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一、教学管理制度1.实行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四级教学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层层负责。

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

2.加强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要制定好每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期末要作好教学工作总结。

3.强化质量管理,依据《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等要求,认真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做好质量管理。

4.校长、分管校长和教务主任要坚持深入教学,抓好教学过程管理。

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好教学上,每周听课不可少于1节,并要及时评议和反馈,努力提高评课水平。

5.实行有领导参加的“备课—听课—议课”制度,加强教学指导的力度。

校长、教务主任每学期要抽查调阅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加强监督检查。

6.要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每学年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归入教师业务档案。

7.加强教学科研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课题、有实施方案。

做到研究有成果,成果能运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8.加强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业务建设。

特别要重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重视培养学科骨干和教学效果显著的专家型教师。

9.对教师加强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互助学习等方式,不断强化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0.本制度从202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二、教师备课制度1.严格实行集体备课。

备课要求如下(备课五有):(1)有学习目标(2)有自学指导(3)有自学检测题(4)有当堂练习竞赛题(5)有课外作业精选题2.集体备课流程及要求:(1)学期初,各学科组制定出集体备课安排表,交教务处审核备案。

(2)备课进度:提前教学进度一周以上备好课。

(3)备课环节(流程):先由计划中指定的主备人写出初案(教案和作业设计)——学科组长初审——教师集体讨论修改——主备人再备——学科组长终审——教务处审核备案(存档:电子版和文稿版)—印发教师二次备课——课堂教学使用——教师反思(教师再备)(4)备课内容。

备课标。

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为解读教材打下基础。

备考纲。

认真解读中考考刚,根据中考考点和题型分布确定教学重点。

备教材。

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认真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

备学生。

分析学生知识结构和基础,确定教学重点的落实方法和突破难点的方法。

备流程。

在上述备课的基础上,按照“学讲练”教学法,设计出教学的流程。

备作业。

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深浅结合、难易搭配(5)集体备课要求:定时定点,同学科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计划的备课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更改。

迟到、旷会、未参加、不积极发言、消极对待等,对相关人员按照《量化考核细则》给予记分处理。

(6)每学科完成一轮集体备课后,新学期的集体备课,主备人可以不再重新设计教案,集体备课可以直接进入讨论修改环节(主备教师有较大的创新和改动除外)。

3.本制度从202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三、学生课堂学习评价制度1.严格落实课堂教学激励机制,教师对每一节课都必须有评价,有汇总,有公示。

2.课堂评价主要以小组课堂表现评价为主,具体要求如下:(1)评价方式:课堂教学评价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每个组员的课堂表现都以分数的形式计入所在小组得分,并且每节课一次小结,教师要算出各组最后得分。

(2)每天一次汇总,算出一天小组各学科的总分。

每周一次汇总算出一周总分。

每月一次汇总算出一月总分。

(3)每月按小组得分多少进行评比。

(4)评价时,教师课上要做好四记:一记小组自学成绩,二记小组互教效果,三记组间质疑与解惑能力(质疑、抢答),四记小组当堂练习成绩。

(5)具体评价内容:小组自学效果得分,组内互教抽查得分,组间质疑解惑抢答得分,小组当堂练习平均得分,课外作业平均得分。

(6)课外作业得分,记入下一节课(或次日)小组的课堂表现得分内。

(7)课堂教学评价材料:记分板(黑板或白板),积分统计表(A4或A3纸)。

3.本制度从202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四、课堂教学师生常规为了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特制订本制度。

1.教师必须按时上课,不得提前或推迟。

2.小预备铃响(上课前2分钟)后,学生迅速走进教室,把书本合上和文具一起放在课桌的左(右)上角,停止说话,端正坐姿,集中精力,教师必须立即站到教室门口候课,关注、督促并确保学生迅速做好课前准备,室内安静。

3.上课铃响后,班长喊“起立!”老师精神抖擞走上讲台,亲切地招呼“同学们好!”同学们回答“老师好!”老师微笑着说“请坐下”后,学生轻轻地坐下。

4.课上,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自主学习,专心地、紧张地看书、思考、练习、更正、讨论、听讲、当堂完成作业。

5.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一举一动给学生良好影响:教态自然、大方、微笑、亲切,富有感情;说话声音洪亮,抑扬顿挫;板书工整,无一字潦草;不带茶杯、手机进教室,不穿背心、拖鞋,不坐着上课,不抽烟,不随便离开教室,不讽刺、歧视学生。

如发现学生违纪,可目光示意或不点名制止,必要时点名制止,如无效,待课后严肃处理(课上不得处理学生纠纷,不要浪费学习时间);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包括不让进教室、罚站或赶学生出教室)。

6.学生必须坐势端正,胸与桌一拳,眼与书本一尺,握笔姿势正确;要尊敬老师,听从教导,不顶撞老师;要发言先举手,不穿背心、拖鞋,不带手机进教室,课上不喝水,不吃零食,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不妨碍他人学习,不擅自走动或离开教室。

7.学生看书时,要善于思考,不懂就举手提问,教师不得板书(不抄题)、说闲话、做闲事、随便走来走去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8.检测练习时,教师要巡视,不要辅导,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并思考如何纠错(第二次备课)。

检测练习后,即“后教”时,应启发较多的学生踊跃更正、讨论,鼓励学生看书、发言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培养善于说话的能力,教师只讲学生不会的、说错的或说得不完整的。

学生会的坚决不讲。

9.学生必须限时(不少于15分钟)、独立、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书写工整,教师不得辅导。

10.下课铃响后,教师不拖堂,示意下课。

班长喊“起立!”教师亲切地招呼“同学们再见!”同学们有礼貌地齐呼“老师再见!”,学生要礼让教师先走出教室。

11.学校监控室全程认真检查、记录、录相,上课的结果纳入对各学科组评比和对上课老师的量化考核。

12.本制度从202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五、学生书面作业管理制度1.学生各科书面作业的要求(1)写字一丝不苟,字体端正,字迹清楚,笔画正确,横平竖直,间架匀称,大小一样,排列整齐(作文本上,字在格子中,占大半格)。

(2)要爱整洁,作业本封面以及每一页都必须干净,不乱涂、乱画。

(3)每次作业结束,要用一行写得分、整洁情况、月、日,供老师填写。

(4)错题,必须抄写到错题集且要及时更正,确保不会再错。

(5)作业必须按时、独立完成,不对答案、不抄袭。

2.教师批改各科书面作业的要求(1)批改及时。

上午的课堂作业,力争在下午课前改完,并发给让学生更正;下午的课堂作业,力争在晚饭前改完,并让学生更正;晚自习的作业,力争当夜(最迟在第二天8:00前)改完,并让学生更正。

毕业班复习阶段的综合练习,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改,及时更正,快速解决问题。

(2)批改认真。

教师批改要正确,要有针对性,批语对优秀学生、后进学生要均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要书写规范,要严格评分(百分制),打好卷面整洁等级(甲、乙、丙、丁……),写明批改日期。

作业本封面要写明科目、班级、学生及任课教师姓名等。

(3)有错必纠。

要引导学生认真更正,并把错题(即错在哪一步)抄到错题本上,以便复习、纠错。

(4)教师应认真做好批改记录,并备好、用好错题集,有针对性地指导复习。

3.对教师批改作业的检查、评比要求。

①每天早、中、晚教务处检查作业并如实记载,值日校长抽查检查情况并签字。

②每月底,教师必须向学校申报任教学科学生作业是否达到优秀(条件:作业达到要求,无一字潦草),学科主任审核、教务处复核,学校组织优秀作业展览(宣传并接受师生监督)。

获得优秀作业实施奖励:所在班级和任课教师量化考核加分。

4.本制度从202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六、教学管理“五清”制度“五清”是教学过程管理,是阶段目标管理,是教好每个学生的成功之路、必由之路,是勤奋学习之路,是循序渐进之路,是科学之路。

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抓好“五清”,就能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搞好学习,老老实实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1.“五清”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既不能对尖子生一百个放心,不抓尖子生过关,使尖子生学习浮而不实,尖不上去,又不能不抓中差生过关,使中差生越来越差。

2.“五清”的顺序,先“清”尖子生(因为尖子生知识点过关比较快,在中差生还过不了关的时候,尖子生已经能知识点过关了,因此,教师要先查尖子生,让尖子生一马当先,知识点过关,带动其他学生)。

后“清”中差生(因为中差生知识点过关比较迟),教师要带领尖子生给中差生“清”。

要特别关注最后几名学生,尤其是最后一名学生。

要坚持每节课、每天、每周、每月人人过关,从而达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3.“五清”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包括知识的运用,即能运用知识,做对课本上的习题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五清”就是要反复抓,抓反复,甚至反复几十遍(因为熟了的,还会忘记,时间长了忘记的会更多,切不可以为一次熟了,就以为过关了),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确保所有知识点,甚至例题的解题过程(证明过程)都能熟记。

这样熟能生巧,能力就强了。

4.坚持“堂堂清”。

学生在课堂上看书,要求不仅能理解知识,找到答案,而且能够熟记,再通过练习、更正、讨论,加深理解知识,进一步熟记知识,最后通过当堂作业,形成能力,达到“堂清”,绝对不把作业、不把问题留到课后。

5.坚持“日日清”。

今日事今日毕。

每天早读(文科为主)、晚自习(理科为主)及课余时间,做到当天该理解的都理解,该背的要会背,该运用的,都做对,做错了的都更正。

对过不了关的少数学生,任课教师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予辅导。

6.坚持“周周清”。

“周周清”的方法:不出试卷,不考试,不阅卷,不搞疲劳战术,而是引导学生以课本为本,自背、自练、互背互查本周所学知识点,老师抽查,以点带面,人人过关。

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养成下功夫去读课本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清不了的少数学生,可双休日迟回家或不回家,由任课教师帮助过关,安排生活,并确保安全。

7.坚持“月月清”。

每月底,引导学生互背当月所学的知识点,不熟的要读熟,查漏补缺,总结表扬。

8.坚持“人人清”。

“人人清”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中各个过关。

9.对“五清”的检查、评比。

校长、值日校长、值日行政领导、教务处、学科主任每天、每周、每月都要认真检查考核(方法:可普查、抽查或组织班与班互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