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导致税务稽查的原因解析及应对

公司导致税务稽查的原因解析及应对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知道导致税务稽查的原因;●学会进行事件的深度解读;●掌握应对税务稽查的策略。

公司导致税务稽查的原因解析及应对一、导致税务稽查五大原因及案例解读1.导致税务稽查的五大原因一般来说,导致税务稽查的原因主要包括:领导批示在中国,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事情,下面都会非常重视。

所以,对于领导批示的重大税务稽查案件,人力、物力的投入就会非常庞大,甚至有时举报一件事,可能查出十件事。

有人举报现在这种举报类型来自于各方面,如会计举报、商业竞争对手之间的举报、举报专业户举报等。

对于不同的举报,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处置方式。

专项检查专项检查每年由税务总局落实。

在2012年落实的专项检查中,有成品油发票问题、资本交易类项目、出口退税项目,打击力度很大,甚至可能出现刑事案件。

当地稽查当地稽查就是税务稽查局亲自查账。

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局查账后,如果对某些数字产生异常,企业要按照预警调整数字,把该交的税都交了,以后一般不会有大问题。

当税务稽查到来时,一定要问清楚稽查的目的,从而根据税务稽查原因确定应对措施。

一般来说,当地稽查和纳税评估的风险指数较低,应该想办法将其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领导批示、有人举报和专项检查的风险指数较高,一旦出现状况,对企业的伤害比较大。

了解税务稽查局的想法很重要。

认为企业都有问题,这是税务稽查局的一种思维方式。

税务稽查考核指标之一是选案准确率达到95%以上,这意味着税务稽查局所选的100个企业中最多只能有5个没有问题。

2.案例解读排行榜问题图1 榜上有名如图1所示,漫画中的人物“您上了福布斯排行榜了”,紧接着税务局就开始来调查了。

作为税务局,所评估的部分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模糊信息,也就是上榜之后,意味着财富值很大,成为税源大户后,就会被税务局列为重点评估和稽查对象。

如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八大房企总裁进行了重点检查,其中包括潘石屹、任志强等。

直接查办问题【案例】黄光裕案件2010年,财富排行榜首富、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被判刑14年,与其他三人一起共被罚款11亿元。

该案件最早的源头是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开展部分大型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票专项检查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点名对国美、苏宁、大中进行查账。

税务局利用存根联滞留票信息,核实电器零售企业未认证抵扣进项税的原因,检查是否存在隐瞒销售收入问题。

按照相关规定,国美从其他厂商买来电器,厂商开据发票后,要求国美在90天内申报抵扣,但是国美没有这么做,而不要发票抵扣联就意味着隐藏相应收入。

于是,国美被厂商举报。

同时,国美没有对外披露涉嫌隐瞒销售收入,税务局进来检查这一重大消息。

受相关报道的影响,国美电器股价当日大跌9.33%。

国美随即以声明的方式否认隐瞒销售收入。

最终,国美还是被查出多种罪行,黄光裕被判刑14年。

从纳税角度讲,与中石油相比,国美电器不属于纳税大户,但是国家税务总局直接查办这种小企业,是有其他原因的。

而黄光裕所想到的只是国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滞留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只是召集全国财务人员,分兵把手,多头应对,把它当作普通的税务稽查应对。

作为企业管理者,对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只是查账补税。

此案件的真正原因是黄光裕案件牵扯到很多腐败案件,国家税务总局要从税案入手,打击相关腐败案件。

一般来说,国家税务总局直接组织查办或督办的案件只有三种情况:第一,国家税务总局直接督办,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批准交办的案件一般都是个案,对于小企业的查办基本可以排除;第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审计署、国家信访局等部门需要国税系统协助查办的案件,比如审计署对企业进行整体审计之后,发现需要补税款,移交到税务局,这种情况也不多;第三,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交办的案件,这是典型的领导批示。

全国税务稽查人员共有十万,受最高级领导批示,全民动手。

从这个案件可以得到两个教训:第一,当税务总局直接下文件查办时,一定要清楚这不是简单的税案问题,应该将其上升到更多的层面考虑问题,作为现代企业家,应该将领导批示列为最高级别;第二,作为大型企业,财务基础和思维方式要跟进,避免出现增值税发票的滞留问题。

滞留票问题【案例】北京三家医药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引发大案因虚开近两亿元的增值税发票、偷税2000余万元,北京五洲亚泰国际药业有限公司(五洲)、北京恒宇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华康)、北京华峰惠康医药有限公司(惠康)的法人代表、副总以及财务人员等19人,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的刑罚,三家公司也被处以20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罚金。

该案最初的线索是,2008年五洲亚泰公司一张经过认证而未抵扣的大额增值税“滞留票”,从而引起了税务机关的怀疑、重视,由此开展了进一步的审查。

最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三公司主管人员王占立、王峰、赵海峰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无期徒刑;财务人员王桂萍判处有期徒刑19年、王二兰有期徒刑15年、刘秀敏有期徒刑15年;五洲公司有时帮助机打增值税发票的办公室人员王兵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在恒宇华康公司工作仅七个月的财务人员林双浮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一张小小的“滞留票”引起一起领导批示的大案,使税务和警察联合办案。

可见,现在税务总局信息化第程度相当高,用发票套现金的风险非常大。

所以,作为企业的财务、职业经理,一定要考虑风险,要对企业的情况进行深入考虑和研究。

业务流程问题【案例】诺基亚遭举报毫发未损诺基亚被经销商举报,经销商在向国税总局提交的举报信中称,诺基亚向经销商收取窜货的“罚款”,只有罚款通知书而没有发票,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经销商还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到商务部、税务总局举报,声音非常大,消息登上了媒体的头版。

由于诺基亚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业务流程非常完善,有一套针对举报应急预案,最终毫发无损。

窜货罚款是指,当诺基亚手机确定必须在北京卖时,如果在天津发现了这部手机,抓到以后直接罚款。

按照经销商举报的概念,只要不开发票就是偷税,这是不合理的。

例如,北京很多商场都是上市公司,顾客买东西不要发票只要购物小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商场就不交税。

诺基亚对危急事件的处理,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图2 诺基亚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诺基亚、供应商和经销商的三球模型的结构设计本身就能抵御风险。

一般来说,很多企业都希望从上游到下游全是自己的人,但是诺基亚不是这样,诺基亚只和供应商打交道,把货卖给供货商,供应商是不许卖货的,经销商在供应商处买货,经销商是卖货的。

发现窜货现象后,诺基亚只罚供应商。

对于罚款,供应商不会自己买单,而是从经销商的货款中直接扣除。

所以,当经销商上诉时,诺基亚以与经销商没有业务往来为据,安然无恙。

另外,诺基亚不是单独收罚款而是直接将钱扣掉,按照中国法律,这并不需要开发票,不属于偷税行为。

联合办案问题【案例】“一网打尽”2008年6月,某区地税局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区某美容院只开收据不开发票,隐匿收入,引起了稽查局领导的注意。

原来,早在2007年,主管税务所曾对该美容部实施过纳税评估,但整个评估工作却因一次“意外”而最后不了了之。

据当时的评估人员回忆,评估工作是在该美容经营部的经营场所进行的。

但在评估过程中,办公室突然断电,从室外跑进一人将其办公用的一台电脑砸坏。

美容部人员声称是他们得罪了“黑社会”,导致他们的经营场地、营业设施受到这一突发性破坏。

而恰巧是被砸坏的电脑里保存有大量的经营性电子资料,由于发生了“意外”,所以他们仅能提供有限的纸质资料。

后评估人员将其提供的纸质资料与税务所征管资料进行比对检查,未发现疑点,该评估不了了之。

鉴于2007年的那次“意外”,稽查人员进场前制定了周密的检查方案:邀请公证处工作人员到场对取证过程全程公证、为防范意外,提请公安局经侦人员提前介入、邀请计算机专业人员现场搜索、恢复、复制、拷贝相关电子资料等预案。

在该美容部办公场所,在公证处的全程公证下,稽查人员、经侦人员迅速控制住了财务资料和经营用电脑设备,计算机专业人员通过设备检查、查找到与经营有关的电子数据,一一对应复制拷贝到全新的两个U盘上,完整采集了美容部的电子资料,并现场封存一个备份原始数据,一个用于检查取证。

上述案例中,该美容院在第一次的调查中,由于特殊情况蒙混过关,但是其并没有在以后严格自律,最终在公证处、公安局等部门的联合办案中被调查处问题。

模糊信息问题图3 效益不好如图3所示,企业说效益不好,但税务局看到的是效益很好。

税务局判断企业效益好坏的依据,不仅包括数据,还根据一些明显的变化。

例如,企业老板过去开着桑塔纳,现在改开奔驰。

所以,数据既来自企业的报表,同时也来自于模糊信息。

信息化问题国税、地税共用数据,可以分析出很多情况。

现在税务稽查已实现信息化,但大量财务人员仍处于人工思维,需要提升能力。

所以,财务人员要适应当地形势,如果只盯着自己的账簿,就会出现问题。

图4 税务局的信息化如图4所示,整个纳税评估的信息化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确定评估对象、个案分析、约谈、评估结论、评估复核六个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地方的纳税评估体系和指标是不同的。

税务局想法问题图5 躲如图5所示,一提到交税,私企、老板、娱乐明星等税源大户大都会躲起来,这是税务局的思维模式。

即财富值越大,越有偷税的可能,税务局盯得越紧。

在税务局的数据库中,财富排行榜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

排行榜又称“杀猪榜”,此榜单会成为税务局纳税评估数据库里的资料,以备遗产税开征时使用,虽然税务局不会以此数字征税,但富豪申报低于榜单的数字就过不了税务关。

偷税漏税问题【案例】深圳某酒店偷税漏税被追缴处罚309万元人民网深圳4月9日电:深圳市地税局第四稽查局依法对深圳市某酒店作出追缴税款、罚款、滞纳金共计309万元的处理决定。

该酒店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主要经营旅业、中西餐、卡拉ok歌舞厅及桑拿水疗。

电脑系统显示该公司年度纳税额越来越少,2010年下半年仅申报缴纳少量娱乐业营业税。

由于该酒店没有任何账册,稽查人员便从相关数据入手,通过俱乐部财务收入日报表与前台收银月报表相符、与业务部门业绩统计表一致这一线索,基本确认了俱乐部的收入情况。

然而,酒店法人十分不配合,手机始终打不通,偶尔打通了,却总是推说在出差。

一个多月过去了,酒店始终不与稽查人员联系,也不认可检查结果。

对此,税务人员依法发出了《税务事项通知书》和《询问通知书》,但酒店法人仍然不当一回事。

无奈之下,稽查人员通过酒店房东,在当地村委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酒店法人,但该法人匆匆露了个面之后,直到案件结案,再也联系不上。

为了突破法人的“零口供”,稽查人员对俱乐部负责人、俱乐部财务人员和酒店会计分别做了询问笔录。

稽查人员对以个人名义的刷卡账户进行了调查,发现银行账户与前台刷卡记录相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