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七交通与人地关系高频考点57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七交通与人地关系高频考点57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57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2018·海安模拟)2017年春节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至昭君大桥的“水上公路”累计接待游客达9万人次,如图所示。

该条公路是兴山县连接G42沪蓉高速宜(昌)巴(东)段的重要通道,线路总长10.9千米,其中有
4.4千米建在三峡库区香溪河和古洞口二级电站水库之
上,故得名“水上公路”。

据此完成1~2题。

1.该快速通道修建成“水上公路”,主要目的在于( )
A.减少建设成本B.避免破坏山林
C.减少占用耕地D.缩短出行路程
2.该段公路( )
A.易造成河流堵塞
B.修建时应优先考虑缩短线路长度
C.桥梁高度要考虑洪水位
D.建在河道最深的地方
(2017·苏州高三期末)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钱江隧道(长 4.45千米)于2016年12月摘取了国际工程咨询领域的“诺贝尔奖”——菲迪克(FIDIC)工程项目杰出奖。

下图示意钱江隧道位置。

据此完成3~5题。

3.钱江隧道被称为“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的典范,是由于该工程建设( ) A.有效保护钱塘江沿岸的湿地
B.对钱塘江大潮几乎没有影响
C.较好维护钱塘江的防潮大堤
D.稳固了长江三角洲的地质构造
4.钱江隧道建设遇到的工程难题是( )
A.强潮汐、高水压,地质构造复杂
B.里程长、跨度大,河水湍急
C.设计精度高,技术要求高
D.流沙暗滩多,风急浪高
5.钱江隧道的通车对杭州湾地区的重要意义是( )
A.加强长三角都市圈内部联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缩短钱塘江沿岸城市之间距离,方便居民出行
C.优化旅游景点的布局,促进旅游业发展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变城市空间形态
(2018·崇川模拟)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公里。

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读图完成6~8题。

6.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7.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集装箱卡车B.公交大客车
C.水产冷藏车D.旅游大巴车
8.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米,其目的是( )
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
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
2017年7月15日上午,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北京到新疆高速公路内蒙古、甘肃、新疆三省区路段同时通车。

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线路走向。

据此完成9~10题。

9.建设京新高速公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B.地形崎岖,水源不足
C.资金匮乏,技术落后D.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10.该高速公路竣工,有利于( )
①保护沿线地区的草原植被②改善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③加快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④沟通东西部,使西北地区对外联系更加快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8·溧阳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

该城市有2 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方式。

读图完成下题。

11.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
A.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B.防止城市内涝
C.阻止行人穿行
D.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消息,规划中的杭温高速客运铁路,杭绍台城际铁路(下图)已于2017年开工。

据此完成12~13题。

12.修建杭温高速客运铁路、杭绍台城际铁路有利于( )
A.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B.提高温州的城市等级
C.控制杭州的城市规模D.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13.图示地区以南北向铁路为主,其他方向的铁路很少,原因是( )
A.受东西走向的山脉影响
B.受东西流向的河流影响
C.绘图的原因
D.行政区域的限制
地铁和轻轨构成重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重庆市已建成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重庆的轨道交通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以北轨道线路密度比长江以南密度大,是因为长江以北多平原,长江以南多山地②重庆的轨道交通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③重庆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面影响是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④重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交通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新建轨道交通的沿线最可能出现( )
A.中心商务区B.居民住宅区
C.大型工业区D.城市绿化带
(2018·常州模拟)兰渝铁路北起兰州,南至重庆,2008年开工建设,2017年6月19日全线最后一处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预计2017年底全线正式通车。

20世纪50年代,我国铁道部曾组织专家对兰渝铁路四川广元至重庆段进行勘察选线,但实际上仅勘察了广元到南部县段就因故停止,并取消了兰渝铁路的建设计划。

下图为“兰渝铁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6题。

16.兰渝铁路线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地形起伏较大B.全线高温多雨
C.沿线河流纵横D.洪涝灾害频繁
(2018·丹阳质检)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

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甲)。

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乙中AB示意某段高速公路,则(双选)( )
A.该段高速公路向东北—西南延伸
B.该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区为鞍部
C.①处可能有高架桥,②处可能有隧道
D.①②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为背斜和向斜
18.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双选)( )
A.经济实力增强B.汽车性能改善
C.科技水平提高D.为节省建设费用
答案精析
1.B 2.C [第1题,“水上公路”的建设成本高;这里是山区,基本不占用耕地;建“水上公路”没有缩短路程。

第2题,该公路建于水库、河流上方,不会造成河流堵塞;出于安全性考虑,必然首要考虑洪水威胁,河道最深处安全隐患大,线路长度需要考虑,但不是优先的,也不是必然缩短线路。

]
3.B 4.A 5.A [第3题,“把交通工程轻轻放进大自然”很好的说明了钱江隧道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钱江隧道所在的杭州湾有世界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景观,而钱江隧道的修建对钱塘江大潮奇观几乎没有影响。

第4题,钱江隧道位于杭州湾的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又由于杭州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钱江隧道的修建受到强潮汐和高水压的影响;B、D两项都不是隧道建设中的难题;而C项中的“设计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所有隧道工程都面临的问题。

第5题,钱江隧道的修建能够缩短钱塘江两岸的距离,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内部联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B项相比,A项意义更大。

]
6.C 7.A 8.D [第6题,海湾中每天都有潮汐涨落,它们对桥体有很大的冲击,所以采用“S 型”设计可以很好的减少潮汐的冲击。

第7题,东海大桥连接重要港口,所以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集装箱卡车。

第8题,东海大桥 P 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米,其目的是保证桥下面的船只通航顺畅。

]
9.D 10.C [第9题,途中主要经过我国干旱地区,水源不足,戈壁广布,风沙严重,地形起伏不大,大部分经过内蒙古高原,没有永久冻土。

第10题,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沿线植被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有不利的影响,①②错。

]
11.A [铁路经过对城市交通形成干扰,为了避免影响城市交通,铁路路基加高,与市内公路相交建造公路涵洞。

]
12.A 13.C [第12题,能促进浙江省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浙江省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第13题,图示地区东西向铁路较少,而以南北向铁路为主,主要是由图示功能所决定的,该图是用来示意未来建设的杭温高速客运铁路、杭绍台城际铁路,不是介绍浙江铁路的情况,所以其他方向的铁路很少;图示地区的山脉是武夷山,该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对交通线走向的影响小;该地区以中小河流为主,航运价值小;行政区域对交通线的走向影响很小,故选C。

]
14.C 15.B [第14题,长江以北商圈分布多,说明重庆市人口和经济中心在长江以北,故
轨道线路长江以北密度更大;重庆的轨道交通并不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故可排除①②。

第15题,新建轨道交通沿线通达度提高,便于市民出入,最可能出现居民住宅区。

]
16.A [兰渝铁路线穿越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及四川盆地等地形区,地势起伏较大,工程难度大,严重制约着铁路线的施工建设。

]
17.AC 18.AC [第17题,该段高速公路向东北—西南延伸;该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区为山谷和山脊;①处为山谷,可能有高架桥,②处为山脊,可能有隧道;①②两地的地质构造无法从图中进行判读。

第18题,公路呈“之”字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汽车性能改善与兴建公路无关。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