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全方位整合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经营水平。我国 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但是,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无论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 策划经营能力,还是资源整合能力,都不够成熟和强大。面 对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却无法制作出精美的文化产品,没 能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 只有充分发挥智慧力、创造力、想象力,提高对文化资源的 开采能力,潜在的文化资源才能为我所用。在当今文化产业 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尽快全面 提升发掘、整合、开采文化资源的能力,把丰富多彩的文化 资源做成文化大餐提供给世人,不辜负我国文化资源大国的 美名。
随着全球交通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的 交往日益密切,促进了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 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 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 。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 益。美国是全球文化产业的龙头,其他发达国家如 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 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 的挑战。 我国文化产业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 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兴衰关系着国家兴衰,文 化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所谓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有效地消 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以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不被威胁 的一种文化状态。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面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大规 模进入和急剧渗透。他们凭借其科学技术和文化设施的优势,控制文化资源和市 场,在对我国进行资本、技术、商品输出的同时,也倾销其文化和价值观。这种 倾销必然对我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造成很大冲击。如果这种持久 的文化侵略不能有效遏止,就会使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下降,民 族文化主权的内在凝聚力、亲和力也会弱化,我国的文化也就会面临被西方文化 侵蚀、同化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国家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借口,以资金、 企业准入门槛降低为契机,积极推行文化扩张,企图以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取代马 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上对我国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是我国在21世 纪遇到的严峻挑战。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有效地利 用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 (1)要对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认知我国文化资 源的产业价值。 (2)在全球化浪潮下要认真保护好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越 条件,增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是由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 的。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等较易流失,如 历史建筑类文化资源,如果不被维护,就会被岁月所风蚀; 民俗民风等文化资源如果不被传承弘扬,也会断代消失。有 些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如果将 这种文化资源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它就会作为人类文化的 永恒财富保留下来。文化资源具有地域归属性,但从欣赏和 享用的视角看,又是人类的共享成果,作为人类文化资源宝 库中的一部分,任何文化资源的被认知和被欣赏都不具有排 他性。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 产业发展的影响
渐的 怎 衰日 样 退益 看 ?风 待 行美 ,国 和大 中片 国, 戏日 剧本 的动 逐漫
中怎 国样 的看 盛待 行麦 ?当 劳 , 肯 德 基 等 在
么为 价什 值么 ?要 保 护 文 物 ? 文 物 有 什
思 考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 际经济大循环之中,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 化全球化。对外开放构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 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不再是一 个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处于开放和互动 的全球化网络之中的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 化的语境中,外部世界必然会对当代中国文化 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
(3)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虽然是资源 大国,但在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发达 国家。改变这种情况,就要积极推动我国与美国、 欧洲各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沟通,加强文 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 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使中华文化不断扩大在 世界的影响。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国外市场的文化 需求和消费心理,还要在文化产品的原创和开辟市 场方面积极与国际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接轨,大力 支持民族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逐步使我国由文化 产品输入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大国。
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任何一种文化 都是某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观念表达。如果一定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被改变,那么,附着其上的文化也必然会改 变。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经济 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国际间 的频繁流动,而且也带动了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 观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 值观念、文学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交互碰撞,促成 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生活方式、 消费模式、观念意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和相互转化,从 而在文化发展方面呈现出某种同一化趋势。
(2)采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方式,精 心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品牌产品。文化 品牌既是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民族文化走向 世界的窗口。在激烈的文化产品竞争中,中国文化 产业要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多创作、生产一些 像《云南映像》、《印象刘三姐》、《丽水金沙》 等既有艺术品位又有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要扶持 有发展潜力的大中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 文化品牌,把反映中华民族特色与当代中国风貌的 文化产品及服务尽可能多地推介到国际市场和世界 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中。
(2)我国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西方文化企 业技术先进、经营成熟、市场竞争力强,对我国文化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带来压力。 三、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 位 文化全球化是文化产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不仅要 立足本国,而且必须面向世界。坚持走国际融入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中。
(2)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为我国在全球化中的发展与竞争奠定了 基础 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我国 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是一个 有着五千年文化渊源的大国,传统文化繁星浩瀚,且在人类文明史上独 树一帜。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中国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库。其 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教育、娱乐、 旅游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再次,我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我 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这就为我们充分发挥智力优 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能 性。另外,国内文化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13亿人口,随着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文化消费将成倍增长,文化市场有着巨大的发 展潜力。我国文化产业所具有的这种优势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谢谢!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 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外文化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涌入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国外文化资本和企业的准入门槛逐 步降低,刺激了国外文化产业投资商在我国的投资,从而有利于改善我 国文化产业资金短缺的状况,并将在一定程度上盘活整个产业存量资产,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 利用其全球文化市场网络,将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加 速我国文化产业融入世界的进程。同时,外来压力也给我国文化企业发 展带来动力,激发文化企业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手段,注重产品开发和品牌创新,加快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随着文化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宽,境外文 化集团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带来新的文 化产业经营理念,从大文化的角度整合产业。
(1)发展文化产业要有全球化的市场理念。在全球化背景 下,我们所说的市场不仅是指国内市场,还包括国际市场。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 用外需来拉动内需,用外需来推动内需的增长,用外需来影 响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这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文化产业发展 战略的重要选择。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如果把眼光仅仅局限 于国内市场,缺乏世界眼光,没有世界市场的支撑,其全面 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利用 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努 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要充分利用我国丰 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快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主动参 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变得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