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科学试卷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 10 页,有四大题,33 小题。
全卷满分 18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5.g取10N/kg 祝你成功!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永嘉白枇杷清甜可口,滋阴润肺,是食疗佳品。
下列有关枇杷的叙述正确的是(▲)A.枇杷种子由胚发育而来B.枇杷果是生殖器官C.枇杷汁来自细胞膜D.枇杷树是裸子植物(第1题图)2.测电笔是电工师傅的重要工具。
下图中测电笔使用正确且在使用中氖管会发光的是(▲)3.下列是温州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捣年糕B.扎纸人C.捏米塑D. 酿米酒4.碳酸氢钠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可使面包、蛋糕等口感松软。
其原因是碳酸氢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
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如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细胞。
若图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较模糊,应调节图甲中(▲ )A.2号结构B.5号结构C.6号结构D.7号结构6.下列现象中,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的现象是(▲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验证地球是球体B.研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D.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8.科学家曾发现过一颗被称为“Gliese581g”的类地行星,它环绕着银河系内天秤座中的一颗恒星运行。
则“Gliese581g”位于右图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A.甲B. 乙C. 丙D.丁9.为增强体质,2018 年12 月23 日育英初中分校举行了教工篮球比赛,如图所示为投球后,蓝球落地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照片中位置 1、2、3 高度相等,则该蓝球(▲ )A.在位置 1、2 和 3 的动能相等B.在位置 1、2 和 3 的重力势能相等C.在位置 1、2 和 3 的动能越来越大D.在位置 1、2 和 3 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10.育英学校高中部扩建,需要在新旧校址间建立一座桥梁。
工人王师傅借助河中石头,要把竹竿尽可能深地插入湖底淤泥,如图所示,效果最好的是(▲ )A.B.C.D.11.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氘和氚属于不同种元素B.氘原子、氚原子和氦原子的中子数均相同C.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分别为 2、3D.氚原子的原子核有 1个质子和 2个中子构成12.如图是小明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曲线波动可知,小明血糖含量极为不稳定B.BC 段血糖含量上升说明小明患糖尿病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 140 毫克/100 毫升(第 12 题图)13.小明把足量的 X放入 Y(NO3)2和 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 )>X>Z >Z>X >Y>Z >Z>Y14.转换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
它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将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的科学量,转化为容易认识或容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
下列研究方法采用转换法的是(▲)15.如何从外部检测植物含水量的变化呢科学家用条状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R x附着在叶片上,植物含水量变低,Rx 变小,电表示数变小;植物含水量变高,Rx变大,电表示数变大,电源电压恒定,R为定值电阻,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卷Ⅱ二、填空题(本题有 8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16.人体经常会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得病,如感染甲型 H1N1病毒会得甲型 H1N1流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慢性胃炎。
(1)幽门螺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2)某中学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项措施属于▲。
(3)注射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这种免疫方法属于▲免疫。
17.细长的管道中央静置着小球(如图)。
资料显示该小球由密度为 cm3的碳纤维制成。
小明在管道左侧沿箭头方向用力吹一口气,小球便滚动了,小明在管道的▲侧(选填“左”或“右”)可以接(第17 题到小球。
取出小球后,测得小球的体积为2cm3,则它的质量为▲ 。
18.有一种轮子会发光的轮滑鞋。
轮子部分构造如图 1 所示,磁环固定在轮周上,由金属线圈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闭合电路固定在轮轴上。
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正向通过时能导电,电流方向相反时,其电阻很大,可视为绝缘体)。
图1 图2(第 18 题图)(1)穿轮滑鞋运动时,磁环随轮轴转动,二极管发光。
该现象与图2中▲(选填“甲”或“乙”)原理相同;(2)运动过程中,发现二极管总是一闪一闪并不连续发光,这说明产生的电流方向与▲ 有关。
19.榕树是温州的市树。
榕树树枝上会生长出许多褐色的“气根”,一直垂到地面。
(1)温州市所有的榕树可以看作一个▲。
(2)在潮湿的环境中,榕树枝上的气根,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有些气根能扎入土壤中支撑古树。
上述现象是生物对环境的▲。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在图甲中,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第20题图甲第20题图乙实验 2: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1)往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
请判断A点时溶液的酸碱性为▲性。
(2)若改为将等量稀盐酸往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远高于图乙中的最高值。
请做出合理解释。
▲。
21.清明饼是温州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捣糯米团是制作清明饼的重要环节。
如图,师傅手握大锤,高高举起,然后落下,使糯米团在不断的捶打下变得更有韧性。
(1)2018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农历三月初八),这一天的月相是▲(填字母)。
(第21 题图) A B C D(2)糯米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3)捣糯米团时,师傅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22.镁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和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而锡在空气中加热只和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二氧化锡固体。
(1))镁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在物质分类上氮化镁属于纯净物中的▲。
(2)镁与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为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曾开展的实验:①称量一定量的金属锡粉,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电热板上(电热板不与容器内任何物质反应),称量装置总质量。
②通电使锡粉完全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第22题图)③打开密封塞听到了“咝咝的声响”,这是空气进入容器所发出的。
称量白色固体比原金属锡粉质量增加为Δm1。
④把白色固体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开始前质量增加为Δm2。
⑤分析数据发现Δm1=Δm2。
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属锡粉不足量结论仍成立B.用镁粉代替锡粉结论仍成立C.实验过程中没有密封塞结论仍成立23. 如图甲,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力F 的作用下发生运动。
运动过程中, 各段路程S 与力F 大小的对应情况如图乙所示。
据图回答:(1) 物体在 AB 段作▲(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
(2) 若物体过C 点后继续运动5米到D 点,测得(第23题图)物体从 A 点到达D 点时动能增加量为44 焦耳,CD 段受到的拉力大小不变,请你在图中补充完整CD 段受力图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27(2)题 6 分,其余每空 3 分,共 36 分) 24.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数据如下表。
(1) 小明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第24题图)(2) 小明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导管c 应与▲相连(选填“a ”或“b ”)。
(3) 下表是小明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已知锌和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请据上表数据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变化情况,并做出合 理解释。
▲。
25.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某同学想: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大小对所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影 响呢于是他利用如图装置开展研究。
下表是他提 供的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第25题图)(1) 刚开始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端。
想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该如何调节凸透镜的高度▲ 。
(2) 调整好后,进行实验。
表格空白处的“”应填 ▲ 。
(3)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 。
26.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有下列器材:额定电压为小灯泡一个(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R,规格为“8Ω”;学生电源一个,如图甲,有4个调节档:3V、、6V、;开关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个,导线若干。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了档、6V档、档电压进行实验。
你认为能顺利完成实验的同学有▲。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
(3)经过实验,某同学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是▲。
27.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而当我们狼吞虎咽时,这种甜味并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唾液能使馒头中的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我们感觉到了甜味。
结合生活经验,她猜测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消化馒头的速率,于是小明展开了实验探究。
实验室为他提供的器材和药品有: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小刀、可调温的恒温水浴装置、蒸馏水、碘液、新鲜唾液(建议每次取用 2 毫升)、新鲜馒头适量等。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列举 2 种)(2)请你设计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速率吗”的实验方案。
(注:可以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借助装置图、表格等形式阐述实验方案)▲ 。
四、解答题(本题有 6 小题,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8 分,第 30 题 7 分,第 31 题 5分,第 32 题 9 分,第 33 题 8 分,共 44 分)28.小明的爸爸在农业实验站养奶牛,小明参观奶牛站,深深感悟:科学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