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鉴赏
•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 即其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生活底蕴、人 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语境,以便了解意 象在诗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如贺知 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当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 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表现烂 漫的春光。
《卜算子•咏梅》)
•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 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 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 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常见题型及提问方式
•(1)题型: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这样的氛 围? •(2)题型: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提问方式: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3)题型:分析景物,概括情感。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要求等
形 象
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鉴
赏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
·
借 《雨霖铃》)
景 抒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情 《石灰吟》)
与 托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言 志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啼叫声?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 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悠。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寒塘 赵嘏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答案】 这两首诗都是写思乡的。而雁是候鸟, 秋天大雁南飞,仿佛要回故巢。这种情景往往牵 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古人常借雁抒情,寄予 自己浓浓的乡愁。
【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 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 待时令景象(秋景),烘托诗人凄清悲秋的内心世 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
• 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
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 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 “折柳” 寓“惜别怀远”之意。
•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 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1)选取了哪些意象? •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参考答案:
• (1)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四个意 象
•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 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 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 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 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 静谧的意境。
• ……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竹笛 鸿雁 玉壶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灵修
国君
坚贞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雁足 冰心
尺素 高洁
音信、书信
鹧 鸪 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 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
• 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 小生命的热爱.
意 :诗人主观情感意象人象 :诗中客观形象 物
景
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 摇落: 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 么?
什么是意境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象——境——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①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 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②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 楼”的雄伟气势。③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 襟和内心的豪情。
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
情 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
与 愁等)。
托 物 言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 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
志
异 3、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
同 感情。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 常见意象的共性
•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 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 寓意的常见意象。
• 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 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 上记忆。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磁针 • 羌笛 • 青鸟 • 白雪
(4)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 答题步骤与要点
1 抓住诗中主要景物,运用自己的语言描 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2 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3 根据氛围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并说 出情与景的关系
三 答题范式(一般模式) 描图景 点氛围 析情感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 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 图画),表达了……的感情。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形 象
物象: 写物 ——托物言志
鉴
赏 景物形象
景
景象: 写景——借景抒情
·
与
物
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
形 象
的情感或思想
鉴 异: 1、借景抒情的“景” 指自然风景
赏
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
·
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的“志”。 借
景 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