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关节系统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骨关节系统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Godfrey Hounsfield
.
9
.
10
.
11
三、MRI检查
能够很好地显示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肌腱、韧带、 软骨和骨髓以及病变如:肿块、坏死、出血和水肿等。一般 说来,MRI检查不作为首选,应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进行,正 确地评价和应用X线、CT和MRI的检查,对诊断骨关节疾病是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4
.
25
在骺板的纵切面上,正常骨骺可分为静止细胞层、增殖细胞层、 肥大细胞层和退化细胞层。 静止细胞层:又称生发细胞层或静息层。该层紧贴于骨板下,其间 有骨骺血管穿入,细胞为圆形或梭形,细小而密集,处于“待发” 阶段不活跃,是骺板幼稚软骨细胞的源泉。 增殖细胞层:又称生长层,其细胞形扁不规则,呈长骨的轴向堆叠 成栅栏状排列,数目多,体积增大,且生长活跃。与静止细胞层同 为软骨增生繁殖区,总称为软骨生长带。此带富含软骨基质与胶原 纤维,因而较骺板的其他层坚韧。 肥大细胞层:又称转化层。细胞变性肥大,基质内出现钙质沉着。 且基质相对减少,坚韧度也减弱,容易折断,一般骨骺骨折都发生 在此处。 退化细胞层:又称化骨层或预备钙化带。此层软骨溶解,细胞解体 ,基质钙化,远侧干骺端血管襻长入,围绕血管附近形成新骨,由 于有钙质沉着和新生骨小梁,其坚韧度较肥大细胞层有所增强。
这两位教授于1946年,在不同的实验室发现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现象,这一核物理现象在较长时间内仅用
于物理学和化学,直到1976年才开始于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他们于
1952年分别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13
.
14
骨的解剖:
骨的组织结构:
骨组织分:板层骨、和非板层骨。
1.横径生长(骨膜生长) 骨膜新生骨沿骨皮质外面生长,使管状 骨向周围形大,此时破骨细胞于骨皮质内面,开始吸收和破坏,使皮 质内层成为疏松骨并形成髓腔,髓腔周围的松骨逐渐吸收,同时骨干 也不断地再建,而使骨干的管型形成直到成人正常骨的解剖形状大小 为止。
.
23
2.纵径生长(干骺生长) 骨骺发育依靠二次骨 化中心。二次骨化中心可出现各种年龄。骨骼 的纵径生长就是在骨骺和骨骺板内进行,骨骺 板内的骨化不断向干骺端方向伸延,使骨干伸 长。最初骨骺板内的软骨细胞不断向骨干方向 分裂,并排列成相互平行的软骨细胞柱,柱与 柱之间有基质间隔。骨骺板内的骨化过程从骨 端起分下列几个带:
(一)、平扫:一般而言,对任何一个部位都应包括T1WI和 T2WI在内的切面检查
(二)、增强扫描:其目的和意义同CT增强扫描,据此可以 了解病变的血液灌注,有助于对病变性质的判定
.
12
Felix Block(1905-1983)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Edward Purcell 1912出生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
21
骨骼的生长
胎儿的骨化开始于胚胎第6周至第7周,出生时长管骨之骨干均巳骨化(此为一 次骨化中心),其两端仍为软骨(骨骺),在发育过程中骨骺能通过软骨内骨化形成 二次骨化中心。在关节面部分的软骨板将来发展成关节软骨,终生存在。接近骺端 者成为骨骺板(干骺线)。骨骺和骨骺板担负生长的功能。
.
22
胎儿出生后,长骨不断向纵横两径生长,直至形成成人骨骼的形态和 大小为止。
(一)、X线平片: 1、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位,某些部位还要用斜 位、轴位和切线位等 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邻近的关 节以便定位 3、两侧对称的关节,必要时还应加拍对侧,以便 对照,发现细小病灶 (二)、血管造影: 多用于四肢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 恶性肿瘤的鉴别
.
3
伦琴是德国吉森大学物理学教授、吉 森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他于1895年11 月8日下午傍晚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 种可使萤光物质发光的射线,当时还弄 不清这种射线的性质,所以称为 X线射 线。1901年伦琴教授成为第一个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
长、短骨骨内部 扁骨内外板之间
密质骨:主要由多数哈氏系统组成。哈氏系统包括哈管和以 哈氏管为中心的多层环形同心板层骨,结构密实。
长、短骨骨皮质 扁骨的内、外板
骨 膜:有内骨膜和外骨膜(又分两层:纤维层、成骨层)
.
18
.
19
.
20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
骨化有二种形式: A、膜化骨 B、软骨内化骨
(一)、平扫:一般行横断面,层厚根据病变的部位 和性质而决定,一般采用5mm或10mm;多层螺旋CT可 通过后处理各方位成像
(二)、增强扫描:常用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 较大的帮助。常表现为:有无强化、强化的程度和有 无坏死。
.
8
Hounsfield是英国伦敦EMI公司中央研究 所的工程师,他于1969年发明了计算机断 层成像装置(Computed Tomography , CT) ,1972年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断层 扫描在伦敦的Atkinson Morley ‘s Hospitol应 用于临床。1979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
威廉·康拉德·伦琴 (Wilhelm Conrad Roentgen)
(1845-1923)
.
4
.
5
.
6
左坐骨生长活跃骨巨细胞瘤 a: 左侧髋关节正位平片显示示左 坐骨膨胀性骨破坏部分包壳不完整,可见局部软组织肿块; b: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供较丰富可见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
.
7
二、CT检查
主要用于X线诊断有困难时,或用于软组织和解剖 比较复杂的部位(骨盆脊椎)
膜内化骨 包括颅盖骨与大部分面骨,先由间充质细胞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结
缔组织膜,然后在膜内形成骨化中心,并且逐步扩大 如:颅盖骨、面骨以及 锁骨和下颌骨的一部分
软骨内化骨 四肢、躯干及颅底骨为软骨内化骨,以长骨的软骨内化骨为例:间充质细 胞→软骨雏形→骨干中心骨化中心(一次骨化中心)两端为骺软骨,两端骺 软骨→继发骨化中心(二次骨化中心)各骨化中心不断扩大,最后全部骨化 彼此融合而完成骨发育骨在发育过程中根据生理功能需要,经破骨和成骨活 动塑形。如:颅底、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关节系统影像学诊断
.
目 的:
1、了解骨、关节的影像检查方法 2、了解骨、关节的正常影像表现 3、掌握骨、关节的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4、掌握常见骨、关节外伤影像表现 5、掌握化脓性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影像表 现 6、掌握常见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典型影像表现
.
2
第一节 骨骼肌肉系统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1、板层骨:骨皮质由不同的板层骨组合而 成。由哈弗骨板、骨间板和内、外环骨板构成。
2、骨松质:与骨皮质的结构基本一致,但 一般没有哈弗系统。骨板排列成片状或针状, 彼此相交成网状。
.
15
骨皮质横断面的显微结构
.
16
.
17
骨的大体结构:
松质骨:由多数骨小梁组成,互相交叉成海绵状排列。骨小 梁间充满了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