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3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3

大学语文(本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全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寡人之于国也》的线索是()
A. 民不加多
B.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C. 王无罪岁
D.寡人之于国尽心也
2. 《谏逐客书》反复采用的论证方法。

A. 例证
B. 正反对比
C. 归纳
D. 演绎
3.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反面论点“侵官、生事、争利、拒谏、致怨”
所运用的反驳方法是()
A. 归纳法
B. 反驳论据
C. 以新法的实绩逐条进行反驳
D. 反驳论证
4.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
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
争、阶级斗争和科学试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诘问
B. 设问
C. 反问
D. 疑问
5. 冰心的《往事》中,“我”的弟弟是这样描绘大海的:“她住在灯塔的岛上,
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待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此段抒情方式属于()
A. 直接抒情
B. 寓情于事
C. 寓情于理
D. 借景抒情
6. 下面不属于《氓》中的诗句是()
A. 将子无怒
B. 二三其德
C. 信誓旦旦
D. 周公吐哺
7.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名句:“春风又江南岸”。

()
A. 到
B. 绿
C. 人
D. 满
8. 《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格调为()
A. 委婉储蓄
B. 激昂慷慨
C. 缠绵悱恻
D. 低沉幽怨
9. 下面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澣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10. 《杜陵叟》的人称转换是()
A. 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三人称
B. 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
C. 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
D. 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二人称
11. 《炉中煤》分四节,每节起始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这种修辞手法属
于()
A. 反复
B. 重复
C. 象征
D.比喻
12. 在《一句话》中,“一句话”隐喻()
A. 民众革命
B. 火种
C. 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
D. 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
13.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A.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 转不动,许多愁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4.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
A. 套数
B. 诸宫调
C. 小令
D. 连套
15.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性格特征是()
A. 敢于反抗,大旦追求
B. 软弱怕事
D. 刚烈如火 D. 趋火附势
16. 《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点晴之笔是()
A. 二人互比
B. 石崇击碎珊瑚树
C. 石崇示已之珊瑚树
D. 王恺以珊瑚树示石崇
17. 《米龙老爹》的社会背景是()
A. 南北战争
B. 英法战争
C. 普法战争
D. 日俄战争
18. 李清照的词集为()
A. 《李清照词集》
B. 《漱玉集》
C. 《漱玉词》
D. 《乐章集》
19. 下面“所”字词组不作定语的是()
A.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B.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C. 视驼所种树
D. 守前所为而已
20. 《红楼梦》以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

()
A. 贾宝玉、林黛玉
B. 贾宝玉、史湘云
C. 贾宝玉、薛宝钗
D. 柳湘莲、尤三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
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 散曲的特点是()
A. 通首用韵,句句押韵,不能换韵,平上去三声通韵
B. 同一曲词中,可以用“衬”字来增添字句
C. 以铺叙为主
D. 有时可以以对话形式出现
E. 善于即景抒情
22. 下列论说文主要以对话方式展开论述的是()
A. 《季氏将伐颛臾》
B. 《赵威后问齐使》
C. 《寡人之于国也》
D. 《秋水》
23. 下列属于人物传记的有()
A. 《李将军列传》
B. 《张中丞传后叙》
C. 《种树郭橐驼传》
D. 《马伶伟》
E. 《报刘一丈书》
24. 《诗经》中最常用的手法是()
A. 赋
B. 比
C. 兴
D. 风
E. 雅
25. 下列属于契诃夫的戏剧名作有()
A. 《三姊妹》
B. 《万卡》
C. 《草原》
D. 《樱桃园》
E. 《茶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 求!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
27. 函梁君臣之首。

函:
28.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29.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甲兵:
30. 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就:
31.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水,皆争迎取养。

业种树:
32.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问:
3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
34. 十家租说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蠲:
35.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体
苒苒: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话:
选择之外,第二件要事就是安排,就是摆阵势。

兵家有所谓“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论戏剧结构说它要完整,于是替“完整”一词下了一个貌似平凡而实精深的定义:“我所谓完整是指一件事物有头,有中段,有尾。

头无须有任何事物在前面笼盖着,后面却必须有事物承接着。

中段是前面即有事物笼盖着,后面又有事物承接着。

尾须有
事物在前面笼盖着,却不须有事物在后面承接着。

”这与“常山蛇阵”的定义其实是一样的。

用近代语言来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

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鞭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

一个好的阵形应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布局也应如此。

一段话如果丢去仍于全文无害,那段话就是赘疣;一段话如果搬动位置仍于全文无害,那篇文章的布置就欠斟酌。

布局愈松懈,文章的活力就愈薄弱。

A.本段在论述过程中所使用的论据有何特点?
B. 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37.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
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请回答:
A. 此段话主要描写了哪几个细节?
B. 请根据本段总结南霁云的性格特征。

38. 阅读屠格涅夫《门槛》中的最后三句:
姑娘跨进了门槛——一幅厚的门帘放下来掩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的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

请回答:
A. “姑娘跨进了门槛”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B. “傻瓜”和“圣人”各象征什么?
39. 阅读《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差,去后何迟?
请问答:
A. 指出本段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的特点。

B. 该特点的作用是什么?
40. 阅读王维《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继续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