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第I卷 (共76分)一、(6分)(2003安徽)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 ①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②她洗完手,就舀水和.面,做起窝窝头来。
B. ①我军歼灭了抵抗之敌,控制了南下要塞.。
②环卫工人及时疏通了堵塞.的下水道。
C. ①凡是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它,这个说法让他心里发慌。
②这座大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D. ①大家得小心提.防,千万不要让这些小东西溜出去撒欢。
②他从剩余的奖金中提.留了一部分,作为今后的活动基金。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春风和熙,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 )。
(2分)①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是,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②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它问题就了。
③这部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C.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D.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二、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 (23分)阳光,是一种语文雷抒雁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
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
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
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
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
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
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
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
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
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
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
即使不用铜号和鼙(pí)鼓,即使是喁喁(yóng)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
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4.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5分)(1)词语、、(2)作用:5.从①—④段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 (5分)6.第⑤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又说“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
为什么?(4分)7.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4分)8.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
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5分)[二] (22分)大自然的智慧(节选)严春友①人们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体上的一部分而已。
②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甲】的苍蝇蚊子,还是【乙】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丙】的星空,还是【丁】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
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
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动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
要创造出这样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③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
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
人有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宇宙(或者说自然)借人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人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人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有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人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所以,人仅有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④这样看来,人类就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的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
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9.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第②段甲、乙、丙、丁四处。
(只填序号) (4分)A.美丽可人B.不值一提C.高深莫测D.令人厌恶10.第②段画线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6分)11.第③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怎样理解?(4分)12.第④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3分)13.上文阐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请从中选择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5分)三、(l0分)14.补出下列名句上句或下句。
(任意选做6题)(6分)(1)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3)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5)过尽千帆皆不同,。
(温庭筠《梦江南》)(6)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7)得道者多助,。
(《孟子》)(8)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15.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4分)(2003安徽)(1)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论语》)(2003安徽)(2)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
” (陆游《游山西村》)(2003安徽)四、(15分)(2003安徽)4.26vs4.28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意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夜?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这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2)泻出于.两峰之间于:(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17.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因以为号焉。
(2)故自号日醉翁也。
18.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4分)(1)《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介绍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是:。
(2)《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19.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1)五柳先生:(2)醉翁:第Ⅱ卷 (共66分)五、(11分)20.用一句话..情况。
(3分)...说明下面图表所反映的总体21.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8分)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
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相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
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
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序更深。
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画线部分搭配不当的词语是;应改为。
(2)第③句画线部分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应改为。
(3)第⑤句画线部分应补出的词语是;应放在。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句的后面。
六、(55分)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55分)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
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
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
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
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
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