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再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写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 标本,它独具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全文从亭台轩榭的布局, 花草树木的映衬,门窗雕刻的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 能了解苏州园林区别于其它各处园林的鲜明特征。(外部)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 下几种: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 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 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有的事物的特征显露在外面如形态、方位等:有的特征在内部, 如性质、功能等。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为何不死的原因,是 因为死海咸度高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 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内部)
➢ 例题解析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 (作比较) a句中被说明的对象与喻体这两种事物在功能上相似, 从而构成比喻。b句将“别的动物”和“人类”两者 在对待“食物”上比较,构成比较说明。
一般来说,作比较与打比方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作用各异。 作比较常常通过叙述或说明的方式将两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 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而打比方则是通过描 写的方式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形象的 感受,从而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 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一、文体知识(定义及分类)
说明文分类
A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如:《万紫千红的花》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蜘蛛》
B 根据写作目的和语言风格来分 1、实用性说明文 --如说明书之类。 2、科学小品文 --主要以介绍科技知识为内容。 3、平实性说明文 --语言平实。 3、文艺性说明文 --语言生动。
又如:《中国石拱桥》中将石拱桥比喻成虹。让人 对石拱桥的外形有深刻的印象,并能突出石拱桥 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分
类
别
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 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进行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 类,然后逐类进行说明。
作
诠
释
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分析说明。
作
比
较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来进 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
如《苏州园林》第9段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 同,极少使用彩绘”。
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12段中“三地日照时间长 度的比较”。
打
比
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白的事物或事 理,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形态比喻成各种各样 的事物,让人对云的形态有较清楚的了解。
举例略。
列
图
表
借助表格、插图、照片等进行说明的方法。 如《万紫千红的花》中就运用了列图表说明的方法。
➢ 说明方法的辨析
下定义 VS 作诠释 这两种方法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点,但它 们的表现形式、说明概念的严密程度有区别。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 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 拱时,诠释了这样设计的作用(好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四段对“游击战”、“阵 地战”的诠释。
下
定
义
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通俗点说接近于解释概念)。
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又如《食物从何处来》中对“自养”,“异养”的解 释。
★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 列(画)图表
★摹状貌等
举例子
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就是列举一些有 代表性的例子,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
如:《向沙漠进军》中举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 不毛之地变绿洲的事例,说明了我们向沙漠进军 取得的成绩。
➢一、文体知识
说明文四要素 一、说明对象 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说明的方法 四、说明的顺序
➢一、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所用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 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得更明确、生 动、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 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 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 释的事理。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万紫 千红的花》却说明的是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颜色及花为 什么会变色的原因等。 有时一个段落也有一个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全文的 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而第三段说明的是园林里的建筑, 第四段说明的是假山和池沼,第五六七八九段的说明对象 都各不相同。
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
的 “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结
构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
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 四、分析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口诀)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采用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2、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 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3、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 事物或事理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要使大多数人易于接受, 文章必须通俗。
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 说明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
➢ 说明方法的辨析
作比较 VS 打比方
这两种方法都要选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 但构成方式和作用不同。
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在同一个比较 点上鉴别事物;打比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 两者共同的相似来联系两事物。
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整体→局部
……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
季节:春→冬; ……
(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 成虫的过程”等)
举例分析: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桥(1189年) →长虹大桥(1961年)
→卢沟(时间顺序)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一般→ 个别)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时间顺序 与记叙文的时间有点类似,都是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内容. 如:介绍一种东西的发展演变,比方说介绍镜子的发展,灯的发展,印刷术
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事物发展的阶 段性。
空间顺序 按空间部位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或建筑的布局构造等。 如我们要介绍一座大型的建筑群,我们就采用空间顺序来介绍。 空间顺序要注意方位词语的使用。 特殊《看云识天气》 《大自然的文字》
说明文 基础知识
1、了解说明文定义及分类。 2、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3、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4、分析说明方法。 5、分析语言特点。 6、学会阅读说明文
➢一、文体知识(定义及分类)
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 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形状、 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 原理、关系、演变等。
逻辑顺序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安排说明的顺序
例如:《向沙漠进军》
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么进军,----------进军的结果
➢ 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逻辑顺序
又如:《中国石拱桥》中举赵州桥、卢沟桥的例子 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列
数字
从数量上运用准确的数字来突出事物或事物的特 征的说明方法。
数字说明有确数说明和约数说明两种。 如:《赵州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是运用确数来进行说明的.
又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 我到过的也不过十多处。”就是运用约数来进行说 明的。
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 (结果→原因;主要—次要)
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 (概括→ 具体)
5、介绍三人:东坡(中) →鲁直(左) → (空间顺序)
佛印(右)
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
屋顶上…… ;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 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
➢ 例题解析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
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 活。(作诠释)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 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 法。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 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 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