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第十四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626年,李世民继位,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国防,平息边患,改善民族关系。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后唐高宗继位,但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建立了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当政期间延续了太宗的政策,唐朝经济继续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阐释、讨论、自学、朗读、划线、互动等教学过程认识并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客观原因:隋亡的鉴戒,社会经济凋敝,人口锐减;主观原因:唐太宗个人丰富的阅历,皇帝个人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等,用人上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并且能居安思危;对待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人的积极作为对于社会或历史的影响,进一步唤醒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

2、操作程序:
(1)朗读——划线与阐释:本目所有大字内容。

(2)划线——自学——阐释:本目所有小字内容。

二、开元盛世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唐朝鼎盛时期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玄宗在位前期开元年间,励精图治,锐意革新,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玄宗晚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阐释、自学、划线、互动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武则天当政期间基本延续了贞观年间的政策;唐玄宗本人励精图治,锐意革新;法律上宽简慎刑;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败,精简机构,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用人上重用贤臣,鼓励直言直谏;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唐玄宗个人态度和政策的变化是重要原因:由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怠,耽于声色,怠问政事,宠信佞臣等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为国家领导人个人的品行及其施政状况,对于江山社稷的重大影响;体会民族政策的施行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

2、操作程序
(1)——
A、自学与归纳性阐释:P57/4/(括弧里的内容),
B、划线与阐释:P57/4。

C、问答或互动:P57/文献选读。

(2)朗读——划线——互动——阐释:P57/3。

(3)划线——朗读——互动——阐释:P58/2。

(4)解读——划线——自学:P58/3。

三、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
1、
(1)李世民有丰富的阅历,又能从隋亡的历史中得到鉴戒,使他善于体察民情。

(2)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
恢复;广招贤才,知人善任,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四、课后反思:(待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