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技术交底样本

涵洞技术交底样本

(5)涵洞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填料与压实标准应与相邻基床表层相同,基床表层以下应选用A组填料,压实标准应符合基床底层的要求。当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的填料还应满足渗水土的要求。
横向结构物基坑以混凝土或碎石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6)施工注意事项
图4.2.1-1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框架涵施工实景图见图4.1.1-2。
图4.2.1-2框架涵施工实景图
底板模板比较简单,但必须注意内边墙底部斜角模板设置准确,要有可靠的定位设施,保证灌注混凝土中不发生偏位,给上部立模造成困难或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施工分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灌注底板及边墙脚斜坡体部分,第二部分则一次浇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滑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斜坡段边墙的灌注,滞后于底板约1.0~1.5小时,即待底板混凝土沉凝后于初凝前再接灌上部混凝土,以免混凝土灌注捣固时,混凝土从底部隆起,造成施工困难。底板混凝土灌注后,要注意控制板面标高及抹平收浆,进行二次压面,并及时遮盖,以防混凝土水份蒸发产生塑性开裂,同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混凝土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纹。边墙及顶板混凝土采取一次性浇筑。在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测量复核及放样,安立墙内模及涵顶底板,涵体内模采用竹胶模板,按模板设计尺寸下料制做加工,做到大块拼缝严密、板面平整。内模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纵横剪刀撑加固,在支架顶部铺设方木和底模。内模安立后,即可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顶板两层钢筋间设立支架体系,确保施工中顶层钢筋不发生凹陷变位。钢筋绑扎完毕并经自检,监理复验合格、签证后,即可安设外模。墙混凝土对称灌注,并设串筒,使混凝土由串筒下灌,防止冲击模板及混凝土离析,采用人工摊平,分层捣固。灌注到顶板部位后,对灌注进行周密安排,防止产生施工冷缝,顶板灌注一次到位。对顶板顶面要严格控制标高,及时抹平、收浆、遮盖及防护,防止顶面破损或开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并加强养护,根据气温条件养生采用薄膜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4)涵洞附属工程施工
涵身完成后,立模浇筑混凝土翼墙墙身和帽石圬工。
涵洞出入口段开挖成形后及时做基底垫层。锥坡、泄床等工程,必须在基面夯实、整平后进行。主体圬工完成后,立即施工出入口铺砌、锥体等附属项目。砌锥坡、护坡和河床铺砌层等工程,必须在坡面或基面夯实、整平后,开始铺砌。主体圬工完成后,立即完成上下游出入口铺砌、锥体的干砌片石等附属项目。附属工程完成后,抓紧疏通上下游沟槽,处理好取土坑和弃土堆,保证排水畅通。
1.2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1.2.1.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1-1。
1.2.2.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说明
(1)基础施工
地基处理完成且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开挖。基础开挖处理完毕后测量定位,进行底板钢筋的绑扎以及模板的安装。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于基坑四周设挡水埝和临时排水沟,下雨前,采用防水篷布覆盖基坑,防止雨水进入基坑,浸泡地基,雨天不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混凝土浇筑。
1)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2)过渡段地基处理应于横向结构物施工前进行。
3)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4)过渡段处理措施及施工工艺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现场试验。
1.3.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涵洞施工前,根据施工图,对现场地形、地质情况,位置、方向,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调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和设计人员联系解决。
新建郑州南站
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南站项目部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编制部门
二工区
分部工程名称
涵洞工程
交底部门
桥涵架子队
分项工程名称
框架涵
接收部门8
交底内容:
1涵洞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1.基底处理方法及工艺
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基。开挖时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必要的放坡,基槽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签证后,应及时砌筑基础,封闭基坑,避免暴露过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响地基承载力。涵洞基底地基条件,要求涵洞基底置于良好的地基上,涵洞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差异的地层,要求基底地基基本承载力不小于150KPa,若达不到要求应采用地基处理。
(3)涵体防水层的施工
涵洞的边墙及顶部防水层,是其安全使用极其重要的设施,施工中严格控制防水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做到涂刷均匀、粘贴齐全、密贴、粘合良好、搭接严密、长度合格,并按要求认真做好防水层的防护设施,确保使用中不发生渗漏。
首先清除沉降缝内杂物,然后沿涵身方向分节进行沉降缝施工作业,沉降缝端面要做到整齐、方正,基础、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并贯通,沉降缝填塞物要密实。用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所有塞缝的沥青麻筋是先将麻丝拧成条带形,放到热沥青中浸透,再进行沉降缝填塞,然后在外侧表面涂抹热沥青。内侧预留5cm用M10砂浆堵塞。防水层施工前先将涵身表面及沉降缝外表面用砂浆抹平,清扫干净,以便使涂刷的沥青与砌体粘结牢固。具体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方法以设计图纸为准。
(2)钢筋混凝土施工
涵体混凝土施工先进行水质化验和原材料试验,根据气候条件掺加外加剂,选择施工配合比。在基坑开挖及处理完成后,经检验合格签证,即可施工垫层,现场绑扎钢筋。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将两侧边墙的竖筋一块绑扎到位,采取合适的固定底板上、下层钢筋及边墙钢筋定位措施,做好底板下层钢筋的支垫,保证底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涵洞主体圬工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且涵身沉降缝、防水层施工完成,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涵背回填;涵洞两侧基坑回填土,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基坑回填至原地面平整后应用震动碾压机至密实,涵路过渡段按照路基专业相关标准和要求办理。涵洞两侧路堤填土必须对称均匀填筑,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的90%,禁止一侧填土造成偏压。涵顶部分的填料规格及技术标准不得低于路涵过渡段的路基填料规格及标准。当涵顶填土厚超过1.2m时,允许施工车辆在涵顶通过。涵洞顶板顶路基填料施作时,需严格控制不破坏防水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