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漂浮育苗中的病害物理预防技术

烟草漂浮育苗中的病害物理预防技术

烟草漂浮育苗中的病害物理预防技术烟草漂浮育苗中的病害物理预防技术在烤烟漂浮育苗过程中,因高温、高湿环境和烟苗密集等因素,烟草病害的发生流行常常呈直线型爆发式流行,其传播速度快,后果是毁灭性的。

因此,为了预防病害的发生,传统的做法是在育苗场地的入口处设置足底消毒区、场内过道土壤硬化处理、漂浮池消毒、漂浮板消毒、剪叶工具等消毒,但烟草病害随着周年栽培延续愈来愈严重,生产中亟待需要注入新的植保方法来重振老基地漂浮育苗的辉煌。

新方法则是一种物理植保技术:空间电场促生防病技术。

此文之所以刊出,其原因就是要和贵州的烟草界朋友合作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防治传统漂浮育苗连续化生产累加病害的物理植保模式。

传统的烤烟烟草漂浮育苗现场根据贵州朋友提供的图片和相关设计,我在这里添入了空间电场促生防病技术措施。

贵州烟草漂浮育苗基地的物理植保技术实施方案见图1、图2、图3.目的是解决气传病害(图1、2)和水传病害(图3)以及一些生理病害。

图1 正在施工的浮板育苗基地图2 已经播种完毕的漂浮育苗现场技术说明:空间电场可以预防任何气传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并能提高根系环境的氧气含量,促使根系活力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正向的空间电场还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抗阴天能力。

图3 预防水传病害的空间电场放电处理技术模式技术说明:(1)采取间歇工作的空间电场系统可以控制水体的pH值和水体微生物,并保持水体的生物安全和理化安全。

(2)此法也可以设置为液中放电,可预防蛞蝓危害。

在正向空间电场环境中,无论是土壤栽培还是漂浮育苗,其根系与水形成的边界层都会产生水分的微电解,也就是生氧的电化学反应,于是根际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就会经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相应根系活力也就有了高水平,这就是在正向空间电场环境中植物根系亮白的原因。

同样,空间电场的变化又会调控植物、土壤、营养液生活体系中钙离子流向与数量,进而调控着植物的一系列生理代谢。

这是一种静止营养液栽培植物的电动力学模型,其在生产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对于烟草漂浮育苗,设置正向空间电场可以预防烟草烂根病、猝倒病、青枯病、野火病、炭疽病、黑胫病、根黑腐病等水传气传混合病害。

在漂浮育苗中,按照空间电场驱动植物输运矿物质等电解质营养的电动力学原理,漂浮池的宽高比a/(b-c)远远大于1,故使用空间电场可以有效地促进生长和预防气传与水传病害。

在空间电场环境中,烟草苗会获得放电产生的空气氮肥,叶片正绿且厚大。

由于空间电场中的空气放电作用,烟苗和腐败植物根系产生的乙烯会被分解,根系、叶片老化速度显著降低,生长速度快而健壮。

在空间电场环境中,因空间电场采用的是间歇工作制,故在空间电场消失的时间内,设施内的湿气含量会增加,这些湿气会在下一工作周期内变成带电荷的氮肥雨而滋润烟苗,进而促进烟苗生长。

烟草生产全过程由于漂浮育苗技术的优越性,漂浮育苗技术快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但是,在大面积推广的同时,漂浮育苗技术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在育苗季节遇高温干旱天气,漂浮育苗大面积出现盐渍化,导致出苗期至小十字期出现黄苗和死苗现象,增加了育苗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漂浮育成本较高,特别是漂浮育苗基质所需优质草炭随着推广面积的推广而逐年增加,对高原湿地的保护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少基质漂浮育苗是指先在每盘504孔穴的二段式盘也称薄盘(母床)上育出可假植的烟苗,后在160孔穴的一段式盘(子床)上假植成苗的育苗技术,也称无基质假植漂浮育苗技术。

机械切叶播种漂浮育苗方式获取的烟苗机械化插秧工厂化育苗移栽后覆膜烤房切叶生长中的烟草左边叶片为患有花叶病毒病的烟叶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深受社会诟病。

烟苗青枯病:直接原因是根际氧气含量在较长时间内,通常是2天以上处于低水平,即根系缺氧持续2天以上就可导致青枯病发生和流行。

根系缺氧形成的原因包括积水、全株呼吸作用强但光合作用弱的高温高湿环境。

调高根际氧气含量的方法包括设立正向空间电场、建立垄作栽培设施。

垄作的科学解释:垄作的电动力学分析模型处于自然电场(通常称之为大气电场)中的植物栽培模式之一:垄作的电动力学分析模型以水分输运的电动力学原理来分析,垄作的沟底水分蒸发的最慢,笼顶最快。

因此,可依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适时建立合理的栽培模式。

垄作的烟苗南方水地的垄作烟苗按照垄作的电动力学分析模型可以获得:对于干旱地区,可采用沟底栽培模式种植烟草;对于经常发生涝灾的地方,可采用笼顶栽培模式。

这种根据自然气候制定的栽培模式既兼顾了植物的水分需求又提高了根际氧气的供应量。

优质烟草丰收烤烟参考资料:烟草病害综合防治第一节烟草的主要病害1.烟草炭疽病:苗期主要病害。

幼苗在“十字期”(2片真叶)最易感病。

病原:半知菌类,黑盘孢目,炭疽刺盘孢真菌。

侵染循环:以菌丝及分生孢子随同病株残体留在土壤和混在肥料中越冬,种子也带菌。

第二年温度、湿度适宜,分生孢子萌发,形成吸器,从叶的正面、背面侵入。

借风雨传播。

流行规律:连绵多雨、大水漫灌、施未腐熟肥料、留苗过密、通风不良,发病重。

2.烟草猝倒病:苗床常见病害。

严重时可使烟苗成片死亡。

病原:鞭毛菌类,卵菌纲、霜霉目,多种霉腐菌,主要是瓜果腐霉菌。

侵染循环:为土壤习居菌,可在根部残余物上或有机质上腐生或寄生。

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越冬。

条件适宜,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或菌丝从茎基部及根部侵入。

靠地面流水传播。

流行规律:低温、高湿。

降水多、烟苗过密、施未腐熟有机肥易大发生。

3.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

侵染根部和茎基部,下部叶片也可受侵染,引起烟株死亡。

俗称“穿大褂”、“腰烂”、“猪屎斑”或“黑膏药”。

病原: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

有4个不同生理小种。

侵染循环:以菌丝和厚壁孢子在土壤或混在粪肥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

靠流水和雨水飞溅传播。

以游动孢子侵染表土或地面以下5厘米深的茎基部和根系。

流行规律:种植感病品种,连作田,7~8月分雨日多,雨量大,易大发生。

4.烟草赤星病:主要为害叶片。

造成病斑枯焦脱落。

俗称“红斑”、“斑病”、“恨虎眼”、“火泡病”。

病原:为链格孢菌。

属阗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孢科。

侵染循环:以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

早春产生分生孢子传播。

分生孢子在叶面表面的水膜中,条件适宜,很快萌发,从叶毛基部细胞、叶片边缘和虫咬伤口处侵入。

菌丝在叶片细胞间生长,破坏中胶层,使叶片组织干枯。

靠风雨传播。

流行规律:成熟烟叶最易受侵染。

如雨量大,雨日多,极易造成流行。

5.烟草蛙眼病:主要发生在成熟和已收获的烟叶。

罹病烟叶缺乏弹性,极易破碎。

病原:烟草尾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暗色孢科。

侵染循环:以病株上的菌丝体在土壤越冬。

带病幼苗是大田发病的主要来源。

病斑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再侵染,分生孢子在潮湿条件下萌发出一条细芽管,通过气孔侵入,不断生长,杀死叶细胞。

发病条件:侵入衰弱及成熟叶片。

一般脚叶先发病。

土质粘重,阴雨连绵,种植过密,易发病。

6.烟草根黑腐病:主要发生在根部,根呈黑色腐烂。

幼苗、成株均有发生。

病原:根串珠霉菌,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孢菌科。

是一种土壤习居菌。

侵染循环:黑腐病菌在土壤广泛存在,寄主范围广,为害豆科、茄科等30多科,120多种植物。

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萌发产生菌丝,皮层细胞被寄生后,在根部上、下表皮生长,进入根围,破坏细胞组织,形成根腐。

发病条件:烟、豆科、茄科等连作田发病重。

高温、多雨、湿度大均易发生为害。

7.烟草低头黑病:地上部均可遭受侵害。

形成半边或全叶枯死,重病株则全株枯萎。

病原:为刺盘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地目,黑盘孢科。

侵染循环: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

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

在适宜条件下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

流行规律:重茬烟田,排水不良,土壤粘重,苗床管理不当,发病重。

8.烟草白粉病:为害叶片。

产量和质量下降,易破碎,缺弹性和香味。

病原:菊科白粉苗,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

侵染循环:以菌丝体和子囊壳在病残株越冬。

以子囊孢子、菌丝或分生孢子植株,借气流传播。

发病条件:温暖、潮湿、日照少的年份或地区发病重。

9.烟草青枯病:属维管束病害。

根、茎、叶各部都可受害,典型症状是枯萎。

病原:青枯假单孢菌(茄假单孢)细菌。

为害33科200多种植物。

侵染循环:病菌在土壤中及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或在种子或生长中的各种寄主体内越冬。

从根部伤口侵入,自下部向上部发展。

在寄主内繁殖,分泌果胶酶,溶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造成死亡、腐烂。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土壤粘重、地下害虫发生重、连作烟田,发病重。

10.烟草角斑病和野火病:主要发生在成株后期。

受害叶片易破碎,缺弹性,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病原:均为短杆状细菌。

为害烟草、豆类、黄瓜、茄子、辣椒、白菜等数十种作物。

侵染循环:除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外,还能在许多作物和杂草的根系附近存活,病菌借助风雨、昆虫传播,以伤口侵入为主,也可从气孔侵入。

发病条件:氮肥过多、钾肥不足、夏天暴风雨发病重。

11.烟草空茎病:一般于打顶末杈时发生。

病菌从打顶伤口侵入,沿髓部向下蔓延,造成髓部腐烂,茎部变空。

病原:属欧氏杆菌。

侵染瓜、菜、马铃薯等120多种植物。

侵染循环:在土壤中及残落在土壤中的叶片上存活越冬。

从伤口侵入。

发病条件:与烟草、黄瓜、芹菜、马铃薯等作物重茬、高温、多雨、土壤粘重、管理不良易发病。

12.烟草根结线虫病:又称根瘤。

苗期、大田均有发生。

叶缘干枯、内卷,生长不良。

病原:根结线虫。

侵染番茄、花生、柑桔等多种作物。

侵染循环:卵、幼虫、成虫在土壤中的烟草残根或其它寄主残根越冬。

幼虫从根部表皮侵入,形成根结。

流行条件:干旱年份发病重,砂土发病重。

13.烟草病毒病:第二节烟草病害的类别及传播途径(一)烟草病害种类:按病原分类有:l.真菌病害:炭疽病、猝倒病、黑胫病、赤星病、蛙眼病、低头黑、根黑腐病、白粉病。

2.细菌病害:青枯病、角斑病、空茎病、野火病。

3.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

普通花叶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蚀纹病毒病、甜菜曲顶病毒病。

4.线虫病:根结线虫病。

生理性病害:气候型斑点病(臭氧引起的病害)(二)烟草病害的种类:按侵害部位分类有:1.苗期病害:猝倒病、炭疽病等。

2.叶部病害:病毒病、赤星病、蛙眼病、白粉病、角斑病、气候型斑点病、低头黑病等。

3.根、茎病害:黑胫病、根黑腐病、青枯病。

(三)烟草病害的越冬场所各传播途径土壤和粪肥带菌:炭疽病、猝倒病、黑胫病、赤星病、蛙眼病、根黑腐病、低头黑腐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空茎病、普通花叶病毒病(干烟叶、烟杆)通过土壤、粪肥、烟苗、风雨、流水传播。

种子带菌:炭疽病、白粉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毒病。

靠风、雨、流水、烟苗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