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的本质》阅读摘要

《学习的本质》阅读摘要

阅读心得摘要卡
资料名称:学习的本质资料来源:南京图书馆
阅读者:阅读时间:自2018年3月10 日——3月25 日约30小时。

本书概要:
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追寻,他能使人们始终保持着开放性,不断地追求自我超越甚至自我超脱。

而真正的学习是对所接触信息的“炼制”,然后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提取。

重要观点:
1.学生的学习不在课堂上。

要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必须改变我们头脑中的很多自命真理,这些自命真理限制了我们,甚至阻止我们去理解学习这一行为。

学习是由学习开始的!(P.4—7)
2.教不是学:学生从来不可能吸收老师教的所有东西,否则也就不会出现考试和测验中的“及格线”。

大脑在学习时,它会以它所接受或寻求的书面信息、图像和声音为基础,炼制一种关于现实的概念,这种概念导致新的推理形式产生,将信息联系起来,推到出结论,形成假设。

(P.15—17)
3.学习的发展来自个人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境在学习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P.31—41)
4.学习者的先有概念:先有概念和个人经历有着密切联系,构成了个人身份的基础,并植根于环境文化中。

它在和即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

每个人从自身观察、自身经验、和他人以及客体的关系出发,建立“个人的世界观”,他的情感记忆或社会记忆在其中占有决定性地位。

(P.42—44)
值得应用之处:
1.学习的益处:使人类社会更加人性化;使一切生命形式都具有能力;保持生活的热情;让人们走出惯习、依赖和自命真理,让人们从成功和失败中汲取经验并在新的情境中
再次运用这些经验,让人们理解自身和他人。

(P.52—56)
2.如果一个活动能够让学习者达到他所设定的目标,或者是能够让他理解那些令他感到好奇的事件,那么这个活动就是有意义的。

(P.64)
3.赫尔提出提出:学习=动机×习惯;变形为:动机=需求×价值。

(P.69—74)
4.对待没有动机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同时,教师应当避免在班级同学面前斥责他们或表达怜悯,而要表现出教他们的热情,表达对他们能力的信任。

正面强化永远是激发动机的上策。

(P.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