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吴镇扬-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介绍
吴镇扬-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介绍
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 1. 2 专业规范的内容要求
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本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本专业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描述; 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描述; 开设本专业必备的教学条件; 开设本专业必备的教学条件; 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 1.5 专业规范研制遵循的原则
1.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 2.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 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 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 3.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留出空间,在 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留出空间, 规范内容最小化的原则 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发挥,办出特色。 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发挥,办出特色。 4.核心教学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 核心教学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 核心教学内容最低标准的原则
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 1.4 专业规范研制的新认识
《专业规范》能反映专业本质; 专业规范》能反映专业本质; 《专业规范》不应具有某学校的影子; 专业规范》不应具有某学校的影子; 专业规范》 而不是培养计划; 是《专业规范》,而不是培养计划 《专业规范》具有规范教学的功能; 专业规范》具有规范教学的功能; 规范 《专业规范》能起到分类指导作用。 专业规范》能起到分类指导作用。 规范
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 规范” 2008年12月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 年 月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和电子信息科学 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在重庆邮 电大学召开, 所高校260多名代表 电大学召开, 86所高校 所高校 多名代表 参加了会议 ,征求了对规范的意见 。 2009年分片(华南、华北与西部)进 年分片( 年分片 华南、华北与西部) 一步征求意见。 一步征求意见。 本专业规范体现了近些年来教学改革 的理念和成果,凝聚了众多专家、 的理念和成果,凝聚了众多专家、教 授和广大教师的智慧。 授和广大教师的智慧。
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情况(2007)
1 2 3 4 5 6 7 8 9 10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类 信息工程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1923年东南大学开设了电机工程系, 年东南大学开设了电机工程系, 年东南大学开设了电机工程系 下设电机制造门、 下设电机制造门、荷电铁道门和无线 电门, 电门,该系的无线电组发展成为了后 来的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 来的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 1927年浙江大学将电机科改为电机系, 年浙江大学将电机科改为电机系, 年浙江大学将电机科改为电机系 以后逐步分为电力和电信两个组, 以后逐步分为电力和电信两个组,它 是浙江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最初形式。 是浙江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最初形式。
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 规范” 十五”的工作基础上, 十一五” 在“十五”的工作基础上,“十一五” 期间, 期间,教育部作为质量工程继续做好 规范的制定工作。 规范的制定工作。 2007年1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北 年 月 京交通大学召开了“专业规范研制” 京交通大学召开了“专业规范研制” 的会议, 的会议,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 处长到会并做了发言。 处长到会并做了发言。
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 1.1 专业规范研究依据
教育部高教司函[2003]141号立项通知精神; 教育部高教司函[2003]141号立项通知精神; [2003]141号立项通知精神 参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 参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 教高司函〔2007〕188号 教高司函〔2007〕188号《关于开展专业规范研究 制订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制订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2007.7.19讲话精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2007.7.19讲话精 2007.7.19 神; 统一的专业规范格式(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提供)。 统一的专业规范格式(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提供)。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各个学校的基本情况不同, 各个学校的基本情况不同,并且对 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以及“ “通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 技术”这样一些专业名称的理解不同。 技术”这样一些专业名称的理解不同。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电子信 息科学与技术是紧密结合的, 息科学与技术是紧密结合的,具有很 强的共源性和相互依赖性。 强的共源性和相互依赖性。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前, 新中国成立以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上 实行的是欧美专业教育体系, 实行的是欧美专业教育体系,在电气工程 专业中设电信专门化方向。 专业中设电信专门化方向。1952年院系调 年院系调 整后,电子信息类专业有较大的变化。 整后,电子信息类专业有较大的变化。整 个教育体系基本模仿苏联模式, 个教育体系基本模仿苏联模式,在专业设 置上按行业细分, 置上按行业细分,将部分高校划归行业部 门管理,成为专门化的行业学校。 门管理,成为专门化的行业学校。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 程类本科专业 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 试行) 指导性专业规范 试行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镇扬
引言
教育部立项研究课题。 教育部立项研究课题。 2010年 月正式出版。 2010年8月正式出版。 涵盖电子信息工程( 涵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 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 学与技术) 指导性专业规范。 指导性专业规范。 为不同类型学校的相关专业建立 自己的课程体系提供指导。 自己的课程体系提供指导。
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 规范” 教育部“ 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 专业规范研制要求” 专业规范研制要求”,还要求制定 “专业教育实践体系 。” 教育部“ 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 专业规范研制要求” 专业规范研制要求”对“大学生创新 训练”也提出要求。 训练”也提出要求。 2007年7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内 年 月 蒙古大学组织专题研讨会, 蒙古大学组织专题研讨会,提出构建 电子信息类统一平台。按照知识领域、 电子信息类统一平台。按照知识领域、 知识单元的格式描述知识体系。 知识单元的格式描述知识体系。
教育部所属高校: 教育部所属高校: “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电子物理学” 。 无线电技术” 无线电电子物理学” 工业部委高校: 工业部委高校: 电报电话通讯” 无线电通讯与广播” 雷达” “电报电话通讯”、“无线电通讯与广播”、“雷达”、 铁道无线通信” “铁道无线通信”等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1998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国家指导 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国家指导 下,将原来的十一个专业合并为一个 专业: 专业: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1931年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队在江西 年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队在江西 宁都开办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 宁都开办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可以 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军事电子信 息类高等学校的创立之始。 息类高等学校的创立之始。 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下设 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 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 电讯组。 电讯组。 1933年位于天津的北洋大学设立电机 年位于天津的北洋大学设立电机 工程学系,下设电力、电讯两个组。 工程规范” 2007年9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天 年 月 津会议上明确了基础平台的四大知识 领域和核心知识单元。 领域和核心知识单元。 2007年年底在杭州讨论了核心知识单 年年底在杭州讨论了核心知识单 元的知识点。 元的知识点。 2008年5月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学 年 月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学 在主任委员谈振辉的主持下对初稿和 有关疑难问题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讨论, 有关疑难问题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讨论, 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 规范” 2008年5月在中北大学明确了基础实 年 月在中北大学明确了基础实 验内容请电子科大等学校, 验内容请电子科大等学校,专业实验 请北邮等学校进一步完善。 请北邮等学校进一步完善。 2008年8月于南通大学对通信工程和 年 月于南通大学对通信工程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规范在内容上做了 进一步统一, 进一步统一,重点讨论了专业方向和 实验。 实验。 2008年9月提交讨论稿,在教指委委 月提交讨论稿, 年 月提交讨论稿 员间组织讨论。收到许多反馈意见。 员间组织讨论。收到许多反馈意见。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原来由理科院校的无线电物理学、 原来由理科院校的无线电物理学、电 子学与信息系统和信息与电子科学等 专业调整而来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已经淡化了理工的差别, 已经淡化了理工的差别,而通信工程 电子) 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内涵相互 交融, 交融,通信工程侧重于通信系统和网 络方面的技术, 络方面的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则更侧 重于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 重于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
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 规范” 2007年5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扬 年 月 州大学组织了专题研讨会。 州大学组织了专题研讨会。确立了 “电子信息工程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 术做一个规范”的思想。 术做一个规范”的思想。 扬州会议对重要的知识单元做了讨论, 扬州会议对重要的知识单元做了讨论, 确定了专业史、 确定了专业史、知识单元描述的分工 编写的任务。 编写的任务。 2007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 月教育部“ 年 月教育部 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 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明 确要求制定“ 确要求制定“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
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 历史和现状 1908年,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 年 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通大学前身) 通大学前身)在中国首先创设了电机 专科,含电力门和电信门, 专科,含电力门和电信门,为中国电 子信息教育之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 子信息教育之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 1921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将所属上海工 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将所属上海工 业专门学校(上海交大)、 )、唐山工业 业专门学校(上海交大)、唐山工业 专门学校(西南交大)、 )、北京铁路管 专门学校(西南交大)、北京铁路管 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北京交大) 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北京交大) 合成交通大学,设置了电机工程科。 合成交通大学,设置了电机工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