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常规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ﻫ1、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包括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和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是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其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两次发作期间意识不清,或1次发作时间持续在30分钟以上。发作时全身抽搐、呼吸停止,可造成脑缺氧、充血、水肿,重则形成脑疝甚至死亡。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ﻫ2、全身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主要有小发作持续状态。表现为持续性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达30分钟以上,多见于儿童。轻者可貌似“正常”,或仅为工作或学习“缺乏效率”,多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自发动作及言语减少,较重者呈昏睡状态。可伴有肌阵挛或自动症等表现。脑电图呈广泛的3Hz棘慢波综合持续发放。ﻫ3、简单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主要有简单部分性运动性发作状态,表现为身体某一部分持续不停抽搐,达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但无部位的瘫痪。
1、癫痫状态多发生于癫痫患者,最常见原因是不适当地停用抗癫痫药物,或急性脑病、脑卒中、脑炎、外伤、肿瘤和药物中毒等所致,不规范AEDs治疗、感染、精神因素、过度疲劳、孕产和饮酒等也可诱发,个别病人原因不明。癫痫连续状态或癫痫连续发作是癫痫发作连续发生,但两次发作间意识清醒。
2、诱发因素 发热、感染、劳累、饮酒、酒精戒断、妊娠及分娩等,停用镇静剂,服用异烟肼、三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亦可诱发。
五、治疗原则
1、尽快控制癫痫发作,选用快速、高效、足量的抗癫痫药。
2、抽搐控制后,应给中效与长效抗癫痫药以防止复发。
3、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4、寻找病因及诱因并消除之。
六、常用药物
1、地西泮(安定):是成人或儿童各型癫痫状态的首选药。成人剂量10~20mg,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儿童0.3~0.5mg/kg,以3~5mg/min速度静脉推注。幼儿可直肠给药,剂量为0.5mg/kg;如15min后复发可重复给药,或用地西泮100~200mg溶于5%葡萄糖盐水中在12h内缓慢静脉滴注总量不超过120mg/d为宜。本药起效快,迅速进入脑部使血药浓度达到峰值,一般2~3min生效,但半衰期短,20min后脑及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偶可出现呼吸抑制,应停药,床边做好人工气道准备。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常规
———————————————————————————————— 作者:
———————————————————————————————— 日期:
ﻩ
癫痫持续状态
一、概念
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
二、病因及诱因
4、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表现为长时间的精神错乱状态或仅有模糊记忆,可伴有自动症,持续数日或数月。有时可紧跟在一次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之后出现,易误诊为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可见在颞叶或颞额叶局限性痫样放电。ﻫ5、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表现为数小时、数日连续肌阵挛发作,常无意识障碍,有时也可伴意识障碍。
4、利多卡因(lidocaine):用于安定注射无效者,2~4mg/kg加入10%葡萄糖内50mg/h速度静脉滴注,复发时可重复应用;心脏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者慎用。
四、辅助检查
1.常规EEG、视频EEG和动态EEG监测可显示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等痫性波型,有助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状态的确诊。
2.心电图检查可排除大面积心肌梗死、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导致广泛脑缺血、缺氧后发作和意识障碍。
3.胸部X线检查可排除严重肺部感染导致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
4.必要时可行头部CT和MRI检查。
6、偏侧性癫痫持续状态: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半侧阵挛性抽搐,常伴有同侧偏瘫,称为半身惊厥-偏瘫综合征。ﻫ7、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其发作形式往往有别于成人。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多呈轻微抽动,肢体呈奇异的强直动作,发作形式不固定,常由一肢体或一肌群转移至另一肢体或另一肌群,或呈半身型抽搐发作。发作时呼吸暂停、意识不清。脑电图改变也具有特殊性,呈1~4Hz慢波、夹杂棘波,或呈2~6Hz节律性棘慢波综合,强直发作时呈δ波,阵挛发作时有棘、尖波发放。
2、10%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成人25~30ml,小儿0.5~0.8ml/kg,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
3、氯硝西泮(氯硝安定):药效是安定的5倍,半衰期22~32h,成人首次剂量3mg,静脉注射注射后数分钟奏效,对各型癫痫状态均有效,以后5~10mg/d,静脉滴注或过渡至口服药。需注意本品对呼吸及心脏抑制较强。劳拉西泮(氯羟安定):作用较安定强5倍,半衰期12~16h可用0.1mg/kg以1~2mg/min速度静脉注射,首次剂量不超过5mg为宜。一般注射3min后可控制发作,如未控制5min后可重复同样剂量,亦应注意呼吸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