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论文摘要:纳税筹划是指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的前期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税收收益,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它们的生存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的挑战,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最大化是这些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迫在眉睫。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纳税筹划为社会关注和被法律认可,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而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纳税筹划问题被逐渐被许多企业所重视。

系统有效的纳税筹划可以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以获取税收收益,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竞争力。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当迅速,在我国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由于其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其所得税纳税额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税额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竞争力。

且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最大化是这些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迫在眉睫。

在我国,税收筹划的出现和发展是近十年来的事情,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兴起的,正逐步在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公开纳税筹划理论研究和实务运作也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特别是从1997年起陆续颁布了许多具体会计准则,使得会计与税法在确认收入、费用、收益方面开始出现差异,企业开始进行纳税筹划方面的实践探索,“理论上第一部关于纳税筹划方面的专著也于1994年出版,书名就是《税收筹划》(唐腾祥著)。

”1997年后我国陆续颁布了许多具体会计准则,而税法也通过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变得日益复杂化,税法与会计处理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企业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进行节税的研究与筹划自然就产生了。

然而,“纳税人可以开展纳税筹划”的观念却是近几年才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开始被税务管理部门接受和理解。

现今在国内税务理论界关于税务筹划的相关研究己经成为热门话题。

国内更是出现了许多专业介绍纳税筹划理论、知识、技巧的期刊和网站,如“《中国税务报》筹划周刊”,“中国税收筹划网”,“大中华财税网”等,纳税筹划的观念逐步为纳税人和税务部门所接受和认可,这为纳税筹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竞争力。

目前它在经济管理中又具有了进一步的作用:首先它可以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客观上纳税筹划促进了税收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其次它可以纳税筹划促进企业加强涉税管理、贯彻税法、完善税法。

综上,研究企业的所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选择,设计最优的纳税方案,可达到低税负或滞延纳税时间的目的,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因此进行纳税筹划对任何企业都是必要且有重要意义的。

系统有效的纳税筹划可以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以获取税收收益,得税纳税筹划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所以本人认为此次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切实可行。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已经对企业的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为企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

本人实习的单位–江西远洋运输公司就存在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不完善的问题,所以本人从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角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确保此次研究题目的可行性。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将税法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由于纳税筹划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本人认为将税法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本人在对新企业所得税法分析的基础上,与江西远洋运输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结合,认真考察了公司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实用且科学的对策。

(2)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记录本人实习的单位–江西远洋运输公司是一家中型的合资企业。

通过访谈,本人发现江西远洋运输公司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忽视新税法中的有关条例、忽视固定资产折旧的多样性方法、忽视不同的纳税申报方法等,这些都已经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

所以江西远洋运输公司拥有一套系统完善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已经迫在眉睫了。

三、理论基础(一)纳税筹划的特征纳税筹划是以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为目的,在税收法律制度及其税务机关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行为、公司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合理安排的过程。

纳税筹划一般具有下列4个特征:(l)不违法性。

表示纳税人要依法纳税。

(2)事前筹划性。

表示事前的设计和谋划,“是一种预先筹划”具有超前性。

(3)目的性。

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

(4)全局性。

纳税人进行筹划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选择增加整体利益的筹划方案。

(5)风险性。

纳税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边缘,含很大的操作风险."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法可以分为节税、避税和税负转嫁等,下面主要介绍下文中所涉及到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

(二)利用新税法中调整的税率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额-允许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2)因此,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里可以知道,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税率、收入、成本、费用和其他支出。

新税法实施后,标准税率为25%,内资企业由08年前的33%降低到25%,下降了8%,假设应纳税所得额不变,税率改变前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税率改变前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33% (2-3)税率改变后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 (2-4)则可以少缴纳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8% (2-5)从式子(2-5)可以看出,新税率实施后给内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空间。

(三)利用多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折旧的核算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折旧方法使每期摊销额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影响所得税税负。

常用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

1、直线折旧法直线法又称为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预计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 (2-6)采用直线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直线折旧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1)双倍余额递减法;(2)年数总和法。

本文只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2- 7)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2- 8)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第一年折旧额)×年折旧率 (2- 9)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第二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第二年折旧额)×年折旧率 (2-10 )、、、、、最后2年应提的折旧额=(原值—累积折旧—预计净残值)/2 (2-11) 特别: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抵税折现额上是有差别的。

直线折旧法抵税折现额=每年的折旧额×25%×(P/A,折现率,折旧年限n) (2-12)加速折旧法抵税折现额=∑=⨯⨯ni i F P 1),/%25折现率,(每年折旧额 (2-13)对投资者来说,加速折旧使企业税后利润递延,对企业投资者来说相当于得到了一笔延期税款,也给企业的纳税筹划带来空间。

(四)利用多种纳税申报方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复杂且不规范,企业经营状况差异也大,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纳税申报方法对企业的税收负担也是有影响的。

当企业及下属单位有盈有亏时,选择纳税人就显得特别重要。

此时,要想方设法使企业合并申报,盈亏对抵。

否则,一个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一个单位还得等待弥补亏损,将影响企业整体利益。

(五)利用多种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1、据国发[2008]21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意见中的做出的两条特别规定:一是对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他部门无偿捐赠给受灾地区的,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附加。

二是对企业、个人能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受灾地区的和当年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2、安置残疾人员及国际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等企业经营行为都可以享受到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减计收入、税额抵免等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

纳税筹划是以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为目的,在税收法律制度及其税务机关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行为、公司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合理安排的过程。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对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文章中采用了理论与实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导致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最后得出了几个具体的改善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合适的纳税申报方法、选择合适的捐赠方法、帮助解决残疾人士的就业问题等。

但本人始终认为加快对税收筹划人才的培训才是当务之急,使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企业尽快适应新税法,进项有效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1]谈多娇,周云.财务管理新领域一一税务筹划.探索与争鸣.2001.11.75-77.[2]胡文君.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现状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1.237-238.[3]吴志舜.纳税筹划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4(20).[4]徐世华.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现代商业.2010.05.[5]高磊.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新解[J].经济研究导刊.2010.07.[6]倪国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的控制[J].税收与税务.2010.09.[7]佟筱枫,王传起.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8]何媛,干胜道.两税合一下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9.03.[9]王彩霞.浅谈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几个途径[J].财经界.2010.05.[10]胡成智.浅谈新税法环境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J].现代商业.2010.15.[11]马琳.魏清.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技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07.[12]隋玉明,王雪玲.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8(12).[13]李建英.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择优决策探析[J].山东经济.2009.06[14]刘海燕.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9.587.[15] /article/50.html.[16]王江.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17]陈华亭.论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J].涉外税务.2004.11.56-62.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论文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论文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