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课论文

毛概课论文

毛概课学期论文——《毛泽东选集》读后感姓名:姚正荣学号:130703130学院:人文院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现在的网络世界,大量的信息消息铺天盖地,各种速食快餐式的文章书籍一时让人招架不住。

从小打到看过很多书,不管是对于网络还是书面的文字,那些似优美非优美,似行云流水非行云流水,插科打诨似幽默非幽默,似犀利非犀利的文字,都让我觉得腻了倦了。

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后》,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毛泽东选集》的几卷。

在《毛泽东选集》的诸多文章之中,我最喜欢的是他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次还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等。

这里我想谈一谈的是我最喜欢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

当时国民党的反动潮流声势浩大,以陈独秀为首的右派不敢支持农民革命斗争。

在此契机下,毛泽东经过了一个月的调查和考察,和有经验的农民和参与农民运动的同志举行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材料,最终这些材料也传化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主题思想。

在文章里,他先陈述了农民运动概况,批评了反对农民运动的谬论,并且仔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娓娓道来,明明白白,铿锵有力。

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气势。

读完整篇文章,真真佩服毛泽东简单却深刻语言,没有一个高深的字眼,朴朴素素的口语化文章,深邃而有力。

这是很多很多书籍文章所缺乏的,不管是文艺类,还是所谓学术类著作。

联系到毛泽东自身的经历,这样简单干练但却字字珠玑的文章是很合理的。

毛泽东从小就接受了较为良好的教育,后来进入新式学堂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像其他许多的共产主义者一样,只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谈社会主义,而是真正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际需要的群众的身上。

毛泽东在家乡领导农民运动不仅给他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也转化为深刻的思想。

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所述“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又会反作用于实践”,《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完完全全来自于毛泽东的实践经验,因此深刻。

可能是受现在多元化、荒诞化的文化影响,现在有许多人不提毛泽东思想,也不提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到了就觉得很荒唐、很可笑,觉得是被共产党的政治手段蒙蔽了双眼。

但是,我觉得《毛泽东选集》不应该单纯地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上理解,相反地,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毛泽东选集》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篇中写到:“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

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这段话看起来就是在谈论战争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生活也正像战争一样。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自己也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在先天条件上,我们是远远落后于他们。

在人生的道路上,家庭和社会虽然也会对自身造成重大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生的指挥员,是否能有主观的能力,通过决定地有步骤地的努力战胜他人。

共产党在抗战初期和内战初期,实力都相当薄弱,远远落后于日本军队和国名党军,但是党的指挥官们凭借自己洞悉战争的规律和自己的聪明才智,采取了游击战战术和农村包围城市战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我们自身,了解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不断地努力,永不放弃,最终也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讲到:“……应用马克思列宁注意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要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向认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中心环节,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薄弱环节又是制定正确针对性的政策和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的前提。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树立远大的目标,这些目标往往都是崇高的,不切实际的。

当然,这并不说我们根本就不能能实现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而是相对于这些远大地有点遥不可及的目标来说,脚踏实地的完成当前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目标才是务实的。

我们的远大目标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情设定的,有些和我们的实际并不相符。

假如作为一个在自己的视力不好,却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飞行员,我认为这就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热情是重要的,而把热情和实际相结合才是我们最终取得理想目标的法宝。

《毛泽东文集》第3卷写到:“讲到个性与党性,党性就是普通性,个性就是特殊性。

没有一种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础上的。

没有特殊性哪里有普遍性?没有党员的个性,哪里有党性?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

……党员是有各种不同的个性,谁要抹煞各种不同的个性是不行的。

抹煞各种差别,结果就会取消统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没有统一性。

”这里毛泽东提到的是党性和党员个性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身也在被个性和社会性所困扰。

个性使我们先天所形成的,带着明显的个人印记,而在我们踏入社会后,个性被渐渐磨平了棱角,人开始逐渐变成了社会的人,变得趋同而市侩。

毛泽东的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上的人的整体的一致性是需要的,但是个人的独特个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形形色色的人,那里有丰富多彩的世界。

毛泽东自己就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他的一生是强烈追求个性解放的一生,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与整体的潮流相违背的。

他早年认为:“吾人应充分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罪莫大焉。

”青年时期,毛泽东常说自己“性不好束缚”,还主动发广告征集和自己性格相投的人。

他的主导思想就是反抗一切束缚个性的规范和秩序。

毛泽东的个性是绚丽多彩的、多层次的,又是复杂的,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身上兼有虎气和猴气,虎气为主。

所谓“虎气”,是讲他的原则性以及坚持原则的斗争精神。

毛泽东一贯重视路线、政策、方针、重大理论和重大原则问题。

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总是坚持不渝,绝不动摇和妥协。

所谓“猴气”,主要是讲执行原则时的策略上的灵活性,则与道家、老庄的超凡脱俗,浪漫洒脱,无拘无束,适应即兴颇有相通之处。

在毛泽东的个性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巨人性格和挑战意识、造反心理以及潇洒、豪迈、浪漫和富于想象,从不满足于现状。

再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深入精辟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乱的一篇重要文章。

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子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毛泽东同志认为,只要通过发动农民,集中优势兵力,实现红色割据,革命力量一定会逐步壮大,星星之火,必将燎原!虽然文章里的星星之火是指当时的红色革命力量,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星星之火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合适的机会,而是自己是否不示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志,这是一个人能够参与竞争,并且能够最终赢得竞争的根本所在。

始建于1918年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起家之时只不过是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电器行,只能生产简单的电器插座。

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拥有20万名员工的世界闻名的大公司,所生产的电器和办公设备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领域中。

1946 年仅靠500美元起家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是索尼公司的前身。

由于资金困难,起初只能靠专门修理收音机过日子,以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

时至今日,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企业之一,建有70余家分公司和工厂,雇员多达4万多人,其电子产品的年销售额高达50亿美元,发展成为庞大的跨国企业。

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15岁时小学毕业,到一家小米店当学徒;次年以借到的200元钱开了一家米店,其辛勤程度是今天的人们所远不能想象的。

但现在,他已成为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华人企业家,在台湾各大富豪中雄居首席。

有“海上霸王”之称的包玉刚,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独立船东,他拥有的商船最多时达到210艘,总排水量2100万吨,价值十余亿美元。

而他当年的起家老本不过是一条已使用过27年的8700吨重的旧货船。

更早之前,他不过是一个于1949年出走到香港的银行小职员而已。

今日香港房地产大王李嘉诚14岁时父亲去世,被迫离开学校,到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当一名泡茶扫地的小学徒,三年之后成为一间五金制造厂以及塑料裤带制造公司的推销员。

到1950年时,才以自己的多年积蓄加上向亲友筹措的五万港元,开了一间小工厂,生产塑料裤带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开始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美国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唱的:“我不在乎穿得破烂,因为事业成功的都是狗崽子”,事情也确实是这样,不安分的美国人最崇拜的就是白手起家,讨厌依靠别人力量往上爬,认为这样没出息。

使美国人津津乐道的是:铁路大王范德尔比特出身是一艘帆船的主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一位游方外科医生的儿子。

钢铁大王卡内基是苏格兰手机织工之子,汽车大王福特则是机械匠出身。

愈是你祖宗里没有名人,而你却有才华,有成就,才表示你是靠自己努力得来,这才值得我崇拜,值得己骄傲。

在这个时候,眼红别人的成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抱怨现实也是无益的,重要的是一心一意地横下一条心来脚踏实地的干出一番事业来。

对于我们来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实力的大小、关系的多少,重要的是有没有敢于竞争的勇气和善于竞争的谋略,只有敢于竞争并善于竞争,个人才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读了这些平时不怎么愿意碰的书之后才发现,收获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毛泽东以其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

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

毛泽东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深深知道中国人的信仰,也深深知道中国人的问题,并且深深知道中国人的出路。

他深入了社会的底层,达到了思维的高层,用最经典的中国语言揭示了“革命与传承”的真理。

他告诉世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建设一个信仰的家园。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和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继续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和精神支柱。

只要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归依,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聚精神,用发展的观点面对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不断用共产主义信念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国人民一定会在站起来之后,超越富裕,走向幸福而强盛的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