒,你知道感冒是什么引起的吗?
13、引起感冒的东西是生物吗?它的特征又是如何的?
14、判断题: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二)总结规律
1、生物具有现象;
2、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3、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
4、后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有的现象;
5、生物具有,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6、生物能够对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
7、除外,大多数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等等。
生物所表现出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
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对应训练】
1、下列哪一项是人体最基本的特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A.生长发育 B.遗传与变异
C.呼吸 D.新陈代谢
2、下列能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玉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树上结出果实
C.小狗排尿
D.兔子见到老虎撒腿就跑
3、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却是生物,这是因为病毒()A.由有机物组成 B.没有细胞结构 C.能使其他生物生病D.能繁殖后代
4、仔细分析下列各项,聪明的你一定能知道属于生物的是()
①色彩鲜艳的金鱼②商店里五颜六色的珊瑚石③海洋里生活的五颜六色的贝类
④银白的雪花⑤花草树木⑥飞鸟走兽.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
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里,会长出蓬松的装饰羽,显得极为漂亮。
这是一种什么生命活动?()
A.打扮自己,愉悦心情
B.生长需要
C.获得营养物质的需要
D.生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