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项调研报告来凤县教研室李待江为强化德育工作管理力度,使我县的德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开学初我室制定了《来凤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项调研指南》,从组织管理、课程建设、计划总结、德育内容、档案管理、过程资料、德育成效七个方面共49项,对德育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检查、为了使检查工作运作得规范,以指导促提高,使全县的德育工作上一个台阶,我室事先召开了专项检查研讨会,对调研指南进行了认真的推敲,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在检查过程中,分三个小组对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派专人负责固定检查几项内容,这样全县基本上一个尺度,检查主要采用“看、听、查、谈、测”等方式。
“看”,即看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师生文明行为、宣传橱窗及班级黑板报;“听”,即听学校德育工作情况汇报和师生对德育工作的意见建议;“查”,即查看台帐资料,德育处工作档案资料、包括班主任工作手册、德育工作计划和总结、专题活动总结及论文、班主任管理(家访)和学生管理制度及工作情况、社区教育(包括家长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校外辅导员等)情况、学校各项活动资料(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落实情况、德育课题研究材料等;“谈”,即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学校德育工作情况;“测”,即在部分学生中开展书面调查测评。
我们从10月8日到10月中旬用了近一周左右的时间,对全县二所高中、10所初中、19所小学、 3所幼儿院进行了检查,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一、经验与成绩1、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初步形成。
德育组织网络健全,从全县检查情况看,各单位对德育工作都比较重视,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一名校长或副校长主抓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了校行政(党总支、支部)一政教主任(学工初)—团委书记(少先队)—班主任—思品教师(政治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部分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领导小组。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促进家校联系;依靠乡{镇}党委和派出所、村、居委会的支持,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团队和学生会组织的作用,以班级主题教育为活动方式,广泛发动青少年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团课、党课为阵地,满足学生的上进要求;以开展“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为途径,为少年儿童提供学习、实践的广阔空间。
2、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形成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德育处负责协调安排,班主任具体实施,任课教师补充配合的校内德育工作体制。
学校领导“德育首位”意识较强,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健章立制、德育长廊、德育墙报、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室宣传阵地等教育教学资源的作用,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重视班主任的配备和培训,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
如接龙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已修改3次,2006年,该校开展班主任“寄语”活动,由学生评出最喜欢的“十大班主任寄语”;该校在加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基础上,还制定了“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管理暂行规定”“流动红旗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文明班级实施方案”“文明班级评比暂行规定”“操行评定说明”“操行评定工作执行标准”“文明学生评价细则”“班主任工作评估细则”等20余项班级德育管理制度,县一中、职业高中、大河中学、绿水中学等在加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班主任经费,各中小学在晋职晋级评聘考核方面、班主任的基础分比例较大,同等条件下班主任优先考虑,有效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3、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常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各校都制定了学生常规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大河中学、三胡中学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到课间制定了全套的育人制度,重点突出了“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特别是三胡中学的《文明公约》和《礼仪常规》最为典型,全县值得借鉴、县实验小学、县民族小学、大河中学、县一中等自编《学生手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便于学生学习对照、坚持开展纪律、卫生、做操、自行车排放等多项常规管理检查评比活动,做到每天有检查,每周有小结,每月有考核。
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方式上,所到学校,各具特色。
大河中学的主题班会,县一中、旧司中学、高洞中学的“军训”、“心理咨询”,旧司民小的“少年军校”,东流司小学学生成立的“基金部”、“环保部”、“保安部”作用与效能极高、县实验小学、飞机小学、漫水逸夫小学等在学生中推行轮值班长制、班级岗位制、竞争上岗制、休岗制等措施;百福司民族小学举行班干部竞选,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常规管理制度上、大部分学校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各种活动的实施方案比较齐全,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
百福司中学、三胡中心小学的家长接访制度、三胡中学的社会办学督查制度等充分利用了本地德育资源,发挥了很好的效益。
管理比较规范的学校有县一中、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县民族小学、飞机小学、茅坝小学、大河中学、革勒中学、革勒小学、三胡中学、百福司中学、接龙中学等。
几年来的各种德育资料都比较详实,各年度的德育专题教育材料一目了然,平时边做边注意资料的积累。
4、充分利用各类活动载体,德育内容丰富多彩。
这次检查我们将重点放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因此在检查项目中所占分量较大。
这也是检查德育工作是否落实的措施之一。
通过检查过程性材料(如活动文字纪实、会议纪录、德育专题教育材料、体会、学雷锋活动、五爱教育、德育纲要,详细检查了各种方案、计划、管理制度、活动征文、国旗下的讲话稿、活动照片等),各校能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以主题月教育活动为抓手,结合本校、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通过组织开展学雷锋月、道德宣传月、法制安全教育月、传统教育月、理想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等活动,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法纪意识。
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如接龙中学、百福司中学大河中学等在学生中分层开展德育活动。
初一以养成教育为主,进行入学教育、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初二以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为主,进行实践教育、法制教育;初三以理想教育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飞机小学开展了特色班级评选活动,项目有(行为规范示范班、两操示范班、爱护公物示范班、早读示范班),评比细则结合学校实际、并且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周及各种知识竞赛,各种方案、活动安排、各种活动的组织情况、评选结果等有详细的记载,并附有许多活动照片。
5、注重法制安全教育,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更为扎实。
各中小学将3月和9月定为法制安全教育月,在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重点开展交通安全和网络文明教育、每期都请法制宣传员作法制安全报告、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县一中、职业高中定期对校内自行车进行专项检查、各乡(镇)中小学在安全管理上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制度、有错施、检查到位、课程落实,特别是百福司中学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安全出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乘座三无车辆的危险性,县民族小学规定、每学期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面不低全班学主的60,、部分班主任还采用联系卡的形式和家长及时沟通、实验小学和县民族小学开办了家长学校、不定期的对家长进行培训,县民族幼儿园通过《连心桥》和“家园之窗”与家长共同教育幼儿,县一中、接龙中学、百福司中学、大河中学、漫水逸夫小学、茅坝小学、飞机小学等利用两个三级(即班级、年级、学校,学校、家庭、社会)帮教网络,落实帮教责任制,做到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建立学校领导联系帮教责任制度,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联系班级帮教不良行为学生,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
6、注重德育阵地{基地}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1)德育基地建设情况许多学校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一切德育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如宣传板报、宣传橱窗,班级德育栏、德育角、德育走廊,并能做到定期更换内容,有的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外德育资源如敬老院、烈士墓作为常年的活动基地,常年进行活动,利用革命传统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祭扫烈士墓,在烈士墓前进行入队宣誓,做好红领巾。
一条街的卫生清扫等。
(2)隐形德育环境情况目前全县中小学政治、思品课开课情况较好,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能体现出德育的教育。
另外德育氛围也引起了学校的重视,首先是学校校园环境干净、整洁。
有的学校绿化美化上了一个档次。
例如绿水中学、高洞中学、三胡中学、革勒中学、飞机小学、土堡中心校、百福司民小、绿水小学、茅坝小学等开展了卫生评选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各班设有环保箱,让学生把校园内外的废旧物品和垃圾放入箱内,班上统一卖掉,这部分资金用于支助贫困学生,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有的学校在校园绿化美化及安全隐患的地方可见提示性语言。
如“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花儿真可爱、请你别去摘”、“绿是生命、绿是希望”、“建筑基地、不要光顾”等。
有的学校通过办班报校报,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而且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这次检查通过走访教师、座谈及与学生接触,观察学生活动、仪表、言谈举止等方式,来检测守则、养成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情况,文明礼貌、各种活动落实情况、八荣八耻教育的掌握情况。
总体情况小学好于中学,尤其在守则、规范和文明礼貌方面。
7、德育课题研究上档次,有成效。
县实验中学、县实验小学、县民族幼儿园均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国家“十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课题研究,并承担了子课题的研究任务、阶段性成果均获总课题组颁发的成果证书。
其中、幼儿园的《幼儿园德育规章制度建设研究》阶段成果获一等奖,实验小学的《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获二等奖。
三校的结题材料巳装订成集、正准备省州验收,县民族小学承担省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持的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沟通与协调研究》巳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结题之中。
县一中也申报了“十五”省级规划课题。
8、常规工作有实效,特色工作在起步通过检查,我们尽管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更欣喜地看到,我县的德育工作在逐渐走向规范,如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系列化活动安排、安全法制教育、学前教育等都落实得比较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求一定的实效性,使德育工作能从近处、小处、实处着眼,针对性也较强。
同时,一些特色工作也在起步,在德育总体思路前提下各校又有一些创新,如有的学校在学生评价上采取温馨评语(县民族小学、茅坝小校),也有的对学生进行学生德育考核细则、学生一日常规、文明学生评价(接龙中学)、掌声从这里响起、你行他行我行,看了别气馁(飞机小校)、安全教育细则、学校篮球展雄风(百福司中学、绿水中心小校)、大课间活动(县民族小学、百福司中心小学的师生互动,摆手舞),逸夫小学(校园艺术节),绿水中学、革勒中学、旧司中小学{德育走廊、宣传板报、宣传橱窗,班级德育栏、文明寝室的点、线、面摆放}等独具特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德育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