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

《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

《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
目录
1课程基本信息 (2)
2课程定位 (2)
3课程设计思路 (2)
4课程目标 (3)
5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4)
6课程内容与设计 (4)
6.1 课程整体设计 (4)
6.2 课程单元设计 (8)
7 课程考核与评价 (11)
8 课程教学条件 (12)
8.1 教材选用与编写 (12)
8.2 辅助教学资料 (12)
8.3 教学环境与实践条件 (12)
9 其他说明 (12)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定位
《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

与该课程相关的后续课程有《商务谈判与推销技术》、《广告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等,本课程要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后续的应用性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与业务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以培养学生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综合提高学生整体职业素养、职业能力。

按照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与“知识+素质+能力”的目标要求,培养高职产品营销与策划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依据“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线,兼顾学生后续发展需要,选取符合市场营销职场所要求的市场营销知识、素质和能力为教学内容;在基础知识的选择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服从培养能力的需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按照营销岗位能力、营销工作流程和学生思维逻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特色,把教学活动置于职业情景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

1.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根据工作岗位群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配置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市场营销学》在培养学生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和能力过程
中起着基础的和引领的作用,需要从整体上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这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懂得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素质要求,为进入营销实务的学习和训练奠定一定的基础。

2.突出“四大支柱”。

产品决策、定价决策、渠道决策、促销决策是任何营销岗位都必须涉及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必须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和训练。

3.体现发展创新。

课程设计了直复营销、服务市场营销等特殊领域的市场营销,这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给市场营销带来的发展需要,其目的在于能正确认识营销工作中的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提高营销人员的执行力。

4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明确营销实务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了解并基本掌握直复营销、服务市场营销的特点和基本技能,了解营销管理的内容,并能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1知识教学目标
1.认识市场营销环境,掌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基本策略;
2.理解顾客价值理论,掌握研究消费者需要、动机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3.掌握市场细分的基本理论、目标市场策略、市场定位策略;
4.掌握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的主要内容;
5.了解市场营销战略和营销控制的相关内容。

4.2能力教学目标
1.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具备观念创新意识;
2.初步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能运用所学方法,结合自己比较熟悉或了解的某个特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
3.能够运用市场细分的若干种方法,选择相关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进行市场细分,进而选择目标市场,推出相应的目标市场策略和市场定位策略;
4.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购买行为和购买过程,并能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5.能够针对具体的企业选择与设计产品策略与价格策略;
6.能够结合相关案例对某企业实施的分销策略进行利弊分析,基本上能够设计和践行相关的营销活动;
7.可以根据市场条件选择与设计促销策略,组织参与促销活动。

4.3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市场营销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强烈的法律意识;
2.具有很好的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
3.具有与人合作共事和团队精神;
4.具有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意识,分析判断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5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表 5-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6课程内容与设计
6.1 课程整体设计
表 6-1 课程整体设计
6.2 课程单元设计
表 6-1-1 学习模块1教学组织设计
表 6-1-2 学习模块2教学组织设计
表 6-1-3 学习模块3教学组织设计
7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过程性考核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职业素质、知识与能力等掌握情况,终结性考核主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各考查项目所占比例如下:
表7-1 考核项目及所占比例
11/ 12
8 课程教学条件
8.1 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选用原则: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注重应用技能、紧扣今后的职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教材选用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教材:《市场营销能力基础》,彭石普,梁若冰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07月
8.2 辅助教学资料
参考教材:
(1)《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菲利普.科特勒著(2)《市场营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纪宝成主编
(3)《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吴建安主编
(4)《市场营销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郭国庆主编
8.3 教学环境与实践条件
应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建设多家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校外实训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9 其他说明
(一)本课程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取舍处理。

(二)本课程理论较强,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感悟“营销”,认识“营销”。

同时需要精心策划课堂活动,从而通过各种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