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风险分析与策略

法律风险分析与策略


5
五、调岗降新
A公司采购经理刘芳因2009年上半年不能胜任工作,2009 年7月1日起被公司降为采购部文员(经理下面还有主管、专 员岗位),工资从6000元降低到3000元。刘芳提出异议。 公司解释说:你不胜任工作,企业有权调整岗位,而工 资是与岗位对应的,公司内部的《薪酬级别表》明确规定采 购部文员的工资就是3000元。 刘芳抗辩说:调整岗位不代表就可以降低岗位,而自己 从来未看过《薪酬级别表》,且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6000 元,公司未征得本人同意,就单方调岗降薪,是违法的。 因双方无法协商,随后刘芳申请仲裁。 1、刘芳不胜任工作,公司将其降至文员,是否成立? 2、调岗后,是否当然可以调薪,如何操作?
2
一、绩效考核
A公司规定“对于员工每月的工资,公司将预留10%,该 工资在年终时根据员工全年绩效结果来发放;员工考核评估 的内容为工作态度(占20%)、工作能力(占20%)、工作结 果(占60%);最高分为100分,合格线为60分。 2011年1月A公司采用360度的考核方式,给人事主管小 王进行2010年的年度考核,其中工作态度(协作性、主动性、 责任感)折算后为11分、工作能力(创新、决策、沟通、应 变)折算后为7分、工作结果折算后为38分,总得分为56分。 但是小王坚决不签名确认该结果。公司根据该考核制度 扣发小王工资3000元。为此,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小王追讨 工资3000元,并主张企业每月预留10%属于违法克扣工资。 1、扣发3000元年终奖是否成立? 2、如果小王对结果签名确认,能否认定其“不胜任工作”?
1、原公司是否应支付张某经济补偿? 2、竞业限制协议应该在什么时候签署,比较利于企业? 3、如何追究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责任?
21
Hale Waihona Puke 法条链接——《劳动合同法》第24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
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 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 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 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 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老王2003年6月20日入职A公司,最后一期劳动合同2011 年12月31日。2010年6月18日,公司以老王不适应企业文化 为由即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1、解雇理由是否合法?
2、老王可以追讨多少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3、代通知金能追讨吗?
16
十四、协商解除
2008年1月江某入职某旅行社,为机票送票员。江某平时 沉默寡言,不善于沟通。 2010年下半年江某的工作出现了好几次小差错。11月3日 送票部经理向人力资源部和分管领导反映了江某的问题,最 后公司决定与江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同意支付江某3个月工 资作为经济补偿;由送票部经理代表公司与江某充分沟通。 送票部经理与江某充分沟通后,江某表示没有问题,可 以马上办理工作交接。当天下午江某填写《离职申请表》, 填写了姓名、入职时间、离职时间、所在部门及岗位,但空 缺了“离职原因”。可能是因为送票部经理对江某过于信任, 或者是对之前的协商解除过程非常满意,送票部经理对于 《离职申请表》没有仔细审阅,便在上面签字,并返还给江 某让其到其他部门办理手续。
11
十、控制跳槽、离职带来的法律风险?
1、工作交接(积累与沉淀) 2、经济补偿(非法解除、被迫解除) 3、额外赔偿(拖欠工资报酬) 4、商业秘密(保密协议、取证) 5、竞业限制(竞业限制协议、取证) 6、培训费用(服务协议、培训费、附条件分担) 7、不辞而别(积极应对、新单位连带责任)
12
十一、留住人才是谁的责任
《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 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19
离职时需注意的其他问题
1、是否依法提前一定的天数通知对方 2、刚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工作 3、与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有关的其他信息 4、工具、物品的交接,损坏物品的赔偿确认 5、客户应收账款、内部借款、未报销费用的处理 6、违纪违规的责任、培训服务期的违约责任、 启动保密措施、启动竞业限制措施 7、明确离职后不得以公司名义对外活动 8、销毁员工资料时要彻底销毁,避免信息外泄 9、整理个人档案资料,留存1-2年
发放年终奖、解除终止等
4
四、为什么年终考核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
(一)主观因素
① 老板不重视,只看结果,不重视考核的操作过程,给予
的指示仅针对人力资源部。 ② 中层不配合,认为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③ 基层很反感,认为老板又想方设法克扣工资。
(二)客观因素
① 无设定工作目标、无具体工作要求,缺失衡量的标准。 ② 日常过程无保留必要的数据、资料,缺失证据的支持。 ③ 无系统的绩效管理制度与相关文书,缺失可执行的工具。 ④ 管理人员不理解、不懂得如何操作,缺失必要的技能。
请查阅并参考2011年1月17《广州日报》C6版《年终奖小
心口惠而实不至》
8
七、现阶段员工跳槽的原因
古语:万物各得其所,便是和!
各方不和谐,且无法忍耐,则必然分开!
1、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则引发离职 (工资福利、客观环境、主观环境、职业发展等) 2、员工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则引发解雇 (组织变革、个体因素、胜任能力、违纪违规等)
某银行内部制度规定:为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客户满意 度,对于同一支行内的柜台窗口人员采用末位淘汰制,连续 2个月被客户投诉“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次数最多的人员, 公司将无条件解雇,且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2009年4月、5月小张分别被客户投诉3次、2次,属于该 支行被连续投诉最多的人员。但小张认为是客户无理取闹, 其本人无过错。
6
六、年终奖发放
某公司的制度规定:每年春节后,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 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发放的对象为工作满一个自然年度的 在职员工。2010年春节后,该公司发放2009年度的年终奖。 问:下面的员工能否享受年终奖?
① ② ③ ④
小明工作期间:2008年12月1日-2009年11月30日; 小张工作期间:2008年12月29日-2009年12月31日; 小王工作期间:2009年1月31日-2009年11月30日; 小陈工作期间:2009年1月31日-2010年1月5日。
3
二、“不胜任”是指态度与能力,还是指工作结果?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不能胜任工
作”,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 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
以素质考核结果来判断是否胜任工作,缺乏法律依据!
三、年终绩效考核到底考哪些?
传统考核内容包括:工作结果、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应该根据考核的目的来确定考核的内容 目的包括:培训、调岗调薪(升降)、
年终考核、年终奖、年终离职 法律风险分析与执行策略
主讲:钟永棣 2012年12月26日 广州劳动保障学会
1
新劳动法下,人力资源管理之道与术
1、打造和谐高绩效的核心团队
2、合法、规范、执行硬性规定
(生存之道)
(三方博弈)
3、减少、杜绝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管理底线)
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
1、静态: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劳动合同、流程文书 2、动态:熟悉法规、风险思维、规范流程、善意沟通
17
随即,江某偷偷地在离职原因上面填写了“公司违法解 除本人,本人被迫离职”。 第二天,江某没有到公司,只是电话联系了送票部经理 和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要5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否则 将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1、企业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书面约定支付适当的 经济补偿数额,事后劳动者可能追讨经济补偿的差额部 分,企业该如何做,才确保胜诉? 2、能否与“三期妇女”协商解除,事后女员工反悔,追讨 差 额补偿或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企业该如何预防与应对?
第40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培训的关联性) 管理者的职责:不仅仅只是找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 条件或不胜任工作,更应该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以到达 符合录用条件或胜任工作的要求。

15
十三、经济补偿
附条件发放原则:
员工的绩效奖金跟企业整体绩效、所在部门绩效、个人 绩效挂钩(也有只跟个人绩效挂钩,或跟企业整体绩效及岗 位系数挂钩); 请注意考核结果的客观合法性!
7
法条链接——
《广州市中院民事审判若干问题的解答》(2010年)
十三、用人单位就年终奖问题规定以某个时间点为分界 线,如规定三月份在职的职工可以领取上一年度的年终奖, 现在该时间点之前离职的劳动者主张上年度的年终奖,应否 支持? 答:关于年终奖的问题,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约定的, 从其约定;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年终奖的性质更属于一种 激励机制,用人单位根据其经营状况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以 及如何发放年终奖,是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合理范围,应 当予以尊重。
9
八、如何判断员工准备或有可能跳槽?
1、个人物品短期内不断减少 2、经常复印公司的资料 3、工作量不大的时候,下班后仍逗留在公司 4、清理相关借出借入物品 5、经常请假1天或半天 6、接听电话突然变得很神秘 7、言行表现得比较消极、懒散 8、经常与同事私下交流 9、尽量避开重要的工作任务 10、偶然间穿着打扮突然变得非常职业
竞业限制协议必备条款包括:
(一)生产同一种核心技术产品且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范围; (二)竞业限制的期限; (三)竞业限制补偿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 (四)违约责任。
22
广东文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应当在竞业
18
十五、离职交接
第五十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