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专业调研)报告
专业:艺术设计班级:2003级1班
姓名:张信息学号:200311111110
题目:中国动漫应用中国国画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多元文化不断涌起,各国之间的动漫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何创新我国的动漫角色设计。
汲取、应用中国国画的精华,可以实现创新效果。
本调查对我国动漫应用中国国画的情况进行分析,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国国画在动漫角色设计线条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中国画以线条造型为主。
不同的线条组合,能表现出不同的意趣和情感,能表现复杂的人间万象。
如水平的直线,给人一种平静、开阔、广袤无垠的感受;重直线,使人产生顶天立地、挺拔高耸的感受;斜直线,有向前奋进的运动感;曲线,给人柔和、流畅的感受;粗直线,刚劲有力,充满阳刚之美;细曲线,柔美活泼,富有女性的魅力;放射状直线,有强烈的扩张感等。
中国画中的线条特征不尽相同,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图1 《牧笛》
另外,国画中线的笔法技巧也丰富多彩,如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顺锋、逆锋、转折、提、按、拖笔、战笔、枯笔、飞白、勾、皱、擦、点、染等。
如果仅仅从线条的角度来看,国画中的线已经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要素供人们观赏了。
将这种艺术要素应用于动漫角色设计中,可以寥
寥几笔,就能传达出不一样的神韵。
纵览当下的动漫角色设计,丰富多彩的线条变化已经难觅踪迹了,清一色的铁线描千篇一律,没有虚实、刚柔、粗细和大小的变化,整个画面的线条凌乱不堪,主次不分,根本没有丝毫艺术性和观赏性可言。
有鉴于此,在动漫角色设计的线条方面,设计师有必要对中国国画的线条艺术进行深入探索,并进行创新,将其应用于现代动漫设计中。
其实,一部动漫作品的角色设计效果与线条风格有着密切联系。
在水墨动画片《牧笛》中水牛与黄色的蝴蝶嬉戏玩耍那段戏中,角色设计师利用一根柔软的线条来体现水牛的尾巴结构,水牛的尾巴就像一根飘逸的丝带一样随着身体的扭动而有韵律地飘动,这就是线条的形态起到了作用,展现了水牛内心欢乐愉悦的心情。
(图1)这种创作方式简单明了,但是收获的效果却异同凡响,值得当今角色设计师大力借鉴。
2.中国国画在动漫角色设计色彩中的运用
中国国画历来都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随类赋彩”作为“六法”之一。
这以物象的种类不同而赋以不同色彩的理论,便是中国画用色的基础。
中国画讲究“随类赋彩”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空间环境对物象的影响和空间环境对物象的影响,随着空间环境的变化,物象的色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南北朝时的萧绎对这一现象曾作过仔细的观察,在《山水松石格》中谈到:“秋毛科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
”这是我国最早说明季节、气候的不同,所引起的物象色彩的变化,特别是冷暖色调的变化。
由此可见,中国画设色,应该是以物象的固有色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影响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这种色彩应用法对动漫角色色彩设计大有启发。
毫无疑问,一个成功的动漫角色应该是有血有肉,有骨架构成的。
在这里,“骨架”就是指的线条,而“血和肉”指的就是色彩。
动漫角色的色彩设计是一门学问,只有固有色,无疑会使角色变得刻板单薄;但若是凭着主观感受去任意添加色彩,又难以服众。
所以动漫角色设计要借鉴中国国画中用色的技巧。
比如,想表现一个角色的温和善良、平易近人时,可以使用浅色调。
在《哪吒闹海》中,哪吒与李靖的面色都是粉红色,使人感觉善良温柔。
(图2)如果要想表现一个人的狡猾阴险,可以使用冷色调或者重色调。
《哪吒闹海》中,老龙王的脸色是深蓝色,体现出他野蛮粗暴的性格。
(图3)
图2《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图3《哪吒闹海》中的老龙王
3.中国国画在动漫角色设计动作中的运用
动漫角色设计绝不只是简单的造型设计,更多的是角色动作的设计。
作为角色形象的重心,“神”远远比“形”还要重要。
而要达到神似,就必须让角色“动”起来。
从某种角度而言,动漫作品与普通的电视电影有着共同特点,那就是一直有角色在表演,一直存在一种动态感。
但是两者又存在些许不同的地方。
动漫作品是把作者的一张张画串联起来放在屏幕上表演,而电视电影则是真实的人物或动物在表演。
而前者远比后者难度更大。
在动漫作品中,“如何表现动作”远远比“表现什么动作”来得更为重要。
早在动漫发展初期,无声动漫就告诉人们,角色的动作能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视觉感知力,利用角色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叙述故事。
动漫创作者在设计角色形象时往往要结合角色的动作来画画,不同的角色形象有着不同的解剖结构和生长结构,因而其运动规律和动作节奏也各不相同。
角色的动作往往决定了角色的性格特征、内心情绪和感情。
而要实现这样的设计目的,可以从中国国画中寻找设计灵感。
图4 三维动画片《夏》
很多人认为中国国画是静态的,无法用于动漫角色的动作设计中。
实则不然。
从本质上而言,中国画是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纵深的三维空间,仅仅是语言和西方不一样。
西方可以用光、色,而中国画是用线条。
中国画家在画画的时候,他是有种情绪的,有感而发的,激动的。
他这种情绪使他的用笔有种速度,有种气势,有种派头,而这种东西却是有时间的因素在里面。
所谓至高的中国画,不仅有三维空间,还有一种时间的感觉,一种四维的运动感。
目前,已经有动漫设计者意识到了中国国画的这种运动感,借助3D制作软件将国画与动漫的造型、动作、场景设计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更加生动、更加真实的形态。
国内第一部三维水墨动画片是在2003年由导演许毅推出的动画片《夏》(图4),它巧妙地结合了现代科技的数字三维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给人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水墨虚拟世界,将中国的水墨元素在三维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
荷花随风而动的微荡感,夏风轻轻拂面的温柔感,都通过国画的运动感体现得一览无余。
三、调查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载,魅力依旧,在世界艺术之林永放璀璨夺目的光辉。
尤其是中国国画,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为我国动漫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尤其在“民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
我们要汲取中国国画在色彩、线条、造型等方面的精华,将其应用于动漫角色设计中,使动漫作品具有中国元素,使之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据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
[2] 黄山,饶鉴.动漫角色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3] 屈健.中国美术史[M].陕西:西北大学出版,2004.9
[4] 袁晓黎.动画造型基础教程[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5] 陈美渝.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8
[6] 王野翔,刘红沛.人物画技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1
[7] 赵鑫.动画造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