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1.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就叫做质点. 可视为质点的情况:(1)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2)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2.时间与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如第2s 末、2s 时(即第2s 末)、第3s 初(即第2s 末)均表时刻.时刻与状态量相对应,如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如:4s 内(即0s 至4s 末)、第4s (是指1s 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的换算: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时间与过程量相对应.如:位移、路程、冲量、功等. 3.位置、位移、路程物体的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研究,而机械运动是物体随时间位置的变化,而位置变化的距离确立为位移。
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它不能表示位置的变化,而位移是起点到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方向是从起点指向终点.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与路径有关.说明: ①一般地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②时刻与质点的位置对应,时间与质点的位移相对应。
③位移和路程永远不可能相等(类别不同,不能比较)4.速度、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物体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内(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定义式为:s v t∆=∆,平均速度方向与s ∆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质点在某段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l与t∆的比值,是标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5.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上相应点的切线指向前进方向一侧的方向.速率:速度的大小就是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6.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v/△t(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
a的方向只与△v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3)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做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研究正在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动作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
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受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作质点B .无论什么物体,也无论什么运动,只要以地面为参考系,就能将其看成质点.C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同时在自转,由于电子很小,故研究电子的自转时,仍可将其看作质点.D .在研究物体的平动时,无论什么物体都可看作质点.4.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5.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前1t 内的位移是1s ,在该时刻后的2t 内的位移是2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221212112t t t t t s t s +- B .)(21212112t t t t t s t s +- C .)()(221211221t t t t t s t s +- D .)(21211221t t t t t s t s +-6.一人晨练,按图所示走半径为R 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 的半圆,BD 、CA 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 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 行进,则当他到D 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位移的方向为 .7.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为零时,路程一定为零 B .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C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D .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以等于路程8.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 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相邻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 600个元件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 200个工件9.一列长为l 的队伍,行进速度为1v ,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2v 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2v 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CD10.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距离MN为d=10m,如图1-1-3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0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t =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答案:A解析:选项A 中,地球可以看做一个质点,因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与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无关;B 项中,地球不能视为质点,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不同的,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点,在一点上怎么能区分不同地区呢;C 选项中,很显然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硬币不能看做质点;D 选项中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当做质点。
2.答案:C解析:在放映时,观众所看到的“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是以飘动的白云为参考系来判断“孙悟空”的运动,所以选项C 正确。
3.【解析】质点的选取: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答案】AD4.【解析】位移与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它是从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物理量,它是矢量;路程是从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路径轨迹长度.路程是标量.A 正确.位移和路程都是物理量,不存在直线或曲线问题,B 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即使大小相等也不能说二者相同,C 错,D 正确. 【答案】AD5.【解析】设某时刻为0时刻,则21t -时刻的速度为111t s v =,22t 时刻的速度222t s v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222112t t v v a )()(221212112t t t t t s t s +-6.解析:路程的大小为轨迹的长度,ABC 为πR,COD 为πR,ADC 为πR/2;曲线ABCOAD 的长度为5πR/2,位移大小即AD 的长度,为 R.位移的方向为A 指向D,为正东南方向.7.8.【答案】A .答案:BC解析:由图乙可知,相邻两个工件通过传感器的时间是1 s,由于1小时等于3 600 s,故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 600个工件,选项C 正确;传送带的速度v=s/t=0.2 ×1m/s=0.2 m/s,选项B 正确.9.【解析】若以队伍为参考系,则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21v v -;通讯员再从队伍头返回队尾的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21v v +,则整个运动过程经历的时间为:2121v v l v v l t -++=,则队伍在这段时间相对地面前进的距离为:22212112v v l v v t v s -==10.【解析】在t ∆内,光束转过θ∆=t ∆×T360= 15,若激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在接近N点,则光束与MN 的夹角从450变为300,故车速s /m 7.1d t30tg 45tg tL v 11=∆-=∆=,若激光束照射小车时,小车正远离N 点,则车速s /m 9.2d t45tg 605tg tL v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