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绪论课件

中医诊断学绪论课件

中医诊断学绪论
•晋代的《肘后 备急方》记载 了对黄疸患者 做实验观察的 早期记载。
中医诊断学绪论
• 晋代的鲍姑发明了肉瘤 (如鸡眼)的外治法:
• “每赘(zhuì)疣,灸之 一炷,当即愈。不独愈 病,且兼获美艳。”
• 她是我国历史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位 女施灸家。
中医诊断学绪论
•唐代的《外台 秘要》记载了 消渴病患者的 尿液是甜味的, 以及如何通过 尿液诊断黄疸。
• 《梦溪笔谈·权 智》:“世人以 竹、木、牙、 骨之类为叫子, 置人喉中吹之, 能作人言,谓 之‘颡叫子’。”
中医诊断学绪论
•元代《世 医得效方》

危氏指出:“凡剉脊骨,不可 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 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窠。未
里记载了 世界上最
直则未归窠,须要坠下,待骨 直归案。然后用大桑皮一片, 放在背皮上,杉树皮两三片,
中医诊断学绪论
“五运六气”可诊断预测疾病
• 下两个太乙天符年是戊午年和己未年,是2038和 2039年。没错,两个太乙天符年连在一起,那时 候的景象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 再往回数两个甲子,2038减去120,是1918,那么 1918年到1919年这两个连续的太乙天符年里,发 生了什么事情呢?
• 西班牙流感”横扫全球,感染了10亿人,夺去了2千 万到4千万人的性命,当时世界人口才17亿。
“世界第一种生物碱”—
—吗啡,要早二百多
年。
中医诊断学绪论
“五运六气”可诊断预测疾病
• 中医有个“五运六气”学说,其中有个名词叫“太乙 天符年”。每六十甲子中,只有四年叫太乙天符年。
• 中医认为,凡是这样的年份,气候剧烈变化,人 间容易有瘟疫流行。
• 刚刚过去的一个太乙天符年是2009年(己丑年), 就是大家谈甲流色变的那一年。
中医诊断学绪论
•唐代创立 了世界上 最早的国 家医学专 科学校: 太医署。
中医诊断学绪论
•唐代,颁布 了世界上第 一部国家药 典《新修本 草》。
中医诊断学绪论
•宋代,成立了 世界上最早的 国家卫生出版 机构:校正医 书局。
中医诊断学绪论
•宋代沈括的 《梦溪笔谈》 记载了世界 上最早的人 工喉:颡 [sǎng]叫子。
早的脊柱
放在桑皮上,用软物缠夹定, 莫令屈。用药治之。”此种方
骨折悬吊 复位法。
法,直到1927年英国医学家 达维斯才提出,与危氏相比, 晚了六百多年。
中医诊断学绪论
• 最迟在明代隆庆 年间,安徽太平 县开始种人痘来 预防天花。后来 这一方法流传到 欧洲,才有的英 国医生琴纳发明 牛痘。
中医诊断学绪论
睡虎地秦墓
•战国时的《五 十二病方》中 记载了人类最 早运用汞剂治 疗外科感染的 情况,还记载 了世界上最早 的内痔结扎术。
中医诊断学绪论
帛书
•《黄帝内经·灵 枢》四时气篇 中最早记载了 腹腔穿刺引流 腹水的治疗方 法。
中医诊断学绪论
•《三国志·魏 书·华佗传》记 载了世界上最 早的全麻下外 科手术。

明代末年的《白猿经》 描述了纯白结晶乌头 碱的提取,比宋代 《日华子诸家本草》 中记载的乌头碱粗提 物“射罔膏”更为详实具
• 用新鲜草乌,……捣碎,榨出汁, 以干为度,去渣,挎磁盆盛 汁。”然后经过多次“日硒,…… 晒至六七日,……观看碗口上起 黑沙点子,面如结冰有五色云 象,其色红黑如香油样。”“再用
• 但是,中医在没有显微镜的时候,就坚定地确信 一定有这样一种特殊的东西存在,当时吴老先生 给起了个名字叫“杂气”,现在,被改叫做“病原微 生物”。
中医诊断学绪论
蒸馏水与急性病多进开水
• 蒸馏水亦系袓国始创。 《本草品汇精要》“甑 [zèng]气水,以物于炊饮 饭时,承取”。
• 急性病多进开水,《本草 纲目》言之已详,称为太 和汤,能“助阳气,行经 络”而又可“取汗”。盖病 属阴邪,遇阳即散。
中医诊断学绪论
对瘟疫的诊断
• 他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 异气所感。”
• 也就是说,引起温疫的原因,不是以前说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 过度的天气变化,而是另外有一种独特的气。
中医诊断学绪论
对瘟疫的诊断
• 《温疫论》里还说:“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 口鼻而入。”“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
• 老先生的意思就是说,这温疫,就跟过去的人要服的徭役一样, 挨家挨户的,谁都躲不过,无论年龄性别,得病的人,症状都差 不多,而且他认为这种异常的气,是从口鼻(消化道和呼吸道) 进入人体的。
中医诊断学绪论
对瘟疫的诊断
• 明朝末年,具体说是崇祯壬午年,也就是公元 1642年。
• 荷兰人列文虎克改进显微镜是1673年,之后又过 了100年,西方人才开始用显微镜逐步探究微观世 界。
体,这是人类最早提 砖砌一护”,将“药盆放炉中心,
取生物碱的记录。
用衣物盖于药盆之上”,用炭火
烟熏,则“药面上结成冰”(冰即
结晶),也就是乌头碱的结晶。
“其药制完,瓶内封固,日久下
• 书中关于乌头碱的制 法比19世纪初欧洲人
澄清有稠者砂糖样,挑起取用, 上箭最快,到身走数步即死”。
从鸦片中提炼出所谓
中医诊断学绪论
• 南北朝时期的《僧深集 • 五瘿丸方。
方》中记载的“五瘿丸”,
由鹿的甲状腺制成,是 • 取鹿靥 [yè]以佳
世界上最早的用天然甲 状腺激素治疗甲减合并 甲状腺肿大的记载。
酒浸令没,灸乾 内酒中更灸,令
香,含咽汁,味
尽更易,尽十具
愈。
中医诊断学绪论
•隋朝的《诸 病源候论》 记载了肠吻 合术。
中医诊断学绪论
对瘟疫的诊断
• 明朝末年,姑苏洞庭山有个老先生,姓吴,字又 可。那个时候也有疫病流行,吴老先生在行医的 过程中,发现这种流行的疫病和传统讲的伤寒不 同。
• 在他写的《温疫论》的序言里,吴老先生开篇第 一句话就断然否定了“六淫邪气”,也就是天气的冷 热干湿这些物理因素导致温疫的可能性。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绪论
古代中医的诊疗技术水平
• 《周礼·天官》中 明确记载了距今 3000多年的周代 就有疾医、疡医、 食医、兽医的医 事分工,彰示了 当时的医学发展 水平。
中医诊断学绪论
•1975年湖北 云梦睡虎地 出土的秦简 中记载的 “疠迁所”, 是世界上最 早的麻风病 隔离医院。
中医诊断学绪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