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近年来,“全球化”这一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

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

第二,全球化也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

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说到全球化,不得不说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

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世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集中精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将传统工业和一般技术成熟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快一些。

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些
影响有正面有负面。

正面影响如加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开阔了市场,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利于大家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和生产方式。

负面影响主要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以及其带来的文化领域的安全带来冲击。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自然亦是有利有弊,但其主要影响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入我国,当然,如果一个文化想要长久的传承下去,必须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当前外来文化显然比传统文化更加吸引中国青年的眼球了。

这现象最主要体现在节日上。

当今的年轻人总是抱怨春节没劲、无聊,但是却把西方的圣诞节当成很正式的节日去过。

很多人不知道寒食节、上元节、中元节、清明节等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却对西方的复活节、感恩节了如指掌。

如今,人们失去了过传统节日的氛围,单纯的把节日当成假日,对传统文化也逐渐淡忘。

我们把传统的戏剧、书法绘画、舞蹈艺术等等当成老掉牙的东西并对他们不屑一顾。

我们仿佛在否定传统。

但就在我们否定传统的时候,西方人却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从中发现了不少可以根治他们的社会弊病的方法,甚至在中间寻找到了现代高科技的理论刍型。

在外国思想家的视野中,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设想,也从中找到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思想,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从中他们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中,他们看到了可以用于改善当代西方家庭伦理关系,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种种社会规范;从《易经》中外国人更是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

而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

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经典的肯定,为中国人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自然经济的文明,从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存在与现代商品经济不适应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就完全丧失了其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还体现在文化创新不足这一方面。

全球化使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这本是好事,但是问题在于现在人们过于依赖外来技术的引进,忽视了创新。

而创新力不足会使自己的文化陷入被其他文化渐渐湮没的危险。

缺少文化的自主创新,我们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牵制,这让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情何以堪。

面对这种境遇,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如何做?
我们应当同时看到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并且抓住机遇。

首先,积极响应政府在民族文化与发展方面做出的举措。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要积极利用我国民族文化独特的优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大学生,我们也要善于发现传统文化的美,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行列中。

当然,参与民族文化的保护首先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体现在国学上,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学习国学可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呼吁大学生加入到学习国学的行列中,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从这一方面做起来抵制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年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并且一度领先于世界,这是我们的骄傲。

然而,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国文化的发展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战,我们有必要抓住全球化这一契机,以勇于开放的精神吸收西方外来文化中对我国文化有力的精华,又要强调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实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