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制订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以提高药品质量分析的准确度。
适用范围:5ml、10ml、25ml、50ml、100ml等玻璃量筒。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校正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用天平称量量筒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量筒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厂名或商标。
2.2 标准温度(20℃)。
2.3 标称总容量、容量允差与单位。
xx ml ±xx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 检定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4 纯化水。
4 检定方法:
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分度量筒,加入纯化水,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所标的刻度线上,使纯化水沿着已称重的称量杯壁流下。
按规定时间等待后15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如此重复三次操作,取其平均值。
4.2 记录与计算:
4.2.1 计算:
V
20=V
标
+(P
称
-P)
V
20
为量筒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
标
为量筒的标称容量(ml);
P
称
为t℃时称得纯化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
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
20
=V
标
+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
标-P,故V
20
=P
称
+ΔP。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根据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检定周期为三年。
6 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玻璃量具检定记录》(编号:REC-QC-007-00)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