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大学生活当代大学生应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时代更是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更为严峻的形势——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并且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这无疑代表着国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党和国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己任 努力将自己发展为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一代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高素质人才。
而这一切 都应以加强自身道德建设为基础 在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让自己能更好地为党和国家服务。
人能够建立起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就在于人有道德。
道德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一种表现 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道德就其本质来说 是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约束和评价人们的行为。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 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
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做出道德选择;三是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掌握并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要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及要求,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并积极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在国家加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学生们应意识到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认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