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景与情)ppt课件
诗歌鉴赏(景与情)ppt课件
16
——明确:“情”与“景”是意境的两 个基本要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是意境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 的意境应该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 味。
换句简单的说,就是这首诗歌什么 人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 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能弄懂
这些,就能领悟诗歌的“意境”,也就 把握了诗歌的“情与景”。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2.碧云天,黄花
托 衬两种
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
渲染 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
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10
类 别
概念
说明
例句
表 现 手
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 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手 法
融 情 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 于景 感情。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托物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
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
言志 心志。
陆游《卜算子·咏梅》11
类 别
概念
说明
抒 情
以古 讽今
借古事讽现实
手 法
怀古 伤今
借对往事的追怀表达今 天的不得志
3
(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
1.疏通字面意思
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化 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 略等。
4
2.挖掘深层情感
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进 而把握其意境。
5
(三)分析艺术手法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反求诗歌的表现 手法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简 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 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 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 托。因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 抒发感情的。
辞 手
借 代
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 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 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
法 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
蓄。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夸 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 张 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
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句 1.羁鸟念旧林,池鱼思 故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对照
法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 鞍少驻初程。
直抒 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 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 有哲理性的思想。
1.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恰 似 一 江春水向东流。 2. 呼 儿 将 出 换 美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 抒情 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
14
诗歌鉴赏 景与情
(意境的品味)
15
一般认为诗歌“情与景”分为三个层次:物 象、意象、意境。
物象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 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或事物、人物)】;
意象即诗歌中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就是诗歌 中涉及的景(或物、人)的情感倾向】;
意境则是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景象 (或社会景象)和谐统一而成的艺术境界(也就 是我们平常说的诗歌的“情与景”的统一)。
例句
12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起到了(某某)作用。
13
鉴赏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 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 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 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 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 从意境洞察心胸
1.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更与何人说?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能饭否。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9
类 别
概念
说明
例句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
用典
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杜鹃
6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类概 别念
说明
例句
记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叙 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 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表
描 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 雨初歇 2.方宅十余亩,草屋
绘和刻画
八九间
达 方
议 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 示的意见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1
总述:怎样鉴赏诗歌
2
诗歌鉴赏步骤
(一)在背景中理解文本(看题目、作
者、注释等)
1.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 (怀古、送别诗)
2.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 风格。
3.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中, 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 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诗歌 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 定的内容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
式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抒 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
情 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
接抒情。
7
类概 别念
说明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
比 喻
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 为明喻、暗喻、借喻。有 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
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修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
17
诗歌鉴赏“情与景”关系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大致可以 从两个方面去把握:或是从诗歌 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来把握;或是 从诗歌的主题思想(题材)来把 握。
18
诗歌鉴赏“情与景”之意象的内涵:
——特别提示:鉴赏诗歌,特别要把 握住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把握诗 歌的“情”,这也有助于对诗歌主题 的理解。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 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表 现 手
联想
意于言外。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 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 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 虚 设 。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更与何人说?
法
衬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 或 烘 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8
类概 别念
说明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
修
设 问
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 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 回味。
辞
手 法
反 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 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 烈感情
起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兴辞
例句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