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
五 反
③意义
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一批 错误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 级的腐蚀; 五反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 攻,打击了他们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中进行 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了工 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课 堂 小 结
1、解放全国大陆
2、土地改革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3、抗美援朝
• • • • •
3、“三反”“五反”运动的性质是( B A.解决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C.解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D.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
• 4、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指①抗美援朝运 动 ②镇压反革命 ③“三反”“五反”运 动 ④土地改革运动( ) B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第 17 课
新中国政权 的建设和巩固
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和各 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 1、西藏和平解放
①、建国之初的军事形势:
新中国成立时,祖国领土还有些地方未获得解 放,国民党大批特务、土匪到处进行破坏活动, 威胁人民政权。
②、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建国初期的 三大运动
4、镇压反革 命运动 5、三反五反运动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建国初期镇压反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人民安全 B .安定社会秩序 C.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D.扭转社会风气
c)
• 2、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 的根本好转而采取的措施中,最关键的是 ( A )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B.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 • C.统一财经,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 D.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
③结果及意义
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 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 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进行了 问 几次土改?分别是什么时期?早在什 么时候解放区已进行土地改革?土改 的意义是什么?
三次 时期: 1931年国共对峙时期; 1941-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 意义: 是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支前的积极性,成为解 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帝国 主义的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搜刮和战 争的破坏,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2、人民政府恢复经济的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
3、结果:经过3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5、下列对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表述中,不 正确的是( B ) • A.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 B.迫使美国放弃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 • C.为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相对 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 D.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长怡实验中学 邓老师
4、中共中央的“三反”“五反” 运动 ①原因
有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正常经营获得利润, 而采取非法的手段攫取暴利
②内容
三 反 1951年末至1952年末,在党和国家机关、 国营企业内部进行的反贪污、反浪费、 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 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 料、 反盗骗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2、抗美援朝
①背景和目的
设问:新政权尚未巩固,中国人民 志愿军为什么要赴朝作战? 因为1950年夏,美帝国主义侵入朝鲜,战火烧到 中朝边境; 美国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 为了保家卫国,中国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 朝。
②经过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总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 赴朝鲜,与朝鲜军队并肩抗击美国侵略者,到1953年 夏,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社会
③简况1950.12---1951.10
A、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镇压反革 命活动的指示 B、坚决镇压反革命首要分子。
④结果及意义
• • • • 经过一年多的斗争,基本肃清了国内的 反革命残余力量; 使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社会秩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
三、争取国民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背景和目的
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 压反革命
1、土地改革 ①背景和目的
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 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简况
• 时间:1950年 •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内容: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③意义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安全;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 和社会改革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邱少云
黄继光
3、镇压反革命运动
①背 景
留在大陆的大批国民党反革命分子 不甘心失败,猖狂地进行各种破坏 活动。朝鲜战争爆发后,更加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