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化训练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在音乐史上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家是()A.莫奈B.柴可夫斯基C.比才D.贝多芬答案:D2.(2014·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在观看一次演出后说:“50年后,也许谁都记不住我的这部作品,但威尔第却使她成为不朽!”小仲马观看的演出应该是()A.话剧《悲惨世界》B.歌剧《卡门》C.芭蕾舞剧《天鹅湖》D.歌剧《茶花女》答案:D3.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首映于() A.伦敦B.巴黎C.柏林D.纽约答案:B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答案:C5.(2014·佛山顺德区期末质检)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

它切合了美国()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猫王”为代表的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答案:D6.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青少年整天看电视导致户外活动减少,说明电视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故选A项。

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明与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电视的出现与普及则使人们坐在家中环视全球。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各种新气息。

问题:(1)影视艺术兴起的原因有哪些?(2)列举为电影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或演员。

(3)电视的功能主要有哪些?解析:本题通过提供新的情境资料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影视艺术兴起与发展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有利于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好此题的关键是系统掌握本课的内容并能活学活用。

答案:(1)19世纪末,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突飞猛进,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给影视艺术以快速发展的动力。

(2)卢米埃尔兄弟、格里菲斯、卓别林。

(3)电视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

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

电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

1.“随着他的去世,维也纳古典主义也就到了尾声,他已经让人感到了浪漫主义的临近。

”文中的“他”的代表作品是() A.《卡门》B.《英雄交响曲》C.《天鹅湖》D.《时代在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桥梁的是贝多芬,故选B项。

答案:B2.下图是一次音乐演唱会的现场,此种音乐在二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强劲的乐曲反映出青少年的反叛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音乐是爵士乐B.这种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最为火爆C.《卡门》是这种音乐流派的典型代表作D.《围着时钟摇吧》是这种音乐的典型代表作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信息“二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反映出青少年的反叛精神”可知此种音乐是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是其代表,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火爆,故选D项,《卡门》是19世纪欧洲歌剧的代表作。

答案:D3.(2013·广州调研)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电脑手机B.报纸收音机C.热狗麦当劳D.汽车电影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排除A、C项(均为20世纪出现);收音机是20世纪美国人发明,采用排除法选D项。

答案:D4.(2013·深圳第二次调研)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当时全世界有6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们是()A.通过广播收听报道B.在电影院观看纪录片C.通过电视观看直播D.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能力。

根据时间“1969年”可以排除D项,因为互联网全球普及是20世纪90年代,根据“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可知通过直播画面感受,故选C项,因为这时电视在欧洲和美国普及并具有卫星直播技术。

答案:C5.1956年,美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有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除了家庭、教堂和学校外,还有()A.电影B.报纸C.电视D.互联网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

“1956年”“普遍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说明此东西在20世纪50年代普及,结合所学可知选C 项。

答案:C6.2009年《英国达人》选手苏珊大妈一度风靡中国,与《中国达人秀》选手同台表演。

2012年《中国好声音》以野火燎原之势窜起,火遍神州大地,被称为:“这是今夏最成功的音乐节目”。

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①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②一度引领了社会生活③促进了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④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中国达人秀》”到“《中国好声音》”说明电视的娱乐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的审美需求,电视节目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融,①③正确;“《中国好声音》火遍神州大地”说明此节目受到观众的喜爱,一度引领社会生活,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电视娱乐功能,④错误,故选A项。

答案:A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以1930年为例,华纳公司当年赔本800万美元、福斯公司300万、雷电华公司550万。

……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次越来越低,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

为了保持平衡,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不得不裁减人员和少拍影片。

材料二5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业出现危机。

……1956年,美国电影观众人次到达最低水平。

材料三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的电影业日趋衰退,甚至有人认为进入了危机阶段。

……在60年代到70年代间曾流行一时的汽车电影院,到80年代后期已经有85%关闭了,而仅剩下的南部、西南部和加州地区的这类电影院,也只有在节假日或周末偶尔开放。

进入90年代后,美国电影观众的人数比80年代下降了48%左右。

材料四1992年,斯皮尔伯格动手创作了一部直接用高科技进行创作的巨片《侏罗纪公园》。

……他邀请这些工程技术界的朋友们,首先动手设计了一个可以用电脑控制的机器恐龙。

这个机器恐龙可以在电脑的控制下进行全方位的运动。

……他还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拍摄”出一系列在电影摄影棚内根本无法拍摄的镜头:即后来被称为电脑实验室的镜头。

——以上材料出自鲍玉珩《当代好莱坞》问题:(1)根据材料一,试分析美国电影出现危机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影业产生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本知识,谈谈电影业方面是如何改进的?(3)材料三中再一次指出美国电影业日趋衰退,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4)材料四中斯皮尔伯格创作的《侏罗纪公园》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本题是对电影艺术的考查。

题目考查内容灵活,很多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及一些尝试性的东西来分析。

第(1)问要结合时代背景来进行分析;第(2)、(3)、(4)问则要结合电视、电脑等其他相似媒体的出现来分析对电影的影响。

答案:(1)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批人员失业,市场萧条,电影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2)50年代电视的出现和普及。

面对危机,美国电影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技术处理,扩大银幕如宽银幕,改进音响如立体音响、三维立体电影问世等。

(3)80年代进入高科技时代,电脑的普及、发展对电影形成冲击,电脑成为除电视以外重要的传媒娱乐方式。

(4)①说明电脑技术可以有无限的视觉形象创造力,为美国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对传统的观念展开了挑战。

②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和要求也开始变化,他们更注重视觉感官的欣赏和刺激,这就使得导演更加注重对当代高科技的学习和引进。

电影基地好莱坞好莱坞(Hollywood),本意上是一个地名的概念,港译“荷里活”,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

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拍摄者,而后一些是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大师们为美国赢得了世界名誉,以及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好莱坞也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