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旅游规划与开发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ation
授课教师:邱继勤 E-mail: lyjiqin@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
经济成本要素 非经济成本要素
计量学 等方法
以美国库兹涅茨 (S.Kuznets)的预 测性分析模型为 代表
农业区位论
假定条件 农场的经营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 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 结构
图5:农业圈层图
中心地理论
¾ 中心地;是为居住在它周
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商品和
服务的地方
2、研究内容
1)主客关系(Host & Guest)
2)真实性(Authenticity)
3)仪式性特征:
旅游活动具有传统仪 式的功能。
傩戏
主客关系
旅游者
互 动 旅游地居民 关 社会团体 系 开发者
经济互动
交换、依赖和 合作
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 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 旅游者与社会团体 旅游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 旅游地居民与社会团体 旅游开发者与社会团体
9 德国杜能: “农业生产圈层模型” 9 德国韦伯:“韦伯工业区位论”
近代区位理论
市场均衡研究
9 时 间: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9 研究内容: 9 代表理论:
9 德国克里斯泰勒德国:中心地理论 9 德国廖什:市场区位论
成本最小化
市场最大化
现代区位理论
多因素综合研究
9 时 间: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9 研究内容: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1、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内涵
1)消费者行为理论也叫做效用理论,它研究消费者如 何在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分配他们的收入,以达到 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2)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内容:空间行为模式、消费行 为模式和消费心理模式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2、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
1)旅游产品及线路的设计 2)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简单技术和工 具
农业为主
简单天然动力
缓慢退化
国家范围或洲 际范围
复杂技术与体 系
工也与服务业 为主
非生物能源
短期污染与长 期生态应力
洲际范围或全 球范围
智力转换与再 循环体系
决策与管理为 主
可替代能源
与环境协同共 进与资源再生
4、可持续理论的指导意义
1)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 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的需要。
3、对旅游规划的启发
1)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¾ 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

¾ 确定旅游地的等级

¾ 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
辐 城市 区
2)杜能农业布局圈层理论
¾ 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城市中心区、城市近 效区和远效区; ¾ 距离城市较近的游憩带以市场休闲和康体 为主导功能,而较远的发带则以生态旅游和 度假旅游为主要吸引点。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理论的内涵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启示
1、理论内涵
1)什么是旅游社会学
研究旅游的动机、角色、制度和人际关 系,以及上述因素对旅游者和被访地的影响。
2)什么是旅游人类学
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 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即研究旅游活动中的人类的科学,研究旅游活 动中的多种人际关系。
3)区位论的发展过程
区位理论的萌芽期 古典区位理论时期 近代区位理论时期 现代区位理论时期
萌芽期与古典区位论
影响因素研究
9 时 间: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 9 代表理论: 英国亚当斯密(A.Smith)1776年
“地租和水陆运费对区位的影响”
企业微观研究
9 时 间: 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 9 代表理论:
门槛
¾ 根据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
服务的特性,其可分成若
干档次;
等级
2、空间结构理论
1)空间结构的内涵
是指社会经济主体在 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 的主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 规模和集聚形态。
2) 增长极理论
物 资
增长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物资、能量、信息、 人才会逐渐聚集到少数条件优越的区域,使之成为区 域经济增长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区域的增长极。
(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Butle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Plog模型 双周期模型 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运用
1、Butle旅游地生命周期
1)加拿大学者Butler于1980年提出 Butler旅游地生 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为应用最广泛的旅游地生命周 期理论。
2)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学习目标: 1、区位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 及应用; 2、旅游地生 命周期理论及 应用 3、旅游人类 学、社会学理 论及应用
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 技术方法(自学)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层面
(一)理论的四大板块
1、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
图6: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图
2、Plog模型
心理细分类型正态分布









中间型







图7:Plog模型图
3、双周期模型
短周期 发展
长周期(不规则曲线)
起步 中途衰落
复兴
最终衰落
图8:旅游地生命双周期示意图
时间
4、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
反对旅游开 发的团体( 如环境保护 主义者)异
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 参与阶段(involvement stage) 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 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 停滞阶段(stagnation stage) 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 )
第二次中断


4、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启示
旅游规划应 以旅游者为 中心,要遵 循“以人为 本”的规划
理念
协调利益相 关者之间的
关系
社区参与
利益相关者(stockholder) 能够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决 策和行为影响的个人和团 体;
旅游规划中 的利益相关 者有哪些?
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构成
¾ 投资商 ¾ 区域旅游的管理者(审批) ¾ 社区(当地居民) ¾ 旅游者 ¾ 旅游资源
人文理论板块
规划理论 板块
边缘性 学科
经济理论板块
环境理论板块
(二)理论的四大层面
关于旅游规划实践的理论
应用层面
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
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
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
基础层面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竞争力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2)指导意义:
9 科学论证,有效开发; 9 保护环境,权衡效益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
小结及作业
1、小结
旅游学所具有的边缘学科性质决定了旅游规划是一 个多学科知识交互运用的创新过程,由于规划涉及面 非常广泛,它的理论基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 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规划的理论基础, 并能对相关理论进行运用。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区位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 对旅游规划的启发
1、区位理论
1)区位的概念
自然地理位置(经纬度)、经济地理位置 (与中心城市的远近、市场的相对位置)和交通 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区位论
区位论是研究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 和区位的影响的一种学说。
1) 区位理论

游客的需要 、期望和价
格敏感度
政府干预和立法机构 影响
旅游地生 命周期
交通供给厂商、 旅行社等影响
旅游替代 品发展
现有目的地 竞争
新目的地 开发
5、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预测客源市 场规模
案例讨论: 用旅游地生命周期
理论来指导国际级旅 游地的开发。
指导旅游产 品的创新开

提供旅游规 划调整的依
文化冲突
文化互动、旅游者文化与旅 游地居民文化
文化认识
(客源地文化)(旅游地文化) 文化整合
真实性
¾ 真实性(Authenticity) 最初来自希腊语,意 思为自己做的、最初 的;
¾ 旅游中不同主体对法
初入 旅游目的地
中断期
集中 调研阶段
文化抵触期 文化适应期
2、作业
完成教材P60页案例分析题:鼎湖山旅游地的衰落与 复兴。
习题:鼎湖山旅游地的衰落与复兴
鼎湖山旅游生命周期图

客 量
(发展)停滞
衰落期

发展期
参与期
复兴期
1970 1977
1986 1991 1995
2001
时间
图9:鼎湖山旅游生命周期图
鼎湖山避免生命周期影响的措施
¾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具有轰动效应,二是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三是与 原有产品形成互补; ¾重视旅游营销,重塑旅游地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