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知识

医院感染知识

目录:1.医院感染管理体系2.相关概念3.手卫生制度4.职业防护与暴露5.多重耐药菌管理6.医疗废物7.重点部位感染控制措施(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选择)(2)相关概念❖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指在医院内获得并发生的一切感染。

具体来说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是在入院以后引起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获得而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名解)❖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与控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检查检验结果等,发现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经治医师在24小时内通过院感监测软件(蓝蜻蜓)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应对上报病例进行审核,并与临床医师、护士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上报:点击感染病例监测,单击感染病例上报,1、职工登陆。

2、切换科室。

3、修改密码。

4、在院病人院感上报。

5、查询上报的历史记录。

6、某时间段内科室病人查询。

PS1:没有诊断的,选择患者当前疾病诊断2:新增感染诊断3:确定患者发病日期、感染科室、诊断日期(均为点击选择),如若是手术感染,请选择对应的手术名称4:新增易感因素5:勾选引起患者获得感染的致病菌确认无误,点击上报,上报完毕!(3)医院感染暴发的管理(名解or选择)❖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医院1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科室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4)手卫生制度降低25-30%的医院感染: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七字口诀:①掌心相对揉搓②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③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④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⑤拇指在掌中揉搓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⑦揉搓手腕手卫生时间:最重要的:保证搓手的时间不少于15秒(5)职业暴露预防空气,飞沫,接触:基于传播的预防(对特殊病人)标准预防(所有病人)❖什么是标准预防?(名解or大题)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可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防护特点: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隔离措施: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大题)❖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必要时包扎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至少5-10min)用0.5%安尔碘或75%酒精消毒伤口❖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皮肤黏膜暴露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不要使用眼药水!(6)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获得性耐药的细菌。

我院目标性监控的5种MDRO(选择or填空)➢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判断标准:对苯唑西林耐药或头孢西丁诱导实验阳性➢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耐药➢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判断标准:对万古霉素耐药➢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耐药➢MDR/XDRPA: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判断标准: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2016第1季度我院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319株(排除同一患者7日内重复分离的菌株),排名前5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措施(大题):电话通知要及时,接触隔离严落实,一人一用及时消,二前三后和手套,液体喷溅防护好,诊疗操作排最末,污物密闭放置好,转科转院有交接,合理应用抗菌药,二次阴性方解除(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名解)定义: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填空or选择)感染性废物:被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分清)废弃标本、培养基、血液、血清隔离病人生活垃圾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手术刀、备皮刀载玻片、玻璃试管等病理性废物: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实验动物组织、尸体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片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物废弃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化学性废物: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制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下列物品不属于医疗废物可回收物品:废弃的各种玻璃输液瓶废弃小药瓶不可回收物品:废弃的塑料输液软袋/瓶生活垃圾:擦手纸等生活废弃物各种物品的外包装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防控(大题)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1)如无禁忌,床头抬高至少30度。

❖(2)定期或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3)气囊压力监测,每天3次(20-30cmH2O)。

❖(4)每日口腔护理至少4次(2-6小时1次)。

❖(5)集水杯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

❖(6)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7)放气或拔除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分泌物已被清除。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手消。

❖(2)置管前洗必泰皮肤消毒。

❖(3)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6)做好置管后的护理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

❖(2)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3)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4)不应常规使用含氯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5)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或留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精密尿袋每周更换,普通集尿袋每周2次。

❖(6)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留取尿标本方法正确;❖(7)医务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1)血培养:❖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即双侧双瓶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双侧双瓶:在短时间内连续在不同部位采血两套,每套包括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

❖单套:65%;❖2-3套:分别为80和96%。

❖且单套血培养为皮肤常驻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不能区分是污染菌还是感染菌。

厌氧菌感染机会比较少见,为节省费用,有建议血培养至少送检2套,但每套1瓶,仅做需氧菌培养。

❖(2)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根据是否保留血管内导管采取不同采集方法:❖保留导管:至少采集二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经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从导管内或输液港隔膜无菌方法采集。

两套血培养采血间隔时间<5min,各自做好标记。

❖不保留导管: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集两套血培养,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

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室温保存)留置导尿管患者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留置导尿管患者采集标本前,应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松开导尿管,并弃其前段尿液。

消毒导尿管采样部位,将注射器刺入导尿管,抽取尿液置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尿标本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可超过8小时。

❖(4)痰标本采集方法❖痰液标本采集采用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法、经人工气道抽吸等多种方法。

(填空)❖自然咳痰法采集时,病人应留取清晨第二口痰。

采集标本前应取下假牙,清洁口腔(不用牙膏),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的痰,直接吐入无菌容器内。

咳痰困难者可先予雾化。

痰标本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可超过24小时❖(5)手术切口感染标本采集方法❖采集手术切口感染标本时,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感染局部两遍,去除切口表面渗出物和皮肤污染菌,再用含生理盐水的无菌拭子两个,采集病灶边缘或脓腔囊壁脓液或分泌物,分别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涂片检查。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1、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h~1h使用抗菌药物,24h内停用抗菌药物,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品种2、正确的脱毛方法3、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4、围术期血糖控制水平正常5、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