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
备课人:王建辉
一.复习目标
1.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史实;
2.以四次侵华战争和三个重要条约为历史线索,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3.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农民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个重要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三.学法指导:
1.分组合作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学案引导,当堂达标
四.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知识:列强的侵略
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与“三个重要条约”: 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1.时间是: 2.目的是:
3.导火线是: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A .使中国开始从 逐步沦为 ;
B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连接一
1.右图中的人物,因为禁烟而名留青史,他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这一历史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道光帝
C .琦善
D .李鸿章
(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2.下列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火烧圆明园
C .设立总理衙门
D .设立使馆区
3.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签订的地点是( )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虎门 4.《南京条约》中规定向英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
A .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B . 你认为鸦片给中国事业哪些危害?
教案序号:6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
5.(2006年,山东潍坊中考试题)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二次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名称爆发时间目的主凶帮凶侵占我国领土最多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连接二:
1.北京西郊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放火烧毁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1860年的一场大火,让圆明园几乎成了废墟,许多珍藏的国宝被外国侵略军抢走。

经过2年多的艰苦谈判,中国国家博物馆最近花费巨资从“A国“国家图书馆买下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原图底版,并翻印复制成功,首次在国内出版。

这里的“A国”最有可能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第三次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 2.地点是: 3.目的是:
4.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5.此战中,清政府的哪支舰队全军覆没?与日本议和的清朝大臣是谁?
6.1895年4月,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代表两国签字的代表是谁?
知识连接三:
1.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an)。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写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2006年,湖南岳阳)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3.(2006年,江苏徐州)“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联是为哀悼右图中的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宝贵
第四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目的是:
2.八国联军的指挥者是:,他是(国)人。

3.哪一次战役中,义和团大败八国联军?
4.北京失陷后,与慈禧太后西逃的皇帝是谁?
知识连接四:
1.1900年8月,北京陷落时,慈禧太后挟持与之一起仓皇西逃的皇帝是()A.咸丰帝 B.同治帝 C.宣统帝 D.光绪帝
2.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曾经攻陷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的一项内容是()A.赔款4.5亿两白银
B.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C.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并由各国派兵常驻
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伊犁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北京的东交民巷,位于崇文门与天安门广场之间,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

解放前这里是使馆聚集区。

这里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就被辟为外国的使馆界的()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6.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被完全确定下来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比较:三个重要条约:
注意:三个条约中,内容相同的部分是“赔款”。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A.1865年,在我国新疆擅自建立国家的人谁?他是哪个国家的人?
B.左宗棠在收复新疆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什么策略?根据这一策略,他收复了除哪一个地区之外的所有新疆领土?
C.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什么机构?这是谁提出的建议?
二.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
2.洋枪队的领导者是谁?他是哪个国家人?在哪一次战役中被太平军击毙?
三.义和团运动:
斗争目标:运动性质:
知识连接五: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洪秀全发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定都()A.北京 B.南京 C.重庆 D.上海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歌颂了晚清名将左宗棠,主要是因为()
A.领导虎门销烟 B.镇压太平天国 C.举办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领土
试一试,你记住了多少,好吗?
第一组:细细品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后面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1860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

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


1.雨果愤怒谴责的“两个强盗”具体是指哪两个国家?
2.它们“毁灭圆明园”发生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
3.在这次战争中,未动用一兵一卒而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
材料二: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

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憾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迭遭破坏,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1.举出列强在中国近代史上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2.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演变中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二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4)
《南京条约》中英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它反映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马关条约》该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课外拓展:
搜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写成历史小论文,在班内交流一下,以便共享。

相关主题