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专题体适能与国民体质健康体适能的类别行为修正健康体适能计划心肺管理肌力与肌耐力肌肉柔软度营养与身体组成测量与评价的三性理论测试工作计划的制定身体发育评价体适能常用的统计处理方法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论文撰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国国民体质监测1995—2005年10年间,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1)福建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有明显的提高,增加的幅度远远超过了“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长1cm、体重增加0.5kg”的世界范围内人群平均增长速度。

(2)身体形态的发育基本符合一般规律,男女形态发育基本上经历了两次交叉。

(3)身体发育匀称度有所改善。

它预示着,福建省近10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得到提高,“豆芽菜”体型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4)福建省学生身体形态生长速度有整体加速趋势,突增期开始的时间、突增高峰出现的时间和突增期结束的时间有所提前。

(5)身体素质中城乡男女学生速度素质、城市学生爆发力素质总体水平提高。

(6)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大幅度下降。

城乡男女生的群体营养状况大幅度提升,都出现分布曲线明显右移的趋向。

(7)学生低血红蛋白的检出率大幅下。

(8)学生牙齿保健状况显著得到改善。

1995—2005年10年间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1)身体形态发育的城乡学生差异依然存在。

近10年来,福建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乡村显著低于城市。

(2)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水平显著下降。

伴随着城乡男女生身体生长水平总体的提高,2000-2005年福建省学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的总体水平却全线下跌。

(3)乡村学生爆发力素质总体水平下降;近5-10年来,男生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成绩总体水平下降,近5年来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总体水平下降; 1995-2000年城乡男女学生立位体前屈成绩总体水平下降;反映耐力素质的小学生50X 8往返跑、1000米跑(男中、大学生)、800米跑(女中、大学生)的总体水平下降,说明福建省城乡男女学生的心肺功能在逐年下降,而心肺功能不善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原因,因此应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4)屈光近视已经发展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从性别来讲,尤其是女生,从地域来讲,尤其是城市的学生屈光近视严重。

(5)肥胖学生大幅度攀升,尤其是城市大学女生。

2000—2010年10年间,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身体形态机能大部分素质(速度、下肢爆发力、柔韧性、耐力)营养不良检出率乳牙与恒牙的患龋率城乡女生肥胖率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2000—2010年10年间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城乡差异依然存在身体形态生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肺活量/体重水平落后于9.5期间水平力量耐力素质下降屈光近视率上升低血红蛋白的检出率上升男生肥胖率上升体适能与国民体质健康◆概念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身体健康: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本《标准》要求高中学生了解营养、环境、疾病预防等知识,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标准》要求高中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增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保持性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和被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个体的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顷应方式。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

本《标准》要求高中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和发展运动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高中学生具有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要求高中学生获得和应用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所需要的体能。

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兴运动类项目:新兴的运动类项目是指国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二者区别*体质表示一个人身体方面的内在机能和由这些机能所决定的现实状态以及综合反映,外延较小,范畴较窄,具有长期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健康表示一个人身心、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外延较大,但健康的状态通常是短期的,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

*体质是身体状况和身体能力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健康表示一个人对自身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自我感觉和这方面的实际状况的一致、符合,是主观意识和客观实际的统一。

*体质是一个中性词,它只表示一个人身体的客观状态及实际能力,而不表示一个人的本质。

健康是一个褒义词.如果—个人健康,除了说明他有较好的体质外还表示他勇于进取,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等,是对一个人各个方面积极认可。

*评价体质状况多可定量,通过对各项测试指标的评定来确定一个人的体质状况,也可作一定程度的定性评价,如根据一个人的形态结构,运动能力等来评价。

健康状况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健康水平。

*从体质与健康的内涵来看,健康要比体质高一个层次,即健康包含体质,而体质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

健康是目的,体质是手段,我们通过身体锻炼和医疗保健,使体质得到增强,但最终的目的却是改善自己的健康状态,使生活更幸福。

二者联系*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人要想拥有健康,首先必须有良好的体质;健康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标。

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增强体质,最终是为了增进健康,享受生活。

*从体质与健康的外延来看,健康内在地包含着体质,体质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增强体质与增进健康具有一致性,增强体质最终是为了增进健康,增进健康是人们的最终目标。

*体质与健康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并非线形关系.体质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健康水平,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体质,就表示他有良好健康的可能性,或者说,他可能会有较高的健康水平,因为较高的健康水平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质基础上的,但有良好的体质却未必就有健康,健康与体质并不成正相关。

健康与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质的强弱。

同是健康的人,其体质可能干差万别;体质差不多的人,其健康状况也可能大相径庭。

◆健康四维观☆身体健康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吃得快便得快☆心理健康*良好的个人性格*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健康五维观1 身体健康(1) 身体健康不仅指无病,而且还包括体适能。

(2) 体适能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

(3) 亚健康亚健康阶段轻度身心失调状态潜在临床状态前临床状态亚健康在不同人群的表现年龄地区个性特征2 情绪健康情绪稳定性: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环境压力的能力。

3 智力健康其指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

4 精神健康其指理解生活基本目的的能力,以及关心和尊重所有生命体的能力。

5 社交健康其指形成与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此能力使其在交往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

1 生理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2 生理异常或疾病引起心理或行为方面疾病3 心理健康影响生理体适能的类别◆良好体适能的相关因素☆体能通过体育锻炼获得。

☆体能的保持与长期的锻炼密不可分。

☆体能与科学的饮食方法、良好的口腔卫生、足够时间的休息和放松相关。

体适能的分类1 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适能2 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竞技体适能1 速度快速移动的能力。

2 力量短时间内克服阻力的能力。

3 灵敏性活动过程中,快速而准确地变化身体移动方向的能力。

4 神经肌肉协调性反映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和平衡觉与熟练的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5 平衡运动或禁止站立时保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

6 反应对某些外部刺激作出的生理应答。

健康体适能1 心肺耐力:一个人持续身体活动的能力。

2 柔韧性: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3 肌肉力量:一块肌肉或肌肉群一次竭尽全力从事抵抗阻力的活动能力。

4 肌肉耐力:一块肌肉或肌肉群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肌肉收缩的能力。

5 身体成分:包括肌肉、骨骼、脂肪和其他成分。

行为修正◆遗传因素☆形态☆机能☆体能☆疾病◆后天因素☆环境*自然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1) 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营养适宜、消除不良习惯及控制精神压力。

2) 我国几种主要死因与四类因素的关系3)健康的生活方式俄罗斯:经常运动+情绪稳定+合理饮食健康长寿= 懒惰+烟+酒美国:每天有规律的三餐每天吃早餐每周三次适量运动不抽烟保持适当体重保持适当睡眠不喝或少量喝酒情绪稳定*消极情绪忧郁、焦虑、愤怒、紧张、怨恨、悲伤.❑植物性神经紊乱.❑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积极情绪愉快、高兴*自我调节✓自尊心✓调整期望值✓转移注意✓角色互换✓提高自我修养✓权衡利弊◆体育锻炼的健康益处☆预防心血管病☆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骨裂☆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善体型☆减缓心理应激☆延年益寿◆体育锻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知晓自己目前的体能与健康状况2 了解自己的锻炼动机3 设置锻炼目标的关键在于:设置短期和长期的目标。

写下锻炼目标,并放在每天看到的地方。

设置的目标应是可以测量。

设置可达到的目标。

设置达到目标的具体日期。

当实现一个目标后,设置另一个可达到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