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讲解
二、微管的组装
1.微管的体外组装受多种因素影响
微管的体外组装过程与踏车现象模式图
二、微管的组装
2.微管的体内装配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控制
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MTOC)
在空间上为微管装配提供始发区域,控制着细胞质中
微管的数量、位置及方向。
包括:中心体、纤毛和鞭毛的基体
微管长度相对恒定。
二、微管的组装
1.微管的体外组装受多种因素影响
b.极性装配 :
装配快的一端(β微管蛋白)为(+)极,
装配慢或去组装的一端(α微管蛋白)为 (-)极
c.踏车现象:微管的一端发生GTP和微管蛋 白的添加,是微管不断延长;另一端具有 GDP的微管蛋白发生解聚而使微管缩短, 组装和去组装达到平衡
二、微管的组装 4.作用于微管的特异性药物 秋水仙素:与β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的组装,细胞在 分裂中期停止分裂 紫衫醇:阻止微管的去组装,增强微管稳定性,细胞在 分裂中期停止分裂
秋水仙素与紫衫醇的分子结构
三、微管的功能
•RBC双凹盘形
1.细胞内的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神经元细胞的轴突
微管围绕细胞核向外呈放射 状分布,维持细胞的形态
二、微管的组装
微管在中心体上的聚合
A.中心体的无定形蛋白基质中含有γ微管蛋白环,它是微管生长 的起始部位;B.中心体上的γ微管蛋白环;C.中心体与附着其上的 微管,负端被包围在中心体中,正端游离在细胞非稳态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认为,微管组装过程不停地在增长和缩短两
三、微管的功能
3.形成纺锤体,调节细胞分裂。 4. 形成鞭毛和纤毛 结构:由基体和鞭杆两部分构成;鞭毛中的微管为 9+2结构;二联微管A管由13条原纤维组成,B管由 10条原纤维组成;A管向相邻B管伸出两条动力蛋白
臂,并向鞭毛中央发出一条辐;基体的微管组成为
9+0的三联管构成。
三、微管的功能
4. 形成鞭毛和纤毛
三、微管的功能
4. 形成鞭毛和纤毛
纤毛和鞭毛动力微管的滑动模型
三、微管的功能
5.微管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 Hedgehog信号通路 JNK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ERK信号通路
PAK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6.维持细胞内细胞器的定位和空间分布
二、微管的组装
成核期 聚合期 稳定期
二、微管的组装
1.微管的体外组装受多种因素影响
a.组装过程分三个时期:成核期、聚合期和稳定期 成核期:先由α和β微管蛋白聚合成一个短的寡
聚体结构,即核心形成;
聚合期:微管蛋白聚合速度大于解聚速度,微管 延长; 稳定期:游离微管蛋白浓度下降,达到临界浓 度,微管的组装与去组装速度相等,
神经细胞轴突的骨架结构
三、微管的功能
2. 细胞内物质运输 • 是胞内物质运输的路轨。
• 涉及2类马达蛋白:驱动蛋白kinesin、动力蛋白 dyenin,需ATP供能。
负 端
正 端
胞质动力蛋白与膜泡的附着
三、微管的功能
2. 细胞内物质运输
细胞中微管介导的物质运输
三、微管的功能
驱动蛋白:介导沿微管的(-)极向(+)极的运输 动力蛋白:介导从微管的(+)极向(-)极的运输
Introduction
The three types of protein
Microbubules
Microfilamemts
Intermediate filaments
第一节 微管(Microtubule,MT)
定义: 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组成的中空圆柱状
结构,在不同细胞类型中有相似结构。参与形成纤毛、 鞭毛、基体、中心体、纺锤体等特定结构。
性,参与微管的装配,是维持微管结构和功能的必需成份。
酸性区域 : 与其他骨架结合 碱性结合区: 与微管结合
一、微管的结构
a.微管相关蛋白的种类和特点 •MAP-1、MAP-2、Tau 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中; •MAP-4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具有保守性 ; •MAP的活性-主要通过蛋白激酶和磷酸酶控制。 b .微管相关蛋白的功能 •调节微管装配 •增加微管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细胞内沿微管转运囊泡和颗粒 •作为细胞外信号的靶位点参与信号转导
第六章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
Cytoskeleton and Cell Movement
细胞生物学系
孙娇
2012.10.15
细胞骨架立体结构模式图
Introduction
细胞骨架概念:
狭义:在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 有关的纤维网络,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
广义:细胞质骨架、核骨架、膜骨架、细胞外基质。 发现: 电镜样品,锇酸和高锰酸钾低温固定,细胞骨架破坏。 1963年使用戊二醛常温固定,可观察到三维网络结 构。 功能: 支架作用、物质运输、细胞器位移、细胞运动、细胞 信息传递、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分化
一、微管的结构
微管三种类型横断面示意图 单管:胞质微管,不稳定 影响因素:低温、 Ca2+、秋水仙素 二联管:纤毛和鞭毛的杆状部分,稳定 三联管:中心粒及纤毛和鞭毛的基体中,稳定
一、微管的结构
3.微管相关蛋白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 MAP)
一类以恒定比例与微管结合的蛋白,决定不同类型微管的独特属
种状态中转变,表现动态不稳定性。 •微管在体外组装时,游离微管蛋白的浓度和GTP水 解成GDP的速度决定微管的稳定性。 •微管在体内组装时,除上面因素外还受其他多种因素 调节,如微管相关蛋白、与细胞其它结构结合等。
当GTP微管蛋白异二聚体添加到微管正极(+)组装速度 大于GDP的水解速度时,形成GTP帽(稳定),微管延长; 当 GTP的微管蛋白聚合速度小于GTP的水解速度, GTP帽 不断缩小暴露出GDP微管蛋白(结合不紧密),并迅速 脱落,使微管缩短,导致微管结构上的不稳定。
功能: 膜性细胞器的定位、物质运输、细胞运动、细
胞分裂等。
一、微管的结构
1.微管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不分支的中空小管
A.微管结构模式图 B.微管横切面 C.电镜图像
一、微管的结构
2.γ微管蛋白环状复合物(γ-TuRC)
由γ微管蛋白和一些其他相关蛋白构成,是微管的一种
高效的集结结构,在中心体中是微管装配的起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