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虚实结合 对比、照应、衬托、
表现手法 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
写
想象、象征、渲染(烘托)、铺垫、
作
过渡、伏笔、照应、抑扬
技 巧
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
篇章结构 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照应、悬 念、铺垫、卒章显志等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类题的答题要领:
1.题目类型: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古代诗歌鉴赏
修辞 定 义
例句 作用
先提出问题,
问题引入,
丞相祠堂何 带动全篇,
设问
接着自己把看 法说出。
胜火, 春来江水绿 如蓝
言简练,整 齐对称;从 内容看,意 义集中含蓄。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 写叫拟人,把人 当作物来描写叫 拟物。
有情芍药 含春泪, 无力蔷薇 卧晓枝。
形象生动 化静为动 表意丰富
古代诗歌鉴赏
是把两种对立 的事物或者同 一事物的两个 对立方面放在
朱门酒肉臭,组感织受更更突深出切 路有冻死骨 区别更鲜明
比喻的作用之四: 化深奥为浅显
古代诗歌鉴赏
比喻类题的答题思路:
1、找到相关语句, 明确修辞手法:比喻。
2、明确本体和喻体,概括出通过喻体所 表现出来的本体的特点。 3、概括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等)。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I)
记叙、议论、说明
表
达
直接抒情
方 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式
间接抒情 借事抒节借描古写讽)今(借古抒怀)
描写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
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
间接描写 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白描工笔、
表达技巧(II)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比喻的作用之二: 化抽象为具体
浣 溪 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 是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
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使具体事物饱含 诗人的主观情绪 比喻的作用之三:
化具体为抽象
观书有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起相互比较。
古代诗歌鉴赏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 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 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 与 陷入囚笼, 失去了自由的画眉 构成对比,结构明晰。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 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互文
所用的词语互相补 充,结合起来表示
汉时关
调重复, 文字更简洁
一个完整意思
凝炼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 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 句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东边日出西 边雨,道是 无晴却有晴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使内容含 量增加 含蓄委婉
古代诗歌鉴赏
修 辞 定义 例 句
作用
反复
古代诗歌鉴赏
(1)确认揭示手法—— 这句运用了拟人 手法。 (2)分析具体运用—— 写开门见“山”,“两
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3)概括(情感作用)—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
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 盎然生机。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 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寻常的情感。
似个长
有更突出更 鲜明表达事 物的作用。 不合事理但 合情理。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
来的用具代事部体替物分代所。代替要 借 表 抽表代全象达可体,,知应瘦是否绿?肥知红否?使含语蓄言委简婉练
用特征代替人。
古代诗歌鉴赏
修辞 定 义
例句 作用
用结构相同、字数 日出江花红 从形式看语
对偶
相同的一对句子或 短语来表达两个相 对或相近的意思。
汴水流,泗水 流,流到瓜洲 叠字 古渡头,吴山 叠词 点点愁。思悠 叠句 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 方始休,月明 人倚楼。
增强语言的韵律 感或是起强调作 用,更加生动形 象;思想感情的 表达更为绵密曲 折,
古代诗歌鉴赏
修辞 定 义
例句 作用
夸张
故意对事物进行夸 大或缩小的描写。 借以表达诗人异乎
白发三千 丈,缘愁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以越女(采菱姑娘)比 朱庆馀 。
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 以敌万金的菱歌比 朱庆馀的优秀作品 。
比喻的作用之一: 化平淡为生动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
以不可胜数之物喻闲愁, 极写无限的愁怀恨绪。 问君能有几多愁?
2.答题要领: 确认——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分析——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该手法在诗中的
具体运用 概括——该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传达怎样的旨趣及运用该手法的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
3 .答题格式: 揭示手法 + 分析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 表达效果 分析下面一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 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第三四句在修辞技巧上,工整有致,堪称 范例。试通过修辞手法来分析“两山排闼送青来” 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美化画面 深化意境
浅谈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运用
比喻
抓住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 物来喻另一事物。
近闺试意上张水朱庆部馀 公婆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安置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以拜见公婆比 科举考试。 以舅姑(公婆)比 主考。 以新妇比 自 己 。 以夫婿(新郎)比 张水部。 “画眉深浅入时无?”是问: 自己的诗文能否符合主考。的要求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经过春雨洗涤过的池面(本体) 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喻体)(步骤一)
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让人感到春雨后
池上平静、明净,(本体特点)(步骤二)
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 (表达效果)(步骤三)
古代诗歌鉴赏
修辞 定 义
例句 作用
古诗文的相邻句中 秦时明月 避免词语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