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各科后期复习策略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泰安一中刘新宇离高考只剩三十天多天的时间了,高三同学已进入了后期复习阶段。
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广积粮”,第二轮复习是“深挖洞”,当前的复习主要是通过综合训练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包括知识的迁移重组以及方法技巧的培养和训练等。
一、研读《说明》仔细对照2013年和2012年山东卷《考试说明》,感觉变化不大,整体上相对稳定。
变化1:但今年特别对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了要求。
在考题中的命题角度有: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配平;④涉及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的计算等。
变化2:“题型示例”变化较大,感觉考查的内容和变化的方向是向全国高考试题延伸。
总体感觉:1、注重基础,难易适中;2、考点明确,知识覆盖面广;3、重视能力,关注化学素养;4、突出主干,强调实验。
试题将进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选精练当前复习,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总结归纳会做的题型中的思维步骤,解答步骤。
在后期备考中要注重精做题,强化解题的有效思路,规范作答,做到对解答题目的流程、规范、格式做到心中有数。
训练时养成良好习惯,如做题速度要稳定,不经常看时间,不拖沓等。
三、专题强化化学专题主要指:(1)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其应用;(2)四种平衡体系(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平衡)的理解和应用;(3)原电池与电解池(4)计算型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5)反应焓变;(6)图表信息题;(7)化学实验分析、设计与探究;(8)化学与生活、生产、能源、新科技和新材料;(9)新情境题。
要特别注意:1、加强实验设计、分析和实验探究近几年高考中,实验题分数偏低,得分较难。
但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仍是考查重点,做一些精心设计的不同类型的实验题,经过分析、探究、尝试,能培养正确的思路,严谨的实验能力和一定创造力。
也可以看一些实验课件,加强理解。
实验复习注意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定量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
2、加强规范作答和训练①注意化学文字表述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从阅卷看,考生文字表达不仅缺乏化学素养,而且文字表达差,实验题更暴露出这一点。
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与答案对照,理解记住背过,力求表述准确、流畅、完整和简洁。
注意高考阅卷教师是“看对不看会”。
②化学用语、化学专用词语、反应条件、各种化学符号的规范准确书写。
四、强化改错第三轮复习的时间比较短,着重复习错题成了复习效率最高的一种策略,“错题的归类、攻坚”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研究改正,除了把不懂的问题弄懂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查缺补漏的工作要有计划性,把各科急于想解决的问题列一个计划(要小一点,不要太宽泛),每天按计划完成。
五、重视反思后期复习,一定要加强学后反思与巩固,防止做题不少,想题不多,没有反思,没有沉淀,没有升华。
反思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及考查的知识点。
反思解题规律:解答本题时的方法有无规律可循解题思路是否严谨解题方法是否灵活、有创意怎样解答最具有技巧性且最简单反思解题的失误:失误属于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在解题时走过哪些弯路这些问题是如何改正的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吗解答这类题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反思题中的陷阱所在、自己的推理是否严密、有无漏洞反思语言表述是否准确、简明、严谨、完整解答过程是否优化哪些思维回路是在盲目中被多余添加的六、回归教材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在二模备考的阶段,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符号、反应和实验等可能会成为此阶段复习的盲点,而高考的考题中,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往往就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题设的条件、甚至是解题的关键因素。
因此后期回归教材就非常有必要,即要“学会看书”。
还要善于归纳总结,比如置换反应、歧化反应、化合反应、快速制取气体、催化、电解、高温等,这些都有可以成为我们做推断题的题眼。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试题形式稳定、难度不大,内容新颖但又中规中矩,同学们可充满自信、积极准备,安心备考。
【名师指导】数学——回顾基础注重交汇提升能力优化习惯回顾基础注重交汇提升能力优化习惯——2013年高考数学最后冲刺马启银再过几十天,2013年的高考大幕即将拉开。
对比今年和去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数学),今年文理科数学都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考试范围中只在一处作了微小的调整,文理科都将原来“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删除了“不要求记忆公式”这句话,题型示例中虽然更换了部分样题,但考查方向没变,特别是六道解答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与2012年完全一致。
可见今年高考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中继续强调命题稳定性,试卷仍保持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难度,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面对最后几十天的复习与模拟,提醒考生做好以下四点。
回顾基础:考生要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达到基础知识基本公式烂熟于心,准确把握各考点的层次要求,不盲目拓展和加深。
按模块将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形成知识网络。
如数列模块可串成如下主线:等差(比)的综合运算——求通项方法——求和的方法——数列的单调性与周期性,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利于考生在考试中灵活解题。
注重交汇: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交汇和结合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通过训练,考生要梳理考点之间的联系。
比如函数模块,要寻求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的交汇点。
提升能力:高考数学注重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法通解。
复习除了进一步夯实基础,还要加强对高考热点、重点、重要通性通法的训练,不搞偏题、怪题。
强化分类讨论、转化化归以及数形结合能力。
另外不同于全国大纲,山东把运算求解能力放在第一位,所以考生要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优化习惯:考生在训练中要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习惯,既要做到限时,又要讲究解题技巧。
要抓审题,审题时注重条件与问题的结合,主动把所做题目归入已掌握的知识网络中。
还要抓专注,抓计算,抓解答题的版面设计和步骤的规范,甚至抓草稿纸的使用。
另外高考将至,考生大多会产生焦虑情绪,适度焦虑是正常的,有利于学习,但是过度焦虑则会影响复习与考试,要调整好心态,学会放松自己,不过多去关注成绩,要把重点放在问题的查找上,每天做一些积极地自我暗示和进行适量的运动也是很好的调整办法。
【名师指导】语文——整合知识形成能力蔡秀山高考临近,时间紧迫,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收到良好复习效果,需要研究考纲,讲究复习策略。
《考试说明》延续2012年的思路,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能力考查,综合考查。
特别注意样卷示例的变化,语言运用题第23题原仿句题例去掉,新增第34题“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该题型的增加,应该预示着今年的高考将更侧重对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和表达方式的考查,在备考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近五年来山东卷考了三次散文两次小说。
但样卷中出现了戏剧试题,因此对于考试中还未考过的体裁,如外国小说、微型小说和戏剧,应适当练习。
因为体裁不同,阅读和答题的思路也不同,一定要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科普类文章已连续考了两年,虽然不排除今年继续考的可能性,但同学们应该重视新闻类和传记类文本。
备考中务必对必考与选考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梳理清楚,整合语言基础知识,重新翻阅语基知识,背诵默写,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储备,整理历次练习上的语基题目,做好错题归类和错误分析。
诗歌鉴赏要从如何读懂以及如何鉴赏两方面着手,既要有相应的实词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如技巧的辨认和技巧的作用),还要有相当的答题技巧。
同时要深刻理解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部分,避免把备考仅仅理解为对知识的记忆,要更侧重能力的形成。
备考的最后阶段,作文是重中之重。
要充分在审题、立意、选材、文体、样式、技巧等方面做好练习,审题要准,立意须稳,要准备好各类鲜活的素材,要多挖掘自身材料,多关注社会材料,多整理书本材料。
要形成适合自己、适合题目、适合材料的作文结构样式和写作技巧。
要重视新材料作文、命题和半命题作文。
从去年全国各省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新材料作文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其中寓言类材料作文,全国卷中时有出现,山东卷近五年还没考过;而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颇大,因此,同学们应适当进行练习。
在老师指导下广泛掌握信息,了解大趋势,放宽视野,让备考更有效果。
英语复习建议刘士勇经过高三阶段紧张有序的一轮二轮复习,同学们已经完全熟练掌握了高考必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肯定也达到了最高达水平。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条不紊的进行复习训练,对进一步稳定自己的水平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也至关重要。
我的建议是:重视综合训练。
最后阶段,各校都会组织几次模拟考试,发一定数量的综合试题。
同学们应高度重视每一次模考,通过模考,我们可以体会并适应紧张的考试气氛,同时,也能锻炼自己在这种气氛和环境中临场发挥的能力。
对于综合试卷,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完整的做整套试卷,这样,既训练思维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算是一种自我模拟训练,和对正式模考的补充训练。
通过综合训练,我们才能将平时掌握的知识贯通起来,才能形成实战能力。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些训练中,要注重训练的过程和答题的规范训练,不要纠结于具体成绩。
综合训练益精不益多。
综合训练固然重要,但同学们也不宜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中。
这里所说的“精”,是指对试卷的“精耕细作”。
每做完一套试卷,都做好对它的深入反思。
例如,时间掌控方面自己有哪些成功的作法,在哪个专题上自己还有成绩提升的空间,哪个知识点掌握的还不够熟练,应如何补救等等。
还要细细品味这套题的整体内容和出题者的考察思路。
肯定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建立自信。
对于出现的知识性错误,一定要做好及时补救,以便巩固完善知识体系。
做好四个保持。
1.保持平常心态。
要忘掉高考,忘掉倒计时,忘掉成绩,忘掉过高的目标,坚持每天充实的学习。
同时,充满自信,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
2.保持正常水平。
通过综合训练,同学们的英语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肯定会稳中有升,但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成绩有突飞猛进的提高,避免不必要的烦恼,保持就是胜利。
3.保持综合训练与基础知识复习的合理时间分配。
侧重综合训练的同时,不要忘记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对错题集的复习等等,同时,听力训练,课外阅读,写作的提高都要兼顾到。
4.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规律。
自己的学习规律还要坚持,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综合训练时间最好调整到高考时间——下午的3: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