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04 化学平衡图像-2019高考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析版)

专题04 化学平衡图像-2019高考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析版)

专题04 化学平衡图像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0 min~40 min 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升高温度D. 30 min时减小压强,40 min时升高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之间,反应速率降低了,平衡不移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催化剂不能改变浓度,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

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故A错误;B.由开始到达到平衡,A、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40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应是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降低温度,平衡发生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C错误;D.由图象可以知道,30 min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40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B. 由图乙可知,a点的数值比b点的数值大C. 由图丙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D. 由图丁可知,反应金刚石,石墨,的焓变【答案】A【解析】分析: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的pH增大,故其水解程度增大;只与温度有关;T2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大,故T2温度较高,C的平衡时的体积分数较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金刚石,石墨,是放热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

详解:A. 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的pH增大,故其水解程度增大,A正确;B.只与温度有关,a点的数值与b点的数值相等,B不正确;C. 由图丙可知,T2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大,故T2温度较高,C的平衡时的体积分数较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C不正确;D. 由图丁可知,反应金刚石,石墨,是放热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D不正确。

本题选A。

3.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甲醇。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CO(g)+2H2(g) CH3OH(g),下图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B. 工业生产中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甲醇的合成C. 500℃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H2)= mol/(L·min)D. 300℃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2VL,c(H2)减小【答案】D【解析】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先拐先平,温度高甲醇物质的量减小,说明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B、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C、甲醇和氢气速率之比等于1:2,依据速率概念计算;D、扩大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进行,但体积增大平衡后氢气浓度减小.详解:A、由图象分析,温度越高,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温度越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A错误;B.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小,不利于甲醇的合成,故B错误;C. 500℃反应达到平衡时,甲醇和氢气速率之比等于1:2,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v(H2)=2×mol/(L•min),故C错误;D、300℃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2VL,平衡左移,但体积增大平衡后氢气浓度减小,故D正确;答案选D。

4.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A. 图甲表示常温下向2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B. 图乙表示2SO2(g)+O2(g)2SO3(g) △H<0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C. 图丙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N2的起始量恒定时,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等于b点D. 图丁表示反应2SO2+O2 2SO3,t1时刻降低温度符合图示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A.醋酸是弱酸,pH=3的醋酸溶液比pH=11的NaOH溶液浓度大的多,a点时二者反应,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B.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和压强无关;C.图象分析可以知道,随氢气体积分数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氨气平衡体积分数增大,但随氢气量的增大超过平衡移动量的增大,氨气的体积分数会减小,但增大氢气的浓度,氮气转化率增大; D.由图象看以看出在t1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与图象相符。

详解:A.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pH=3的醋酸溶液比pH=11的NaOH溶液浓度大的多,a点时二者等体积反应,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B.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和压强无关,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C.增大氢气的浓度,提高氮气的转化率,所以随H2起始体积分数增大,N2的转化率增大,即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D.降低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图象相符,故D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5.反应:2X 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产物Z的物质的量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先拐先平压强大,故有:P1>P2,温度越高Z物质的量越少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本题选A。

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甲乙丙丁A. 图甲表示常温下稀释pH均为11的MOH溶液和NOH溶液时pH的变化,由图可知溶液的碱性:MOH>NOHB. 图乙表示常温下0.100 0 mol·L-1醋酸溶液滴定20.00 mL0.100 0 mol·L-1 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C. 图丙表示反应CH4(g)+H2O (g)CO(g)+3H 2(g)的能量变化,使用催化剂可改变E b﹣E a的值D. 图丁表示反应2CO(g)+2NO(g)N2(g)+2CO2(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起始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由图可知NO的转化率c>b>a【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图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涉及强弱电解质的稀释,中和滴定,能量变化和化学平衡。

详解:A、因为稀释能促进弱碱的电离,所以稀释pH均为11的MOH溶液和NOH溶液时pH变化大的碱性强,所以碱性:MOH<NOH,A错误;B. 常温下0.100 0 mol·L-1醋酸溶液滴定20.00 mL0.100 0 mol·L-1 NaOH溶液,当加入20.00mL醋酸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水解显碱性,而不是中性,所以B错误;C.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但不影响反应热,即使用催化剂不改变E b﹣E a的值,C错误;D、反应2CO(g)+2NO(g)N2(g)+2CO2(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使一氧化氮转化率增大,NO的转化率c>b>a,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

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 (g)+O2 (g)2SO3 (g) Δ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且T甲小于T乙C. 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乙使用了催化剂D. 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C.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

详解: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图Ⅰ应是增大压强的原因,选项A正确;B.图Ⅲ甲、乙两个平衡状态不同,而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选项B正确;C.乙到达平衡时间较短,乙的温度较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3的转化率减小,选项C不正确;D.图Ⅱ在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仍相等,平衡不发生移动,应是加入催化剂的原因,选项D正确;答案选C。

8.T℃时,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 +D(g) △H>0。

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吸热的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结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判断。

详解: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浓度增大,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增大。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转化率降低,B错误;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质量分数增大。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质量分数降低,D正确,答案选D。

9.如图所示为密闭容器中反应C(s)+H2O(g)CO(g)+H2(g)ΔH>0达到平衡后,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以及平衡移动的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起始反应物为CO和H2B. 改变条件后平衡逆向移动C. 新平衡时CO的浓度比原平衡小D. 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答案】C【解析】分析:A项,起始正反应速率为0,起始反应物为CO和H2;B项,改变条件后υ逆ˊυ正ˊ,平衡逆向移动;C项,由于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υ逆ˊυ正ˊ,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新平衡时CO的浓度比原平衡大;D项,由于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υ逆ˊυ正ˊ,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详解:A项,起始正反应速率为0,起始反应物为CO和H2,A项正确;B项,改变条件后υ逆ˊυ正ˊ,平衡逆向移动,B项正确;C项,由于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增大浓度,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改变条件后υ逆ˊυ正ˊ,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新平衡时CO的浓度比原平衡大,C项错误;D项,由于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υ逆ˊυ正ˊ,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D项正确;答案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