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1.下列不全属于免疫系统的一组是(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抗体、B细胞、T细胞2.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D.记忆T细胞再次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4.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B为抗体B.与B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5.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③为B细胞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C.细胞⑤为靶细胞D.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抑制病菌的繁殖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7.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8.右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形成X细胞的是( )A.B细胞B.浆细胞C.T细胞D.效应T细胞9.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
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
DC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
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C.DC细胞处理抗原后,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10.科学研究表明: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下图甲)。
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下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为HIV的增殖提供了原料、酶和场所等条件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11.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回答问题:(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T细胞,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__ __。
(3)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多选)( )A.记忆细胞 B.b C.c D.d(4)形成[c]_______ _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中图(Ⅰ)和(Ⅱ)表示人体两种类型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来](1)图(Ⅰ)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________ ;b是________ 细胞。
(2)图(Ⅱ)中的d表示________ 。
(3)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所示。
请将图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第四节免疫调节巩固训练(2)1.右图表示人体一微创伤口刚刚侵入了某病原体时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3.(2014·天津,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4.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B.d时间是再次接种相同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C.产生甲、乙抗体的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5.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C.④是T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6.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花病毒、结核杆菌都是抗原B.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C.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7.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B.HIV可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D.人类的感冒、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反应等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9.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M细胞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10.过敏反应是很多人存在的一种异常现象,它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酿脓链球菌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原理和过程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11.下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
(2)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c细胞称为_________。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
(填图中代号)(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病。
如果抗原为过敏原,则d分布在人体的__________部位。
(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_________细胞引起的。
(6)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第四节免疫调节巩固训练参考答案2015.3.23巩固训练11-5 B C D C A 6-10 C A C D B11.答案(1)胸腺骨髓(2)a 吞噬细胞(3)A、B(4)浆细胞①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而产生②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而产生12.(1)细胞免疫效应T(2)抗体(3)①抗原②淋巴因子③记忆细胞④浆细胞巩固训练21-5 D C B B D 6-10 C D D D D11.解析:(1)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由抗体发挥作用的体液免疫过程,因为最终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后的细胞(浆细胞)产生。
(2)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可以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体内时,可迅速作出识别,激发二次免疫,快速消灭抗原。
(4)如果因为特殊原因而使得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这种免疫失调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5)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T细胞将移植的器官作为抗原攻击。
答案:(1)体液(2)浆细胞记忆细胞(3)c(4)自身免疫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5)T(6)B 浆记忆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