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级航母福特级航母构想图福特级航母技术解析图伊丽莎白皇后号航母设计图企业号航母里根号航母罗斯福号航母可隐身,装备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高能射线等新概念武器超越美军现役航母,将成未来决定性打击力量四大亮点■打击力量更强■信息化程度更高■作战支援设备更先进■工作生活环境更人性化2007年1月16日,美国海军下一代全新核动力航母CVN78被正式命名为“福特”号,这款多功能新概念核航母号称能像“变形金刚”那样应对未来的多种威胁。
半年订购两艘新航母2008年9月10日,美军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51亿美元合同,用于“福特”号(CVN-78)的建造。
建造工作将在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建大型航母的船厂纽波特纽斯船厂进行,这是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的首舰。
整体费用约110亿美元,预计2009年秋季铺设龙骨,2015年交付舰队。
2008年12月,美国柯蒂斯·怀特公司又获得8300万美元合同,将为美军第二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CVN-79提供设备。
这预示着将有两艘“福特”级航母出现在未来的美军作战序列中。
“福特”级航母将替代“企业”号航母和“尼米兹”级航母,成为美军海上打击的中坚力量。
四大亮点超凡卓绝一是隐身化:大量使用隐身吸波材料,配备的舰载机也将更换为具隐身功能的F-35战机。
二是无人化:大量装备无人作战飞机执行精确打击。
三是信息化:采用更先进的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系统)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可与其他武器和军种实现紧密联系和互操作,并将广泛采用电脑显示器、个人数码助理等以替代操作人员。
四是新概念化:装备射程可达300公里的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高能射线等新概念武器。
服役期限超一百年美国海军称“福特”级航母的服役期限将超过一百年。
这将要求福特级航空母舰使用一系列非常先进的技术。
福特级航母上诸如高级拦阻制动(AAG)之类的系统计划至少能够持续使用50年。
相比于将来高级拦阻制动(AAG)使用的三根电缆,现在的Mk7制动系统使用四根电缆,新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制动系统对航空器的磨损,并确保航空器被拦阻后不会脱离载舰。
据悉,美国海军计划建造11艘“福特”级航母,这11艘航母的建造工作将一直持续到2058年。
美国海军第二艘最新型“福特”级航空母舰CVN-79号2008大国航母计划2008年,除美国之外,法国和英国也不约而同推出航母计划,两国将分别建造下一代航母。
法国目前只有一艘“戴高乐”航母,新航母将确保在“戴高乐”号检修或休整时法军仍有航母可用;英国新航母被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计划造两艘。
排水量为6万吨级。
此外,日本的直升机航母16DDH2号也于去年开工。
该型航母的首舰已于2007年下水,预计今年正式服役,2号舰预计2011年投入使用。
届时日本的直通甲板舰数量将达5艘;而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也已于去年底服役。
美军现役12艘航母多以总统名字命名以总统的名字为航母命名向来是美军的传统,在美军现役的12艘航母中,有7艘是以美国总统名字命名的,分别是“肯尼迪”号,“艾森豪威尔”号、“罗斯福”号、“林肯”号、“华盛顿”号、“杜鲁门”号和“里根”号。
而刚刚投入现役的“尼米兹”级最后一艘航母也命名为“乔治·布什”号。
概述在同级舰只中的一号舰福特号(Gerald R. Ford CVN-78)正式定名之前,此级航舰原本被称为CVN-X(“X”代表“次世代”之意),稍后又改为CVN 21未来航舰计划(CVN 21 Future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其中“21”意指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航舰设计)。
预计最快会在2014年时开始服役,福特级将会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骨干,为世界上尺码、排水量与火力最大的水上武力单位。
特色有别于以往美国海军在设计新世代的航空母舰时,都是完全从零开始起草全新设计,福特级航舰是以目前美国海军主力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基本概念为蓝本,进一步改良而成的新舰级。
事实上,自尼米兹级的八号舰杜鲁门号开始,每艘新舰都较先前的设计有相当程度的改良,这样的渐进式改良手法,有助于大幅度地降低新一代航空母舰的设计费用。
相对于尼米兹级,福特级航舰的改良重点有三个主要方向,包括提升新航舰的作战能力,改善官兵在舰上的生活品质,与降低成本。
为达到这三大目标,新航舰会较现有设计增加25%的出击率,新一代的动力来源可以产生多出三成的电力,配置整合化的作战系统,与高度的作业自动化等等。
根据美国海军方面的声明,福特级航舰上各种不同的新设计中,最主要的重点将包括下述几项:新的推进系统设计将能有效减少动力部门在运转与维护方面所需的人员编制达50%。
新登场的电磁弹射器与先进拦截索能配合未来的舰载机设计之需求,甚至能起降无人飞机。
改良的武器与物资操作设计,能在航舰上更有效地运送、调度弹药或后勤物资,大幅提升后勤效率。
改良且加大的飞行甲板,能够大幅提升战机出击率达25%的水平。
较小的舰岛设计可以容纳由DD(X)计划所发展出的新式双频雷达(Dual Band Radar,DBR)新式的整合化作战系统(Integrated Warfare System),包括更为弹性的船舰构造设计,能根据未来的作战任务需求,弹性地调整舰上设施的配置。
成本由于近年来逐年下降的国防预算比例,美国军方如果想要保持目前所拥有的航舰战斗群数量,有效降低每艘新舰在开发、制造、运作与维护时所需要的费用,将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针对这需求,福特级航舰的设计理念非常重视成本的控制。
福特级的开发费用为56亿美元,但其中有32亿是用来开发此级航舰所需的新式技术与系统,真正用在海军造舰转换(Shipbuilding Conversion, Navy appropriation,SCN)以进行此级船舰细节设计的拨款,反而只有24亿美元。
建造费用方面,军方将在2008会计年度拨款81亿美元签下一号舰福特号的建造合约,并预期在2015会计年度结束前接收新舰。
与现行的尼米兹级航舰相较,光是建造费用上每艘福特级航舰就可以节省约3亿美元的金额。
但是,船只的建造费用通常只是成本中的一小部份而已,对于一艘规划至少要使用达50年的航空母舰来说,平日的操作成本才是影响最大的关键。
相对于尼米兹级航舰,福特级预计能在50年期的服役售限中节省下大约53亿美元的费用,这些费用的降低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节省自舰上人员编制的精简——由于更有效率的操作设计与大幅自动化,福特级较尼米兹级可以减少约800人的船员编制,除此之外,舰上的航空大队尚可再另外精简约400名人力(其中大部分是地勤人员),且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将较目前的航舰设计为低。
根据估计,福特级航舰50年的总操作费用预估大约为268亿美元,相较之下,一艘尼米兹级航舰在2004会计年度50年的总操作费用,大约为321亿美元。
建造包括一号舰福特号在内的所有福特级航空母舰皆将由位于维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的诺斯洛普-格拉曼纽波特纽斯(Northrop Grumman Newport News,NGNN,其前身为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造,该造船厂是目前美国境内唯一一个拥有补给或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能力的造船厂。
参与福特级航空母舰设计/建造计划的厂商,表列如下:设计/建造:诺斯洛普-格拉曼纽波特纽斯舰身设计:电动船舶公司(Electric Boat)核能反应炉设计:贝提斯实验室(Bettis Laboratory)电磁飞机弹射系统(EMALS)与先进拦截索(AAG):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作战系统整合:雷神(Raytheon)主推进单元:奇异(General Electric)主发电机:诺斯洛普-格拉曼海洋系统(Northrop Grumman Marine Systems)升降机:联邦设备公司(Federal Equipment Company)造舰计划目前已经编入计划的CVN 21级航舰有三艘,舰体编号分别为CVN-78、CVN-79与CVN-80。
美国海军于2007年1月16日宣布,预计建造的首艘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式命名为杰拉德·福特号(USS Gerald R. Ford,CVN 78),以纪念在2006年12月26日晚间去世的美国前总统杰拉德·福特。
CVN-78计划将在2007年时起造,并且在2014年时开始服役以取代届时舰龄将超过50岁的企业号(USS Enterprise CVN-65)。
至于CVN-79则是计划在2012年时起造,2018年时就役,以取代也是会在届时超过50岁的肯尼迪号(USS John F. Kennedy CV-67)。
以会计年度作为计算依据,CVN 21级航舰的规划时程大致如下:CVN-78建造合约签订:2008会计年度CVN-78签订建造合约,2012会计年度CVN-78交舰;2013会计年度CVN-79签订建造合约,2017会计年度CVN-79交舰;2019会计年度CVN-80签订建造合约,2023会计年度交舰。
性能数据满载排水量100000吨,长332.8米,宽40.8米,吃水12.4米。
飞行甲板长332.8米,宽78米。
动力:2座核反应堆,4轴。
航速30节以上。
人员编制4660人。
导弹:2座雷声公司的垂直发射系统(VLS),改进型“北约海麻雀”(NATO Sea Sparrow)舰空导弹;2座MK49“拉姆”舰空导弹发射装置。
75架以上飞机:F-35C、F/A-18E/F、E/A-18G、E-2D、MH-60R/S、J-U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