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防灾减灾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我国防灾减灾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因此可知在砂土中加筋,改善了砂土的性能,使之增大了砂
土的抗剪强度,相当于增加了一个黏聚力 c,且称 c 为准黏
聚力。这个理论为“准粘聚力理论”。
24
3 加筋土挡墙设计与计算
3.1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1)经典朗肯方法。 假定土体主应力方向为竖直和水平方向,最大垂直应
力等于上覆土重,织物承担上下两个半间距的水平土压力。 潜在破裂面为与墙底水平面成45°+ ψ/2的斜面。 (2)半经验的0.3H法。
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 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 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 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 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 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
10
4.基础设施及土木工程 抵御灾害能力弱
基础设施及土木工程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灾害发生时, 土木工程往往又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构成最大危害的地方。土木工程 抵御灾害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 发展。
11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大部分人员伤 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据不完全统计, 70%以上的损失是由于房屋倒塌、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损 坏造成的。
15
5.灾害法律体系不完备
16
17
18
19
20
21
22
无筋和加筋沙土强度分析
23
许多学者的试验研究证明:筋材在试验中不被拉断和滑 动,仅其中的砂土被破坏,加筋砂上的破坏包线的内摩擦角 与未加筋砂土的破坏包线的内摩擦角近似相等,且加筋砂土
的破坏包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而与纵坐标轴相交,其截距为 c,
我国防灾减灾政策中存在的 我国防震减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三 对我国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议
四 结语
2
一、我国的防震减灾体系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 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 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
7
二、我国防震减灾体系中 存在的问题
• 1.灾害预警体系不完善 与国外比较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相比, 我国的防灾减灾体系还存在
一些问题, 比如灾害发生前预警机制的缺失、灾害发生后应急预案不及 时、房屋建筑及基础设施抵御灾害的能力低、防灾减灾法律体系不完 善等。
8
2.危机信息管理混乱
在灾害发生后,政府部门信息发布不统一、不及时,往往导致信息 不能有效传递。
同样,由于2008年初的冻雨对南方的钢结构建筑造成严重的影 响,其中轻钢结构房屋大面积损坏倒塌,电力系统也遭到重创。
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也说明了我国的土木工程 及基础设施抵御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12
加筋土挡墙结构
13
2 加筋土的工作机理 由工程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加筋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比
4
2.水文监测系统
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 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 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 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
5
3.地震监测预报系统
14
摩擦加筋原理由于概念明确、计算简便之优点在加筋挡墙工 程中广泛应用。但是,加筋摩擦原理忽略了筋带在力作用下的变 形,也未考虑土是非连续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所以,对 高模量的加筋材料比较适应,对加筋材料本身模量较小、相对变 形较大的合成材料, 计算误差较大。
2.2 准黏聚力原理
这一原理是根据以砂土和水平布置一层或多层筋材的加筋砂 土三轴试验结果分析而提出的,如下图所示
6
4.地质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 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 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 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 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 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3
1.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 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 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 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 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
假定潜在破裂面为折线型,顶宽为0.3H(H为墙高), 下部为一与墙底水平面成45°+ ψ/2的斜面,如下图所示。 该方法又称有黏着力的重力分析法。
25
0.3 H 法 计 算 图
26
媒体也是救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灾害 发生后也会出现随意报 道的情况。2008年的雪灾导致广州火车站几十万旅客滞留。由于旅客无 法得到权威发车信息,而在车站盲目等待,当得到非权威的信息后, 而再次汇聚车站,最终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9
3.灾害管理体制缺乏统一协调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单一减灾管理模式。 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一个多灾种的综合组织 与管理机构, 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造成了许多 弊端。
无筋土有较大提高,而对其提高的原因则有各种不同的假说 和理论。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筋、土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大致 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摩擦加筋原理,二是准黏聚力原理。
2.1 摩擦加筋理论
摩擦加筋理论认为:在加筋土结构中,由填土自重和外力 产生的土压力作用于墙面板,土压力通过墙面板传递给与墙 面板连接的筋带上,此时在筋带上产生拉力。而筋带同时又 受到填土的压力,填土与筋带之间的摩擦力阻止筋带被拉出。 因此,只要筋带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与土产生足够的摩擦 力,则加筋的土体就可保持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