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章节

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章节

麓山荣郡B2-1#-3#、10#-13#楼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2月20日目录十一、绿色施工1、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2、绿色施工目标……………………………………………………………………3、绿色施工小组组成及工作分工…………………………………………………4、绿色施工前期策划………………………………………………………………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7、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8、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9、环境保护…………………………………………………………………………十一、绿色施工1、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1)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2、绿色施工目标(一)噪声污染控制目标(1)在施工现场设立符合规的噪声污染监测点,对各个监测点的施工阶段噪声污染值进行实测,各个实测点的实际监测数据都满足《中华人民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对城市五类区域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的规定。

(2)同时根据施工所处的不同阶段,现场各测点噪声还应当满足标准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规定的施工限值。

(二)粉尘污染控制目标(1)在施工现场四隔挡高度位置设立符合规定的粉尘污染监测点,对各个监测点的施工阶段粉尘污染值进行实测,要求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2)土作业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三)光污染控制目标(1)项目进行夜间施工时,符合有关的夜间施工时段规定;(2)夜间施工过程中,控制外溢光和杂散光,避免直接照射入围居民居室;(3)夜间施工过程中,控制外溢光和杂散光,避免直接照射到道路上;(4)电弧焊施工应有防护罩,防止外弧光外溢对外造成污染。

(四)水污染控制目标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六)固体废弃物控制目标(1)总的固体废弃物产生数,每万平米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超过400吨;(2)建筑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占用围道路和其他场地;(3)建筑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堆放,堆放场所围应当设置围挡等防护措施,拆除阶段固体废弃物回收率大于50%;(4)加固改造和装饰安装阶段回收率大于30%。

(七)材料节约目标(1)建设项目的总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低30%;(2)对于钢材、混凝土、木材三种材料,其损耗率应比定额损耗率低40%;(3)施工现场500公里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70%以上;(4)现场临时用房、临时围挡材料可重复使用率达70%。

(八)水资源节约目标(1)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施工用水的总消耗量节约5%;(2)生活用水总节约量大于15%;(3)施工用水总节约量大于30%;(4)施工过程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九)土地资源节约目标(1)临时设施占地面积为指标规定的最低值;(2)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大于90%;(3)施工用地尽量不占用基地外土地。

(十)能源节约目标(1)建设项目的能源总消耗量节约15%。

4、绿色施工前期策划(1)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每月自评表格详见附录1。

(2)项目部由劳资部门组织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员工、工程承包单位的领导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他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大(如产生强噪声、产生扬尘、产生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3)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总包单位与进入施工现场的各工程承包单位签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责任书》。

(5)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除按绿色施工导则组织和进行绿色施工外,还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标准和公司的相关文件等。

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5.1材料节约规划与管理(1)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控制材料消耗。

图纸会审时,应根据地质、气候居民生活习惯等提出各种优化案,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工程量较小,速度快、对原地表地貌破坏性较小,施工简易的施工案,尽量选用能够就地取材、环保低廉、寿命较长的材料。

(3)加强材料计划管理在项目施工前,根据优化的案,准确提供所需的材料计划,并根据施工进度确定进场时间。

按计划分批进材料,现场所进的各种材料总量如无特殊情况不能大于总材料计划。

(4)与劳务单位达成协议,建立材料节约奖,对降低材料消耗的行为进行奖励(5)加强现场管理。

①根据施工进度、材料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②加强材料保管。

对水泥等易受潮、变质的材料,设立专用库房,库房底部用砖垫起,铺满脚手板防潮。

③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控制,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搬运时轻拿轻放;模板、木格按照配模案施工,禁随意切割;钢管扣件等转材料及时回收并维修好,以便再次使用。

④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每天根据施工任务及计划进度情况,安排班组按照消耗定额从仓库领取材料、避免浪费。

⑤加强现场防盗检查。

对价值较高的材料,如钢筋、型钢、电缆等进行重点监控。

围挡密封密,车辆出入均要进行检查,材料出场必须开具出门证。

⑥购买材料时尽量就地取材,做好材料台账,记录好厂家、产地、运距等信息。

⑦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的废料回收管理办法,做好可回收废料的再生利用。

如利用短的废旧钢筋焊接马凳,废旧模板作为后浇带盖板。

⑧材料运输工具装卸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撒,根据现场平面图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⑨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整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⑩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就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5.2主体结构用消耗材料的控制5.2.1实体消耗材料主体结构施工中,重点控制钢筋、混凝土、铁钉、钢筋绑扎丝、砌块、砂浆等消耗材料的损耗。

(1)钢筋消耗材料的控制钢筋下料前,绘制详细的下料清单,清单除明钢筋长度、支数外,还需要将同直径的下料长度在不同构件中比较,在保证质量、满足规及图集要求的前提下,将某种构件钢筋下料后的长度情况,合理选用12m钢筋,减小钢筋配料的损耗;(2)混凝土使用材料的控制①在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明确规定:混凝土量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超过预算的部分,由供货单位承担;以杜绝混凝土供应量不足引起的超预算损耗;②模板工程施工时格按技术要求施工,避免出现涨模、粘模,不仅浪费混凝土,后期处理也很麻烦,还要浪费人工修补。

③施工过程中,做好剪力墙、基础连梁、楼梯、后浇带、施工缝等尺寸比较窄的部位的防护工作,避免因防护不当造成混凝土溢出损耗现象。

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杜绝模板工程在浇筑时出现跑、冒、漏浆及人为增加损耗;5.2.2转使用材料工程使用的转材料主要有模板、木、钢管、扣件、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围挡、轻钢结构临时板房等。

应首先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便的转材料和机具。

(1)模板、木消耗转的控制○1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案进行优化。

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使用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2废旧模板重复利用。

废旧的小模板用作楼梯、女儿墙的模板,或者加工用作围挡的栅栏等○3加强木材损耗的管理。

木分不同规格进场,可避免由于木长度过长导致切割浪费出现。

加强对职工的节材教育,采取教育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的法控制随意切割木料。

(2)钢管、扣件、工字钢、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围挡、轻钢结构临时板房等材料的控制○1外脚手架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案。

○2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转效率。

在所有参建人员中树立加快施工进度的思想,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的转次数。

(3)临时设施的管理: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转式钢结构活动房,组装、拆除简便易行,可重复利用。

施工现场采用装配式可重复围挡封闭,既达到封闭效果又拆装灵活。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6.1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自来水消耗。

(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及生活办公区临时用水布置,供水管网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水量设计布置,布管时尽量避开施工主要道路或加工区,在水管连接处用塑料膜缠紧防止漏水。

(2)合理利用水资源,施工现场喷淋系统以及洗车池使用循环水,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阶段砂浆搅拌机上水泵设置自动控制供水时间装置,养护用水做到人走水关,避免出现长流水现象。

现场和生活区采用节水龙头,尽可能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加强养护用水管理。

对于柱构件,在拆模后向表面喷水,再用塑料膜覆盖包紧达到养护目的;对墙构件,采用涂刷养护液的法养护,可不再单独喷水养护。

对楼板砼,在浇筑完成后覆盖塑料膜进行初期养护,在楼板放线后,浇一遍水并抓紧进行楼板模板施工,减少楼板暴露在露天环境下的时间。

(4)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用水由专人看管;对工人进行节约用水教育,在使用完后自觉关闭水源。

6.2非传统水源利用施工现场建立废水循环利用收集系统,现场地表水沉淀后用于抑尘喷淋系统,洗车池设置三级沉淀池循环冲洗,用洗泵水等进行养护。

冲洗路面,基坑积水用于绿化浇灌等作业。

6.3用水安全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监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现场循环再利用的废水,禁人员饮用,并不得将这些水源用于砂浆搅拌等作业,以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还要加强管理,避免水池破裂等原因对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6.4其他措施(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

施工阶段用水必须安装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

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台账,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志,盥洗室、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

(3)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冲车池及及洗车池设沉淀池及清水池,对洗车、冲车污水进行重复循环利用(4)施工工艺采取节水措施,如:混凝土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加草帘被覆盖保水养护,独立柱混凝土采用包裹塑料布养护,墙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