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Zn-65 Cu-64 Fe-56 Al-27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6分) 1.下列过程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B .石油的分馏、硫酸铜晶体遇浓硫酸失去结晶水C .煤的液化、碘的升华D .煤的气化、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B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物质中, 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浓硫酸B. AlC. 蔗糖D.HCl4.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羟基的电子式为:B .HClO 的结构式:H —Cl —OC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 . S 2-的结构示意图: 5.下列大小比较全都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Na +>Mg 2+>Al 3+>Cl — ;原子半径:Na>Mg>Al>ClB .稳定性:HF>H 2O>NH 3>CH 4 ; 还原性: HF < H 2O < NH 3< CH 4C .碱性:CsOH>KOH>Mg(OH)2>NaOH ; 金属性:Cs>K>Mg>NaD .酸性:HClO>H 2SO 4>H 2CO 3;非金属性Cl>S>C6.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7.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 2转化成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B .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C .淀粉与纤维素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8、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③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④苯的对位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⑤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O:H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9.有机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加聚⑤取代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10.目前,科学界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型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60(富勒烯)溶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下列关于这种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D.相对分子质量为2 40011.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他的操作如下: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ml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但没有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其原因是A.蔗糖尚未水解 B.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C.加热时间不够 D.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12.下列过程因发生取代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将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后在50℃—60 ℃水浴中加热C.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D.液态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物质1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A.NCl3 B.H2S C.BeCl2 D.PCl514.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 KOH溶液分液B.乙烯(SO2) KMnO4溶液洗气C.乙烷(乙烯) H2(催化剂)催化加氢D.乙醇(水) CaO 蒸馏15.NO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而奇妙的作用也使其成为“明星分子”。
如可用于制HNO3、肥料、炸药、促进血管扩张、促进免疫功能、增强记忆等。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生成NO的是()A. NH4Cl +NaOH B. N2 + O2 C.Cu + HNO3(稀) D.NO2 + H2O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C.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退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17.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 >Y >X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RC .WX 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 +、Ba 2+、Cl -、SO 42-B .K +、NH 4+、OH -、CO 32-C .Mg 2+、Al 3+、SO 42-、Cl -D .Fe 2+、H +、Cl -、NO 3-19.巴豆酸是一种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对呼吸中枢和心脏有麻痹作用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 CH 3—CH =CH —COOH ,现有①氯化氢 ②溴水 ③纯碱溶液 ④乙醇 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A .只有②④⑤B .只有①③④C .只有①②③④D .全部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与足量稀HNO 3反应:3Fe+ 8H ++2NO 3-=3 Fe 2++2NO ↑+4H 2O B .氢氧化铜溶于硝酸:2H ++Cu(OH)2=Cu 2++2H 2O C .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氨水:H ++OH -=H 2OD .铜与稀HNO3反应:Cu +4H ++2NO 3-= Cu 2++2H 2O +2NO 22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L 庚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B .100 mL 0.1 mol/L CH 3COOH 溶液跟足量锌反应,生成的氢气分子数为0.01 N AC .0.1 mol CH 4所含质子数为N AD .0.5mol C 2H 4中含有的C=C 双键数为N A22.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粉末C .铝与Fe 2O 3生铝热反应D .将锌粒投入Cu(NO 3)2溶液23.有两种气态烷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6g/L ,则下列关于此混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有乙烷 C .可能是甲烷和戊烷的混合物 D .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4分)24.(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请参照元素①-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⑥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2)由①分别与②、③、④三种元素组成共价化合物,稳定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3)⑥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溶液中进行的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常用作供氧剂,该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D、E是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A、B、D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
请回答:①E的电子式为。
②自然界中存在B、D和H2O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
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测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 mol/L。
若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g。
25、(10分)有X、Y、Z、W四种气体。
已知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W气体的水溶液滴入酚酞变红色。
(1)X的水化物对应的酸是(填强酸或弱酸)(2)Y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写出Z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做(填“氧化剂”、“还原剂”或“氧化剂和还原剂”)。
(4)W与HCl气体相遇时产生的现象是:。
26.(10分)某气态烃A,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 能跟碳酸氢钠反应,E有香味。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A的结构式为,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以A为原料自身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右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4)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③,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①试管1中实现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27.(12分)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液态)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
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的十六烧烃发生反应:C16H34 C8H18+甲,甲 4乙,则甲的结构简式为。
(2)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可能,C装置中反应类型是。
(3)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根据本实验中装置(填字母)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为了探究溴与乙烯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以测定装置B中溶液在反应前后的酸碱性,简述其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28.(12分)实验室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研究苯与液溴的反应类型并制取少量溴苯。
Ⅰ.若用图甲装置进行制备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 中预先需加入的试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